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培优易错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64644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培优易错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三培优易错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三培优易错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三培优易错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三培优易错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三培优易错 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物质 X 在 9.6g 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22和RO +2SO,测得 ROSO 的质量分别为 4.4g 和 12.8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2A参加反应的 X 的质量为B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X 中含有 R 元素、 S 元素和 O 元素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答案】 B【解析】【详解】A、参加反应的X 的质量为: 4.4g+12.8g-9.6g=7.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设 X 相对分子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x: 96=7.6g: 9.6g, x=76

2、,该选项说法正确;C、 R 相对原子质量:76+96-128-32=12, R 元素和硫元素来自于X, X 中氧元素质量:4.4g +12.8g -9.6g=0,即 X 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R 相对原子质量是12,是碳元素,二氧化硫是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B。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为单质B生成物中 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为17:16D A 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从分子构成看B 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属于单质,根据配平后的结果看生成

3、物中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为1:1;参加反应的A 和 B 的质量比为 =34 2:32 3=17:24; A 的化学式为 H2S 其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故选 C.考点:分子的构成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3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2H2 和 O2,生成物 CO2 和 H2O,反

4、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2+5O2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2:5, A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 正确;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C 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32=3:8 ,D 正确。故选 A。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 与 b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B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 D 的质量比D若取 x

5、gA 和 xgB 反应,生成C 和 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a 与 b 之和不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错误,B、若A 和 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错误,D、若取xgA 和xgB 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5 物质 X的化学式为 H C O, 可

6、发生如下反应: aH C ObH O+cCO+dY取2242242245g X ,在 t 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 45gX,在 t 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 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 Y 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2的质量为 22gBA气体 Y 的质量为 14g COC化学方程式中b c=1 1D气体 Y 可能为甲烷【答案】 D【解析】A、浓硫酸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碱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完全反应分解X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1g 9g=22g,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X 的质量

7、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 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气体Y 的质量为45g 31g=14g,正确; 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8b: 44c=9g: 22g,可得b: c=1: 1;正确; D、X 中 H、 C 原子个数比为1: 1,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其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2:1,则生成 y 分子中 C 原子的个数应大于 H 原子的个数,甲烷中碳原子的个数小于氢原子的个数,错误。故选D。6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 CO 2 的混合物 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 ,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

8、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 13.2gB 17.6gC 15.4gD 11.0g【答案】 A【解析】【详解】混合物中碳元素质量为:10g164%3.6g ,反应后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二氧化碳中,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6g1213.2g ,44故选: 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解题关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7 现有一包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 21.2g 将其放入足

9、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白色固体 33.3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约为()A 52.8%B 47.2%C 36%D 64%【答案】B【解析】【详解】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3 2HClCaCl2H 2OCO210011121.2gx111 21.2gx100CaO2HClCaCl2H 2O5611121.2g (1 x)11121.2g(1 x)56由题意可得: 111 21.2gx +111 21.2g(1 x) 33.3g;10056x 47.2%。故选 B。8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 Y、 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判断错误

10、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 3ZBn 的数值为9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 AD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解析】【详解】由图像分析可知,化学反应前后X 的质量减少了3g, Y 质量减少了6g,故XY为反应物,Z质量增加了ng 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n=3g+6g=9g ,A、不能根据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故A错误;B、 n 的值为 9,故 B 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 和Y,生成物为Z,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故C 正确;D9gZ1gXD9 在化学反应A+B2=AB2 中,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 和 5gB

11、2 充分反应,则生成AB2 的质量是()A10gB 13gC 16gD 18g【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 由 A 与 B2 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A 与 B2 反应的质量比是1: 1,将 8gA 和 5gB2 充分反应时, A 过量,参加反应的 A 和 B2都是 5g,因此生成2的质量是 10gAB故选 A10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答案】 D1:1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两

12、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多出来的一个分子是这种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剩下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 1,不是 1: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生成物有两种元素组成,有可能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11 在反应A+2BC+D中,7.6gA与5.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0.6gD,现要得到,则需要

