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地球仪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纬线和经线,赤道;地球仪上的颜色表示什么。(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教学用具地球仪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 :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而地球在茫茫宇宙中不是静止的, 它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地球这么大,要学习、研究和利用它, 我们就必须借助工具 地球仪。板书观察地球仪【二】学习新知(一)、出示学习目标1 、观察地球仪,找到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2 、了解地球仪上颜色的含义。(二)、出示自学指导小组内观察地球
2、仪:1. 找一找地球仪的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2. 找一找圆圈形状的纬线和半圆形经线。3. 找一找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数。4. 看一看球仪上颜色代表什么。(三)、小组内成员共同观察,教师参与并帮助。【三】、研讨环节活动一:观察地球仪基本构造让学生自主观察地球仪有哪些构造?并弄清楚各个部件的含义。通过观察,发现地球仪主要构造包括:底座、固定架和球面。教师补充:地球仪的构造还包括地轴、南北极点、赤道和球面上的经纬网。(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南北极点分别是地轴与地球表面在南北的交点。 赤道是距离南北极点相等并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过渡:地球仪球面上的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 下面我们来
3、分别观察纬线和经线。活动二:观察纬线和经线(板书:纬线经线)步骤一:观察纬线1 、找出哪些是纬线?它们是什么形状?观察纬线指示什么方向?2 、观察每一条纬线长度是否相等,如不相等,长度有何变化规律?小组内成员共同观察, 互相指着看, 学生完成后, 找一至两组内的代表起立回答,其他小组评价或补充。步骤二:观察经线1 、找出哪些是经线?它们是什么形状?指示什么方向?2、观察每一条经线长度是否相同?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可能补充:所有经线和纬线都垂直。步骤三:将纬线和经线特点进行对比,完成下列表格:特点比较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圈长度等长不相等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半球划分西经东西半球2
4、0 度东经 160 度南北半球0度纬线(赤道)过渡:根据理论,纬线和经线各有多少条?(无数条) 。这么多经线和纬线如何区分呢?我们可以给每一条经纬线标定一个度数, 这就是经纬度, 下面来观察纬度和经度。活动三:观察纬度和经度(板书:纬度经度)步骤一:1、观察地球仪上标注的纬度。一定要让学生找到地球仪上标注的所有纬度。2、找出南纬和北纬是如何区分的,总结纬度变化规律。3、找出其中重要纬线 -赤道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90 度,分别称为南纬和北纬。步骤二:1、观察地球仪上标注的经度。 找到 0经线、180经线,区分往哪是东经?往哪是西经 ?2、找到东经 160和西经 2
5、0经线的大致位置。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学生回答:两条相对应的经线可组成一个完整的经线圈, 这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一分为二。)让学生进行想象,锻炼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活动四:观察经纬网 (板书:经纬网经纬度)过渡: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就组成了经纬网,下面我们就来观察经纬网,经纬网有什么意义呢?通过经纬网我们能确定地球上的任一点的经纬度位置,也能通过经纬度来找到某一点所在位置。步骤一:读出以下A 、B、C 点的经纬度:教师以 A 点为例进行讲解:首先可确定 A 点的经度是东经还是西经?纬度是南纬还是北纬?然后看A 点的位置靠近哪条纬线 (经线)或在哪两条纬线(经线)之间,根据它的所在估读出它的度数。其余两个分别由同学完成,完成后相互对比答案。步骤二:练习1、在东经 120o、北纬 40o 附近有一个重要城市,你能找出来吗?2、上海在哪?由各小组共同完成,看哪小组完成的最快。活动五: 看一看球仪上颜色的代表什么?板书设计观察地球仪纬线 纬度经线 经度经纬网 经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