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96877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7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2020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 五年级数学下册基于标准的导学案设计年 级五科 目数学课 型新授授课时间2017 年 月 日课 题观察物体课时共 2 课时设计张光明安排第 1 课时教师杨承伟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2. 教材分析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目标 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即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依据包括从给出的一个或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2、.3. 学情分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小学阶段观察物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 . 首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 . 这样按梯度编排;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1. 通过观察、操作;经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学习2.能够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目标三个方向观

3、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3. 通过拼摆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1、分别用 3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物体;从它们的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 1)评价任务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2、按要求在()里填上序号 .1 / 79(1)从右面看到的是的有() .(2)从前面看到的是的有() .( 3)从上面看到的是的有().学习能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重点学习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难点学法引导法;练习法课前正方形木块学具、课件等 .指导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给

4、出 4 个小正方体;要求摆出从正面看是回顾知识;将相关知识点链接出来;对本节的图形;你有几种摆法;摆一摆;说一课堂导入课所 学知 识有 引导 作说 .用.学生动手操作;并讨论回答.1课件出示三种摆法;并提出问题“如果再增加 1 个小正方形;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仔细思考;操作拼摆;并小组讨论解答;和推理能力 .说出自己的思路 .PPT演示拼摆结果 .2 / 79出示例 2;并提出问题 “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合作探究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思路.分析已知平面图形的特点;还原立体图形.通过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5、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1.P2 “做一做”通过习题的演练;巩固练习老师批改 .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2. 出示两道习题与检测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1、基础性习题中.2、拔高性习题(详见评价任务)回顾总结、构建延伸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三)1、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2、先根据平面图形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课后

6、反思】米村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3 / 79年 级课 题目标依据学习目标五科 目数学课 型新授授课时间2017 年 月 日观察物体课时共 2 课时设计张光明安排第 2 课时教师杨承伟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2. 教材分析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即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包括从给出的一个或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

7、合体 .3. 学情分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小学阶段观察物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 . 首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 这样按梯度编排;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 通过再次观察、操作;经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与其它相对应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 2. 能够进一步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进一步体会从

8、三个方向观察确立立体图形 .3.通过复习及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1、把 4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按下面的要求再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 .( 1)若从上面看到的是;选().评价( 2)若从上面看到的是).任务;选( 3)若从上面看到的是;选() .2、先用 5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物体的形状;按要求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各有几种不同的摆法?4 / 79( 1)从前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法 .( 2)从右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法 .( 3)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法 .3、在下图中;移动一个小正方体;使形成的新图形从上面看和从前面看是一样的;可以怎么移?学习能

9、进一步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重点学习灵活使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方法解决问题.难点学法引导法、练习法课前课件指导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同学们;从大屏幕上你们已经看出今天我们要学回顾知识;对本节课所习的内容了吗?对; 就是观察物体(三)的复习课;课堂导入板书:复习观察物体(三) .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天学知识有引导作用 .的课上能有更多的收获 .首先;我们来看看咱们今天的复习目标; 请大声朗自主探究读出来: 1. 能进一步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通过读目标;明确学习还原立体图形 .2 灵活使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任务 .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5 / 79合作探究巩固

10、练习与检测( 一) 复习指导一:1. 仔细阅读课本第 2 页例 1;并回忆所学知识判断: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这个立体图形是由 4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且摆出的图形一定是 .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到站台上边讲解边演示)2、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3、归纳总结: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立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但摆法不同;小正方体的个数也不相同 .(二)出示复习指导二:通过想象、判断等活动;1、认真看课本第 2 页例 2;回忆并思考:你是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一个立方体和推理能力 .的?能结合例 2 的图及实物边摆边说吗?(学生先小组

11、讨论;然后请学生到站台上展示摆的方法)2、归纳总结: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 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 3、动手摆一摆 .(多媒体展示) 用 4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个立体图形; 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如下;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并画出来 .1、把 4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按下面的要求再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 1)若从上面看到的是;选().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 2)若从上面看到的是;选().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 3)若从上面看到的是;选().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 .2、先用

