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一、无机综合推断1 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 B、C 三种单质, A 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F 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I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A 是: _,C 是: _, L 是: _, I 是: 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 _ ;: _ ;【答案】 NaCl 2HClCO22Na+2HO=2NaOH+H2Na2O2+2H2O=4NaOH+O22NaHCO3Na2CO3+CO2+H2 O【解析】【分析】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
2、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是二氧化碳。因此,A 是钠, B 是氧气, C 是氯气, D 是氢氧化钠, E 是氧化钠, F 是过氧化钠, G 是氯化钠, H 是水, I 是二氧化碳, J 是碳酸氢钠, K 是碳酸钠, L 是盐酸。【详解】(1) A 是钠,化学式为Na, C 是氯气,化学式为Cl 2, L 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 I 是二2;氧化碳,化学式为 CO( 2)是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O=2NaOH+H;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点睛】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2 X、 Y、Z 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1) 元素 X的名称是 _,丙分子的电子式为 _。(2) 若甲与 Y 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
4、反应方程式为_ 。(3) 化合物丁含X、 Y、 Z 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 选填序号 ) 。a只含共价键b只含离子键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案】氢NO322C4NH+5O4NO+6HO【解析】【分析】由 X、 Y、 Z 三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0,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可知,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X 为 H 元素、 Y 为 N 元素、 Z为 O 元素,由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原子、三原子和四原子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
5、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3 可知,甲为 NO、乙为 H2O、丙为 NH3。【详解】(1)元素 X 为 H 元素,名称为氢;丙为共价化合物NH3,电子式为,故答案为氢;( 2)甲为无色气体 NO, NO 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4NO+6H O;22(3)由化合物丁是一种含H、O、 N 三种元素的强酸可知,丁为HNO3, HNO3 与 NH3 按物质的量之比1: 1 混合反应生成NH4NO3,NH4NO3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 C。【点睛】短周期元素中
6、,单质为气体的有氢气、氮气、氧气、氟气和氯气,是无色气体的只有氢气、氮气、氧气,则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是解题的突破口。3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附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1)若A、 D 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 是D 的2 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 是A 的 2倍,与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2)若A、 D、 F 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 D 所含元素同主族,A、F 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D、 F 是气态单质,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
7、,则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_ 。( 4)若 B、 C、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为黄绿色,和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反应中若有3mol电子转移,则生成D 的物质的量为_。【答案】 C+4HNO加热高温2+=2ClCO2+4NO2+2H2O2C+SiO2Si+2CO3(浓)Cl2+2Fe催化剂3+4NO+6H2O 3mol+2Fe4NH3+5O2加热【解析】【分析】【详解】(1) 若A 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 是 A 的 2 倍,则 D 处于第二周期、
8、 A 处于第三周期,设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x,则 2+8+x=2( 2+2x) ,解的 x=2,故 A 为 Mg,D 为 C,则 B 为 CO2, C 为 MgO,与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F 为 HNO3, E 为 Mg ( NO3)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热是: C+4HNO3222( 浓 )CO +4NO +2H O;( 2) A、 D、 F 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 所含元素同主族,A、 F 所含元素同周期,则 A 为 C, D 为 Si, F 为 O, B 为 SiO2,反应为C 与二氧化硅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高温2C SiO2Si 2CO+;( 3) 若 A
9、是常见的金属的单质, D、 F 是气态单质,且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D 和 F 单质化合反应生成B 为酸,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变价金属,气体单质F 能与 A 反应生成高价态化合物,则推断变价金属A 为 Fe,F 为 Cl2223,D 为 H , B 为 HCl, C 是 FeCl , E 为 FeCl ,反应 ( 在水溶液中进行) 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 +2Fe3+;( 4) 若 B、C、 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为黄绿色,则B 为 Cl2,反应需要放电条件才能发生,为氮气与氧气反应,和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可以推知C 为 N2, F 为 O2, E 为NO, A 为 N
10、H3,反应为置换反应, A、 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可推知D 为 HCl,反应的化催化剂学方程式是: 4NH3+5O24NO+6H2O,反应为: 2NH3+6Cl2=6HCl+N2,每生成加热6molHCl 转移 6mol 电子,则若有3mol 电子转移,生成 HCl 的物质的量为 3mol。4 已知 A 是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且常用作净水剂,B 是一种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试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试判断: B 为 _, F 为 _;(2)写出沉淀 B 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3)根据上述关系写出盐A 的化学式_。【答案】氢氧化铝或 Al(OH)3硫酸钡或43+
