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蜜蜂引路教学反思大同镇永红小学 陈汉强翻开单元提示有这样一句“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令人思考。我若教学中直接分析列宁的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的话,课堂必上成思品课,会失去语文课的味道。翻来覆去地思考和阅读,力求寻求一个兼顾的法子。一番静读沉思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主张,我觉得这篇课文在解决完生字的基础上,我应该可以抓住两个词“一边走一边看、敲了敲”,可以抓住课文第四段中的“您”字,来透过字词去品味列宁的品格。解决办法还是靠读,多读,慢慢的品味文章。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是:1、解决“一边走一边看”可以把它替换成“边走边看”,再读句子的效果。当我这样做时
2、,前几遍的读还引不起孩子情绪的波澜,随着继续的对比品读,孩子们就琢磨出了味道。用“边走边看”的话,说明列宁走的较快,只有“一边走一边看”列宁才能做到仔细观察的,才能随着蜜蜂找到养蜂人。2、解决“敲了敲”和“敲敲”替换,同样靠读,靠实际敲门实验做法的出结论列宁很有礼貌。3、“您”字的分析,其实也是作者在通过文字来塑造列宁的形象。这里再强调一个文明礼貌习惯的教育。4、通过课文的学习,大家觉得喜欢列宁的什么,写在练习本上。课下后,我觉得这节课在最后还应该给孩子们或让孩子们自己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课前应对列宁做个简单的介绍,也算是小常识。这样做孩子们会对文章有种熟悉感。思考:我觉得通过学习文中准确的用词来品味文章对人物的塑造,得出人物形象,这个教学过程也算是在进行“语文本体性教学”。叶圣陶先生说“只有行动,才能让人物立起来。”那么我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在作者表达的这个“行动”上动脑筋。令我内心打鼓的是我的这种做法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孩子,这个难易分寸我还难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