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90810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最新 料推荐2017 年小升初必考古诗词训练题一、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3、相关考题(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打扮 ),丝绦 _(用丝编成的绳带)(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3)诗人把 (春风 )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方法。二、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2、问言与谁餐?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3、相关考题。(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 )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 )和 (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 )和(瑶台镜 ),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3)诗中 (又疑瑶台镜 )

3、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三、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 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2、相关考题1最新 料推荐(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 (珍惜粮食,不要浪费)。(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 )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 ),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四、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

4、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2、相关考题(1)悯农 二比悯农 一更加深刻, 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2)诗中第 (1) 句写春种, 第(2) 句写秋收。 春华秋实概括了 (农民 )生产粮食的 (辛苦 )。“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 (创造的巨大财富 )。一、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5、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长江 )(2)汉乐府的意思是 _( 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 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

6、游牧生活的美好。2、相关考题2最新 料推荐(1)敕勒歌是一首_朝时的民歌。(北 )(2)穹庐是指 _(蒙古包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 现)三、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 向 天 歌。白 毛 浮 绿 水,红掌 拨 清 波。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

7、,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 深秋 )(2)“解”的意思是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解落 _秋叶,能开 _月花。过江 _尺浪,入竹 _竿斜。五、山村宋 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2、与邵雍相关(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3最新 料推荐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3)邵雍精通易学。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