11、3+24 224BaSOAl(OH) +3H =Al+3H OKAl(SO)或 K SOAl2(SO4)3【解析】【分析】已知 A 是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且常用作净水剂,透过蓝色鈷玻璃观察时焰色反应呈紫色,该溶液中含有K+ ,故 A 是 KAl(SO3+会发生4)2 ;向溶液 A 中加入氨水, Al反应: Al3 3NH3H2O= Al(OH)3 +3NH4+,产生白色沉淀 B 是 Al(OH)3,溶液 C是(NH4)2SO4 ; 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强酸HCl 发生反应: Al(OH)3+3H+=Al3+3H2O,产生的溶液 E 是 AlCl3;也可以与强碱N
12、aOH 发生反应: Al(OH)3+NaOH=NaAlO2 +2H2O,得到的溶液 D 是 NaAlO2;向溶液 C 中加入 Ba(NO3)2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SO4 白色沉淀,该物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沉淀F 是 BaSO4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 B 为 Al(OH) , F 为 BaSO ,故答案为:氢氧化铝;硫酸钡或BaSO ;344(2)B 是 Al(OH)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3+3+2Al(OH) +3H =Al+3H O;(3)根据上述关系写出盐 A 是KAl(SO),故答案为: KAl(S
13、O)或K SO Al (SO )。4 24 22424 35 现有金属单质A、 B、 C、 D 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E、 F、 G、H、 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 F_;(2)已知 A 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其氧化物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 3) 、 离子方程式: _ ; _。【答案】 Al FeCl22 22232223+-2Na O+2CO = 2Na CO +O2Na+2H O =2NaOH+H Fe +3OH3=Fe(OH)【解析】【分析】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
14、单质A 是 Na, Na 与水发生产生氢气和NaOH,所以气体甲是 H2,物质 I 是 NaOH,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的金属B 是 Al, H2 与 Cl2 反应产生气体丙是HCl,HCl 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是盐酸,盐酸与金属单质C 反应产生的物质F 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具有可变的化合价,生成物G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则 H是 Fe(OH)3, G 是 FeCl3, F 是 FeCl2,所以金属 C 是 Fe,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A 是 Na, Na 与水发生产生氢气和NaOH,所以气体甲是 H2,物质 I 是 NaOH,可以与
15、NaOH 溶液反应的金属B 是 Al, H2 与 Cl2 反应产生气体丙是HCl,HCl 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是盐酸,盐酸与金属单质C 反应产生的物质F 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具有可变的化合价,生成物G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则 H是 Fe(OH)332C 是 Fe, G 是FeCl , F 是 FeCl ,所以金属(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物质B 的化学式是 Al;物质 F 的化学式是 FeCl2;(2) A 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该氧化物是Na2 2O,其作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 22232;O +2CO = 2Na CO +O(3) 钠与水发生
16、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氢氧化钠与 FeCl3 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OH- =Fe(OH)3。6 储氢材料甲由X、 Y、 Z 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Z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 与 Y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1.5 倍。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AlO2-。称取 5.4g 甲固体,加热到250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 L 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两种固体,其中一种为二元化合物。冷却后,向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反应后,又放出标准状况下 5.6L 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
17、澄清溶液丙。请回答:(1)乙的电子式 _。(2)甲的化学式 _。(3)写出生成溶液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丙中的溶质成分_。【答案】 H H NaAlH4 2NaH 2Al 4H2O=2NaAlO2 5H2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丙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证明含 Na+;另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则含有AlO2-【解析】【分析】常见的储氢材料是金属氢化物,加热到250 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 L单质气体乙,气体乙是氢气,所以一定含有H 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化合价最高的金属元素是+3 价 Al 元素,Z 元素的最外层电
18、子数是X 与Y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1.5 倍,故Z 是Al 元素,则另一种金属元素化合价为+1,反应得到澄清溶液丙,说明另一种金属元素一定为钠。【详解】(1)常见的储氢材料是金属氢化物,加热到250时,完全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3.36L 单质气体乙,所以一定含有H 元素,气体乙是氢气,电子式为H H。( 2)共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L 22.4L/mol=0.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5.4g 甲固体含有 0.4molH 原子;设5.4g 甲固体含有 Al 元素 xmol 、 Na 元素 ymol,则27 x 23y5.40.4、 x=0.1, n(Na): n(Al): n(
