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背影教学设计课件.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830577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影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背影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背影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背影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背影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背影学习目标:1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3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重点: 有感情诵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课时: 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音乐父亲(低声地),渲染气氛。在音乐的节奏声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 父亲是一颗星, 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 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娇嗔;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是啊,深情的话语饱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

2、是父亲最真实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设计意图:以歌曲父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真谛,收到蓄情的效果。二、简介作者,激发兴趣。1 、学生交流作者资料。2 、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资料。朱自清,中国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1948 年 8 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贫病交加在北平逝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3 、学生齐读 “作者简介 ”。1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交流

3、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心理基础。三、整体感知,感受亲情。过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他成功地描述了 “父爱 ”这个主题。现在,请你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是啊,背影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 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 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1 、言行中看父亲速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思考:从父亲的角度出发,体会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言,教师点拨归纳:父亲劝我嘱咐茶房亲

4、自送我忙讲价钱拣定座位嘱托茶房为子买橘远行回头惦记儿孙) 设计意图: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按知识点肢解课文, 以求得 “逐点落实 ”。而 “主问题 ”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是经过高度概括与提炼的,是一种能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从父亲言行的角度出发,体会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爱。 ”这一环节是抓住了文中的一条感情线索,以这样一个主问题,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在读中求得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样的阅读由学生自主完成,其作用是教师的讲解灌输所无法企及的。 2过渡:父亲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动作,一句质朴的话语,一个孤立的背影,一处离别时的回眸,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在

5、这些细致入微的一言一行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是什么,为什么?2 、感动中谈父爱学生交流最感动的一处,教师总结过渡:的确,文中的父爱堆积如山,处处可见,而其中 “为子买橘 ”可谓是经典之笔,让我们一起走进父爱的世界。3 、细节中悟父爱(1 )看视频片段 “为子买橘 ”,听读。(2 )出示删改后的语段,比较读,问:你认为文中哪一个细节特别打动你,为什么?请再用你的朗读感染其他同学,让他们和你产生共鸣。原文删改后的语段父亲是一个胖子 , 走过去要费事些。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帽子,穿着褂子和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

6、脚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父亲是一个胖子 ,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3(3 )同桌相互交流,说一说最打动你的细节。(4 )学生自由读,为个别读蓄情。(5 )配乐个别读,在音乐声中让全班同学得到熏陶。(轻音乐:月光)(6 )配乐齐读,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师总结:在那个祸不

7、单行的日子里,年老体衰的父亲,吃力地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中。这归功于父爱的细腻、作者传神的描写。于是,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清晰而又模糊的 “背影 ” 所表现的父爱,打动了作者,打动了同学,也打动了我。作者流泪了,我们也是。)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 “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有些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词一句后,才会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本设计通过比较阅读,把精彩的细节删掉,换成无感情的叙事文字,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平实的语言、传神的细节描写中所渗透出

8、的真挚的感情。本设计摒弃了烦琐的基础知识与词典意义的词语解释等形式,着眼于对文本的人文内涵与思想精髓的整体挖掘。四、赏读课文,理解亲情。1 、感受中看儿子面对父亲的言行,儿子有着怎样的感受?请在文中作圈点勾画。2 、变化中谈儿子出示感受的句子,齐读,思考: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有什么变化?4(学生 句子, 自由 言。教 :儿子 父 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最后深深地自 ,真切的感受, 微的 化 我 感悟到作者 父 真 的 。)3 、美 中悟儿子美 文章 尾部分,学生配 。( 音 :奇迹) 意 : 一 是从“我 ”的角度提出来的,目的是研 作者 父 度的 化,通 化来 找作者感情 化的 微之 ,从而

9、 学生体会作者 父 的 。在此 程中,学生 作者的精神世界挖掘得更深刻了。学生已 完全理解了 “父 儿子, 儿子 父 ” 一主 ,具 了 明的道德 准, 一点充分体 了 “ 文 程 重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美情趣,使他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理念。 渡: 泪眼婆娑中,一切都 得模糊,唯有那幅沉重而又 的背影凝固在眼前。 “背影 ”成了父 最好的 ,于是背影也成了最 人的篇章。看到 篇文章,我 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 。你也一定被父 深深地打 ,也 是一次送 ,也 是一次 ,也 是一个眼神,也 是一份特 的礼物。五、敞开心扉, 放 情。 同学 敞开心扉, 写一写你的 , 一 你 父 的

10、理解。 (可以用一个关于父 的故事,可以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也可以用一首隽永的小 ) 意 :在写作 程中, 声播放 克斯音 奇迹, 情境, 学生模仿作者的手法,在和 的气氛中 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写作水平;在作品展示 程中,教 极地鼓励, 学生充分体 成功的快 。 : 以忘 凛冽寒 中你送来的厚厚冬衣 以忘 行 你那不 意的回 更 以忘 橘 你那 跚的背影5同学们,我们不应该是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去安慰父母那颗“可怜 ”的心,因为面对父母的养育和爱护,一切豪言壮语都显得如此的苍白与无力。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是教师对学生表述的概括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是无所求的,但是,作为子女应该明白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六、迁移训练,内化亲情。以“父爱 ”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是趁热打铁,让这种感受变成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具体实践。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