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下语文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者:廖美丽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 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拼读掌握生字。()通过自由泛读,了解向导是谁。()通过感情朗读,感受列宁的智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列宁的智慧,学习列宁的智慧。重、难点与关键.认读、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小小虫,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打一动物。猜猜它是谁?. 师板书:指导书写“ 蜂 ”字。. 勤劳的小蜜蜂本领可大了,除了传花粉,采花蜜,还会引路呢。
2、师板书:引路。指导书写“引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蜜蜂是怎么引路的。.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反馈,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指名拼读生字。() 齐读生字。() 生介绍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 齐读。(理解 “莫斯科”)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评价。. 课文中写了哪二个人?(板书列宁、养蜂人).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串连板书(课文讲的是列宁在蜜蜂的帮助下找到养蜂人的故事。)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 1.2 自然段() 列宁和养蜂人此前认识吗?引
3、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指导朗读第 1 自然段。课文要求会认的 6 个生字有 5 个生字朋友藏在里面,你能读通吗?()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 出示理解“ 常常”“往常”。() 课件出示巩固练习题。常常 往常A放学后,他( )到操场上打球。B我( )都是妈妈接送的,这几天妈妈出差了,不由爸爸接送了。()齐读第 1.2 自然段。(二)学习第三自然段。导入: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哪一自然段介绍的?() 请自读第 3 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划下来。() 交流,板书:花丛、园子、小房子。() 启发,想象交流:(课件)() 请生上台完成线路图。() 引导理解:列宁能找到养蜂人完全是因为
4、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结果。() 列宁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养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门,结果开门的就是那个养蜂人。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明结果和预想的完全一样。理解“果然”。 练习用“果然”说话。(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导入:如果你是养蜂人,看到列宁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感到怎么样?() 谁能理解“ 惊讶” ?能用惊 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的 话吗?() 分角色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理解“向导” 。() 小结:蜜蜂真的会引路吗?这一切都是列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结果,列宁把蜜蜂说成是向导实际上是幽默的说法。齐读列宁的话。五拓展延伸. 补充介绍列宁。. 谁能讲一讲你知道的列宁的故事。六
5、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列宁的故事。七.板书设计26、蜜蜂引路列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蜜蜂引路教学反思蜜蜂引路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相较其他课文算是少的,但要完成教学目标也不容易。在我所教的第一课时中,我是想以认字和分析课文为主的。认生字已有了自己的套路,和学生亦配合的相当默契了,是以本人觉 得驾轻就熟,而 课文的分析我是想以第三自然段为重点。因为课文难点“列宁找到养蜂人的 线路”和重点“体会列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都集中反映在 这一自然段。问题也恰恰出在了这里。按照我的预想,当我要学生读遍课文后说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可以引出并板书出文中两位人物“列宁”
6、和“养蜂人” 。紧接着“他们之前认识吗?”即可引出第 1.2 自然段的学 习,并完成 课后的两个 词语“往常”和“ 常常”的理解。这些都还算在本人的掌握之中。当我抛出“自 读课文第 3 自然段,划出你认为重要的 词语”后,问题就出来了。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抽象也太大了,有些学生划出一个就不动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我的意图就是要他们画出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线路图。因为在此卡了壳,致使后来的线路图及本课的中心基本上都变成了我代劳。且到下课时来不及有感情地朗读及拓展了。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如果让我再上一次,我会让学生自读课文, 让他们思考列宁是怎样一步步找到养蜂人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线路图,再让学生
7、回答:列宁是个怎样的人?由此引出本文的重点即学习列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最后再分角色读 第四自然段,并再次回 顾 板书,巩固重 难点。拓展可以是列宁的介绍,或你还知道哪些列宁的故事或你想对列宁说什么?。课后作业顺势布置学生课外读列宁的故事。总之,一堂课的设计只有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改才能渐趋完善,相信如 果有机会再教这篇课文,认识和感知又会有所不同,但我想只会是越来越好。蜜蜂引路说课一、说教材蜜蜂引路处于本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 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
8、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 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 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列宁善于 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二)本课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 别“常常”和 “往常”的不同用法。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三)说教学重点: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教学难点:了解“蜜
9、蜂怎么会引路 ”的道理。三、说教法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体验法通过读,体 验列宁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2、图画辅助法利用简笔画直观画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线路图。3、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对列宁找的养蜂人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4、表演法对个别词语, 让学生模仿、表演 进行体会。四、 说学法:1、自读感悟法学生通过自渎, 说说自己知道或读懂了什么?2、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 验列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 质。3、表演理解法个别词语理解时加上自己的体会表演出来。五、说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板书课题 18 蜜蜂引路)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
10、问题写到黑板上) (1) 课文 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 )列宁的家在哪里?( 3 )他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2.检查生字情况。(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大家一起读一读,同桌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3)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三)、 引入新课。列宁想要找到养蜂人,首先要弄清养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们就跟列宁一起去找找养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四)、学习新
11、课。1 、边读边思考:列宁的住处、花 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2 、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画出简图。3 、 点评, 请一名同学上台贴图。4 、 看图分析,弄懂位置关系。(五)、学习第三段。1 、 引入:列宁究竟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家呢?课文哪段说明了这点?(第三段)2 、 指名读,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用“ - ”划出你觉得好的词语或句子, 说出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师随机板书:一边走一边看 仔细观察(六)、学习第四段。1 、引入:列宁通过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判断,终于找到了养蜂人的家,那么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图片)2 、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说些什么?想象说话。自由 发言。3 、 师示范对话,说说老师用什么语气读养蜂人的话?4 、 理解“ 惊讶”,养蜂人为什么会惊讶?5 、 指导朗读此句。6 、 列宁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试试?7 、 理解“ 向导”,用 亲切、 风趣的语气笑着说。8 、 同桌练习对话,试着带表情、动作去读。(七)、总结全文。1 、 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吗?2、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