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编号04-01-01-07成都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任务书项目名称 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试点单位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 填表日期 2011年4月28日 成都市教育体制改革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2011年4月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建立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校企合作制度试点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负责人姓 名杜绍东工作单位龙泉驿区教育局行政职务科长电子信箱L通讯地址龙泉镇东街95号邮政编码610100联系电话单位02884870041手机13880405309联系人姓 名钟世兴工作单位龙泉驿区教育局行政职务副科长电子信箱L通讯地址龙泉
2、镇东街95号邮政编码610100联系电话单位02884870041手机13880110248备注二、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强调:“以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指出:“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为基础,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行业企业与社会各方深度参与的局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
3、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创新职业教育评价考核制度,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基本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二、目标1、总体目标(三年)利用三年时间,形成适应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力争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成立主体专业的行指委,建立相关制度、章程、任务书;学校成立
4、五大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工作章程和实施方案;研究配套政策支持。2、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疏理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第二阶段:考察与学校专业对接的企业,每个专业确定13个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第三阶段:聘请企业专家成立行业指导委员会;第四阶段:与企业专家一起讨论、研究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研究学生培养目标;确定引企业入校的具体细节。第五阶段:与行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一起对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论证并修改;建立以企业命名的校企合作班;校企合作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确认三方责权利(学生、企业、学校)。三、改革措施(一)建立行指委,充分发挥行指委指导、评价、监控作用。(二)研究市场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实现学校与行业、
5、企业的对接。(三)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四)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实现教室与车间的对接。(五)校企共培教师和企业员工,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六)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接。(七)通过行指委及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生与员工的职业素质对接。(八) 推进课程改革、教材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对接。四、配套政策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参与的成都市龙
6、泉驿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形成政府领导统筹、教育局主管、各部门配合、职业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参与的管理机制。对学生在政府认定的资格企业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政府根据企业的投入情况和培训耗材、课时等,给予一次性补贴;对长期接收学校学生进行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五、保障条件(一)地方政府设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规范管理。由政府机构监督和控制企业和学校的行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扮演调整与协调的角色,使校企合作良性发展。(二)加大经费支持,确保政策落实。区政府按照生均每年200元的标准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并随着本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增长;同
7、时积极接受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对专项资金的捐赠。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监督企业将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三)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考核机制。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制定校企合作工作的考核标准,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绩效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加强对区级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考核。(四)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准入机制。(五)加大宣传力度,营
8、造良好氛围。六、进度安排第一学年(2011-2012):成立区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关工作章程、工作计划、工作职责,明确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双赢目标;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培师生和企业员工的机制。第二学年(2011-2013):政府出台对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补贴标准,建立申报流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一体化教材编写,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完善校企对话机制。第三学年(2011-2014):完善政府和学校制定的相关政策,健全行指委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典型校企合作模式和真实有效的合作项目若干;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相关运行措施;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式的专业教学文件,
9、开发出精品课程和一体化教材;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校企共培策略和流程。七、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1、引企业入学校,会对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学校将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各部门的配合工作,做好宣传工作。2、引企业入学校可能会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将加大设备投入力度,争取既保证学生正常技能训练的需要,又保证企业生产的需求。力争在校内建立相对独立企业园区。3、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与学校将一起做好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4、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5、建立独立的运行机制和相关财会制度,实行独立核算、自负营亏。三、区(市)县政府意见 主管部门意见 公 章:201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