1、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之教学观与学生观达川区河市镇中心小学黄跃文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中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 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 课党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从实践层面讲, 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 ”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第一,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
2、学活动围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第二, 重教书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读者上有一段利奥 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 “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
3、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 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产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 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 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