12、5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物体的形状;按要求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各有几种不同的摆法?6 / 79(1)从前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法 .(2)从右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法 .(3)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种摆法 .3、在下图中;移动一个小正方体;使形成的新图形从上面看和从前面看是一样的;可以怎么移?回顾总结、构建 本单元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延伸【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米村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年 级五科 目数学课 型新授授课时间2017 年 月 日课 题因数和倍数课时共 5 课时设计张光明安排第 1 课时教师杨承伟目标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13、011 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7 / 79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中提出:“知道2;3; 5 的倍数的特征”“在1 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2. 教材分析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整数的性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2、5和 3 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 . 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以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都是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 . 数学一直被誉为“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 .3. 学情分析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整数知

14、识;如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1.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感受分类思想 .2.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概括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1基本练习 .( 1)24124 2()()()()().24 的因数:.( 2)20 的因数有();17 的因数有().( 3) 50 以内 15的倍数有();100 以内 23的倍数有() .( 4) 48 的最大因数是 () ; 48 的最小倍数是() .2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 24 和6;( 2) 17 和85;( 3) 14 和42.3选择正确

15、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各数中;不是60的因数的是() . 15 60 24(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一定()它本身 . 等于 大于 小于8 / 79( 3) 25 的因数一共有()个 . 3 4 5(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它的最小倍数 . 大于 小于 等于4.判断题 .( 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 ( )( 3) 1 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 4) 3 是因数; 40 是倍数 . ()学习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重点学习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学法自主探究法;引导法课前课件等

16、指导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课堂导入观察、思考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根据两个图形分别写出两个算式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2)根据算式引出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根据算式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自主探究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3)判断: 3 是因数; 18 是倍数 .根据本题提出倍数与因数的关键词;它们两个不是孤立存在的 .(4)根据出题“下面哪些数是 7 的倍数”来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引出学生思考、解答 .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

17、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合作探究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题的能力 .(5)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判断一些数是不是某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巩固练习练习二的第 1、3 题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与检测见评价任务 .熟练 .9 / 79回顾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什么?结、构建延伸【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例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例 2:18 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属于整除.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课后反思 】10 / 79米村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年 级课

18、 题目标依据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五科 目数学课 型新授授课时间2017年 2 月 日2、5 倍数的特征课时共 5 课时设计张光明安排第 2 课时教师杨承伟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教材分析例 1 教材采用了百数表;让学生画圈、画框、观察、发现、总结. 比如;将5 的倍数圈起来; 学生马上就能发现 5 的倍数都集中在两列上; 特征也非常明显;一列个位都是 5;另一列个位都是 0;因此学生能顺利的归纳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 同样道理;

19、将 2 的倍数框起来;也能够显而易见地发现其特征 . 3.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 因此;掌握能 2、5 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掌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5 的倍数;进一步体会归纳思想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体会分类思想 .3. 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地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能力 .1、判断 .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是 5 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不是 0 就是 5. ( )( 2)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

20、是偶数 . ( ) ( 3)最小的两位数是 12. ( )( 4)同时是 2、5 倍数的数的个位上一定是 0. ( )2、用 2;4;0 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三位数 .( 1)是 2 的倍数 .( 2)是 5 的倍数 .( 3)同时是 2、5 的倍数 .学习掌握 2、5的倍数的特征 .重点学习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 的倍数 .难点学法课前课件等 .指导自主探究;引导法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11 / 79提问: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课堂导入观察、思考 .并出示习题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归纳掌握 5 的倍数的特征 .(2)通过观察;总结 2的倍数的

21、特征 .2 的倍数;个位上有什么特征?不是2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3)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从哪里去判断?(4)自己写几个数;验证所得结论;在此基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础上;归纳得出 2的倍数的特征 .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自主探究(5)板书:个位上是0 、2、4、 6、8 的数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都是 2 的倍数 .力.2奇数、偶数的概念 .(1)想一想:你知道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吗?(2)请学生自学课文回答问题.3小结 .自然数中;是 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0 也是偶数);不是 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说一说:什么叫做奇数、偶数?合作探究5. 讨论、归

22、纳出 5 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让理解 奇数 和偶 数的 意学生进一步观察: 哪几个数又是 2 的倍数?同时 义;体会分类思想 .是 2和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2 / 79巩固练习与检测回顾总结、构建延伸【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通过习题的演练;P9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 2 题 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评价任务 . 熟练 .(1)2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2)5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3)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4)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2、5 的倍数的特征3245293680377231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