13、A 的质量为()A5.6gB 16.8gC 22.8gD无法计算【答案】 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在反应A+2B C+D 中, 7.6gA 与 5.3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和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反应生成 D 的质量: 7.6g+5.3g12.7g0.2g;设参加反应 A 物质的质量为 x,A2BCD7.6g0.2gx0.6gx 7.6g0.6g 0.2gx 22.8g;所以参加反应A 物质的质量为22.8g。故选 C。12 将 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A0.1gB 0.15gC 0.2g

14、D 0.25g【答案】 C【解析】【分析】6.05g 的铁、锌混合物中加入到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可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氢气的质量。【详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由 Zn+H2SO4 ZnSO4+H2, Fe+H2SO4 FeSO4+H2,得出如下关系:H 2SO4: H 2982100g9.8%xx = 2 100g 9.8% 98x=0.2g。故选 C。13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W氧气氮气水蒸气前质量 /g681002

15、2反应后质量 /gX458110AX 的值应为0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物质W 中不含氧元素D W 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答案】 D17:24【解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68+100+2+2=X+4+58+110 解得 X=0,故正确;B、因为反应生成了氮气分子,化合价为0 价,所以参加反应的物质中肯定不含氮气分子,即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正确;C、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16100% 108g=96g 即生成物中氧108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元素的质量为 96g,则反应物中氧元素的

16、质量为96g,因为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100g-4g=96g,所以物质 W 中不含氧元素,故正确;D、生成氮气的质量为 58g-2g=56g,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96g=12g,由 C 分析可知, W 中只含有 N、 H 两种元素,且氮、氢元素质量比为56:12=14:3 ,所以 W 的组成为NH3,NH3 与 O2 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7:32,故错误。故选 D。14 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 固体,测得其中Ca 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 10 g 该 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100 g 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CaCl的质量为 11.1 gB所加

17、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9.1252C 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答案】 A【解析】【分析】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再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0g 50%=13.875g,故错误;B、生成氯化钙质量为13.875g,根据氯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稀盐酸中HCl 的质量为,故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正确;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故氧化钙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故正确;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

18、数是:,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由题意可知,测得其中Ca 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该混合物一定含有碳酸钙,故正确。故选 A。15 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转化 中甲和 O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 12C转化 是化合反应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详解】由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2H22点燃22S+3O= 2SO +2H O; SO2+H2O2 H2SO4A、由微粒的示意图可知

19、: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 中甲和 O2 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 3,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转化 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物质丙含有3 种元素,故该物质不会是氧化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16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 /g4612810反应后的质量

20、/g0待测8954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质 X 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 X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 克D生成 CO 与 H O 的质量比是89: 5422【答案】 B【解析】【分析】反应后 X 质量减少46g,是反应物;反应后二氧化碳增加88g,是生成物;反应后水增加54g,是生成物。【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6g+128g+1g+0g=0g+待测 +89g+54g , 待测 =32g ,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X, 88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2 100% =24g ; 5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54g2100% =6g

21、 ,441824g+6g=30g 46g,X 中一定含有氧元素,错误;B、物质 X 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正确;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32 克,错误D、生成 CO2 与 H2O 的质量比是88: 54,错误故选 B17 看懂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是学习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从如图微观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 2【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反应的类型;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反应的

22、微粒数目关系等。【详解】A、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获取的信息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前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没有变化,获取的信息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获取的信息正确;故符合题意;D、由图中可知,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 3,获取的信息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充分理解“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23、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表中x、 y、 m、 n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g7014610反应中质量 /gx11mn反应结束前质量/g42y4010A x 56B y 6C m 17D n 8【答案】 A【解析】【详解】A、 y=70+14+6+10-42-40-10=8 ,根据题意有:(70-42):( 14-8)=( 70-x):( 14-11 ),x=56,该选项说法正确;B、 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题意有:( 14-8):( 40-6) =( 14-11):( m-6 ), m=23,该选项