23、 .自然数奇数偶数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米村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13 / 79年 级五科 目数学课 型新授授课时间2017 年 月 日课 题3 的倍数的特征课时共 5 课时设计张光明安排第 3 课时教师杨承伟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教材分析 3 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中的一课 . 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掌握了 2、5 的倍数的特

24、征基础上再教学 3的倍数的特征 . 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学生的分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快的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很快的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目标数 . 因此;熟练掌握2、5、 3 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面依据比较有难度的就是3 的倍数特征 . 因为 2、 5 的倍数特征仅仅体现在各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 而 3 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某一位上的数来决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 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 2、5

25、 倍数的特征;那么;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3.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但 3 的倍数的特征与 2、 5 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 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 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 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是学生在观察猜想 - 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 3 的倍数的特征 .1. 经历观察、探究、发现、验证的过程;发现并

26、掌握3 的倍数的特征;进学习一步体会归纳思想 .目标2.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3.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1、出示卡片:下列数中3 的倍数有哪些?14、 35、45、100、332、876、 74、882、数学游戏评价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的 3 张数字卡片组成所有的三位数;判断任务 它是不是 3 的倍数 .同桌可以互出题;用特征或计算器验证.通过这个游戏;你们能发现什么?学习3 的倍数的特征 .重点学习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 的倍数 .难点14 / 79学法自主探究法;引导法课前课件等 .指导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回 顾 上 节课 所

27、学 知提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 2的倍数?识;将相关知识点链接课堂导入什么样的数是5 的倍数?出来;对本节课所学知并出示习题 .识有引导作用 .1引导观察;调整思路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21 426384153657789911 32 53 74 95 264768 89通过观察、操作、想象、(2)你能从个位上找出一个数是 3 的倍数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特征吗?从十位上呢?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自主探究(3)学生讨论发现:这两组数个位上分别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19;但第一组的数均是3的倍数;第二组的数力.都不是 3的倍数;因此;无法从个位或十位找出是 3的倍数的特征 .合

28、作探究( 4)通过观察发现是不是 3 的倍数;已不再取决于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了;必须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2组织活动;探索规律 .(1)请你从 1 、2、 3、 4、5、 6 六张数字卡片中挑出其中三张;排成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你能排出多少个?(2)讨论:从上面这些三位数中;你能发现3 的倍数的特征吗?(3)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只同所选的数字有关;而与数字的排列位置无关 . 选三张卡片组成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除选( 1;2;3)外;还可选( 1;3;5);( 2;3;4);(2;4;6);( 3; 4; 5);( 4;5;6).(4)小结 .15 / 79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

29、倍数;这个数就是 3的倍数 .3揭示特征;加深理解 .(1)利用这一题还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用这六张卡片组成一个六位数;这个六位数一定是 3的倍数吗?(2)谁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来判断?(把每一个数位上是 3的倍数的数划去;全部划完;说明这个数是 3的倍数)通过习题的演练;巩固练习 P10“做一做” 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与检测熟练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回顾总结、构建延伸【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3 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2453732【课后反思】米村小学基于标准的导学案年 级五科 目数学课 型新授授课时间2017 年 月 日课 题质数

30、和合数课时共 5 课时设计张光明安排第 4 课时教师杨承伟目标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让学生学会用数依据学知识、方法去思考分析身边的事物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16 / 792. 教材分析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 它是在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以及 2、3、5 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下半学期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重要基础 .3. 学情分析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 另外;到本节课为止; 已经出现了因数、 倍

31、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1. 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记住 100 以内的质数;掌握正确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学习2. 使学生经历探索质数、 合数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目标3.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1)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记住20 以内的质数 . (小组比赛)评价(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判断这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3841013191任务( 3)学生自己分别写

32、出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同桌互查后;在大屏幕上展示 .学习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重点法.学习质数、合数同奇数、偶数的区别 .难点学法自主探究法;引导法课前课件等 .指导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1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因数 .1 的因数 2的因数 3的因数4 的因数 5的因数 6的因数回 顾 上 节课 所学 知7 的因数 8的因数 9的因数识;将相关知识点链接课堂导入的因数 12的因数出来;对本节课所学知10 的因数 1113 的因数 14的因数 15的因数识有引导作用 .16 的因数 17的因数 18的因数2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纸上写;集体订正.17 / 791引导学生归纳 .(1)按这些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也就是说这些数的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