24、说法不正确;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 =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19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33 23克样品,CO ,其杂质可能是Ba(NO )、 KCl、 NaHCO,今取 10.6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 克 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A样品中只含有 NaHCOB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有 KCl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 Ba(NO3)2D样品中混有KCl,也有 NaHCO3【答案】 D【解析】【详解】混有杂质的碳酸钠加水后溶液澄清,一定不存在硝酸钡,纯净的碳酸钠10.6 克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4.4 克,纯净的

25、碳酸氢钠10.6 克生成的二氧化碳约是5.55 克,氯化钾的存在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在取10.6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说明碳酸钠中的杂质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但是根据计算全部的质量都是碳酸氢钠时生成的质量也多余 4.4 克,所以若是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故样品中混有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故选 D。20 在一定的条件下,A 和 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 和 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的物质为混合物C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生成的C 和 D 的质量比为27:14D若 D 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为

26、5:4, D 的化学式为NO2【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B 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3 个氢原子,化学式为NH3,故正确;B、反应前是氧气和氨气的混合物,故正确;C. 根据图示,反应物A、B 中含有氢、氧、氮元素,生成物C 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D 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4NH3+3O26H2O+2N2,则生成的C 和 D 的质量比为(6 18):( 224 )=27:14,故正确;D. 若 D 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 和 B 的分子个数比为5:4 ,反应的方程式为:5O +4NH点燃36H O+xD,可知 xD 中含有 4 个

27、 N 原子和 4 个 O 原子,故 D 的化学式为22NO,故错误;故选 D。21 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B4 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 18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答案】 B【解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图可得化学方程式为4NH32点燃22+3O2N +6H O。【详解】A、观察甲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 个原子,其中一个氮原子三个氢原子,选项A不正确;B、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属于单质的是乙和丙,选项B 正确;C、生成物丙和丁反应的质量比

28、为(4 14):( 6 18) =14: 27,选项 C 不正确;D、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特点,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 不正确;故选 B。22 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A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答案】 D【解析】【详解】A、加热蔗糖的产物是炭黑和水,但蔗糖不是由炭黑和水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蔗糖属于纯净物,而炭黑和水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能说

29、蔗糖分子由碳元素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说明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23 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4D反应后生成的丙属于氧化物【答案】 D【解析】【分析】一定条件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CO22CH2O;【详解】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 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B 正确;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16 11: 4,故C

30、正确;D、反应后生成的丙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 错误。故选 D。24 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剩余固体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答案】 AD氯酸钾的质量【解析】【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与图象对应;故符合题意;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为止,与图像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

31、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氯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0,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25 将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 CO和 CO2 的质量比为A14:11B 11:14C 11:7D 7:11【答案】 A【解析】【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Ca(O

32、H)22322的质量,利用生成+COCaCO +H O,分别设出CO和 CO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详解】解: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 CO2 的质量为y,y = 100 x y 44x: y=14: 11。故选 A。26 由 C2H2、CO、 H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 和 H2O 的质量之比是 44: 9,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A C2H2 和 COB只有 C2H2C C2H2、H2 和 COD CO和 H2【答案】 A【解析】【详解】解: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 和 H2O 的质量之比是44:9,即生成 CO2

33、和 H2O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若只有一种气体,则就是C2 22 2H;根据元素守恒知,如果原来气体中不含C H ,则一定含有 CO、 H2且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 2222:1, C H 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 和 H O 的子个数之比为 2:1,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 和 H2O 的子个数之比为2:1,有两种情况:如果不含甲烷,一定含有CO、 H2且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如果含有2 2和C HCO、氢气, CO、 H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与 C H的多少无关;若是甲烷与一氧化碳的混222合气体时,则生成 CO2和 H2O 的分子个数之比大于2:1。故选 A。27 在2A+3B 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D的相对分子质,已知量为 l8,则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l6B 28C 44D 64【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生成 D 的质量为3.2g+9.6g-5.6g=7.2g ,设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2A +3B=2C + 4D2x4 185.6g7.2g2x72=5.6g7.2gx=28故选 B。28 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 CO2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