19、H)=0.1:0.1:0.4=1:1:4 ,甲的化学式是3 x y 0.40,解得 y=0.1NaAlH ;4(3)钠的活泼性大于铝,反应生成的固体是NaH 和 Al,NaH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总反应方程式是2NaH 2Al4H2O=2NaAlO2 5H2。(4) AlO2-与少量盐酸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N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检验溶液丙中的溶质成分的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丙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显黄色,证明含 Na+;另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则含有7 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
20、间的转化关系,其中是黑色粉末 ), 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 _(填化学式 );(2)反应 中的 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反应 中,若 B 与 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 G, H 分别是 _, _(填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_.(4)反应 产物中 K 的化学式为 _; 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AlNa2222222222O2H O +Na O =4NaOH+O 、 2Al+ 2NaOH+2H O=2NaAlO +3H CO232A
21、lO 2223CO 32CO 1:1 NaCO+CO +3HO=2Al(OH)+【解析】【分析】题干信息,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 C,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2O,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2O2, E、 F 为 O2和 H2 的反应生成水, A 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 和 H2,则该固体金属为 Al,固体 D 为 Na2 222232O ,能与水和CO 反应,则 G为 CO ;说明K 为 Na CO ,F 为 O ;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 B 与氧气 (F)反应得到 G(CO2),说明B为C( ),C和O2反应
22、可生成CO2和CO碳,则H 为 CO;依据 F(O2)与 E 反应生成C(水 )可知 E 为氢气,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详解】推断可知 A 为 Al, B 为 C,C 为 H2O, D 为 Na2O2, E 为 H2,F 为 O2, G 为 CO2 , H 为 CO, K为 Na2CO3;(1) 依据推断可知, 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Al、 Na2O2 ;(2) 反应中的C、 D 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 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222222;O+2Na O =4NaOH+O、 2Al+2NaOH+2H O=2NaAlO+3H(3) 依据反应 C+O2=CO
23、2: n(C): n(O2)=1:1 ,发生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反应2C+O =2CO; n(C): n(O )=2: 1,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反应中,若B(C)与 F(O )物222质的量之比为 4: 3, 1: 1 n(C): n(O2)=4:3 2: 1;判断2G、 H 分别是: CO 、CO;设CO2 的物质的量为amol 、 CO的物质的量为 bmol ,则 a+b=4、2a+b=6,解得: a=2、 b=2,故CO 和 CO物质的量之比为 2mol :2mol=1:1 ;2(4) 反应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 为氧气,产物中 K 为碳酸钠,化学式
24、为:Na2CO3 ;分析判断G 为 CO2,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G+溶液甲 =溶液乙 +沉淀 L,所以甲溶液中的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2- +CO2+3H2O=2Al(OH)3 +CO32-。【点睛】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 (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 );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
25、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和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8 如下图所示:已知 A、 D、 E、 F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B、 C 是氧化物,且 B 的式量是 232。请填空:(1)A 是 _, E 是_。(填化学式)D 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 电解时,每生成 1 molA,同时生成 _mol E。【答案】 Al O2 3Fe 4H2O高温Fe3O4 4H20.75 mol【解析】【分析】A 为单质、 B 为氧化物,由框图中的反应条件“高温”可预测,此反应为铝热反应。A 为铝, B 为金属氧化物, C 为氧化铝,
26、D 为金属单质。再由C 熔融电解,可得出E 为 O2, F 为H2。由 D 与 H2O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B 和 H2,可得出D 可能为 Fe, B 为 Fe3O4,利用232 进行验证,从而证实上述预测。【详解】(1)由题干分析可知,A 为铝, B 为氧气。答案为Al、 O2。(2) Fe 跟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Fe 4H2OFe3O4 4H2。答案为 3Fe4H2O3 42Fe O 4H 。(3)电解氧化铝的反应方程式为:2Al O (熔融 )4Al+3O ,由反应方程式可得出,生成2324molAl ,同时生成 3molO 2,从而得出每生成1 molAl ,同时生成 0.75mo
27、lO 2。答案为 0.75mol 。9 已知C、 D 是由X、 Y、Z 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 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D 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 J、 M 为金属, I 有漂白作用,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线路板。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生成物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 D 的结构式 _。( 2)写出 A 的化学式 _。(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4)为了获得氯化铜晶体,需要将B 溶液在 HCl 氛围中蒸发结晶,原因是_。(5)将 F 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
28、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第 2 周期 A 族 O=C=OCu22333+2+2+(OH) CO或 CuCOCu +2Fe = Cu +2Fe_。避免 Cu2+水解生成 Cu( OH) 2 3Cu2O+14HNO3(稀)=6Cu(NO3)2+2NO +7H2O【解析】【分析】X 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最小,则X 为 H 元素; G 为黄绿色单质气体,则G 为 Cl ;反应2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为FeCl3 和 Cu 反应,则 L 为 FeCl3,K 为 FeCl2;E 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F,则 F 为 Cu2O, E 为 Cu(OH)2,则 B 为 CuCl
29、2, M 为 Cu;由 C+G H+I, I 有漂白作用, H 能够与金属 J 反应生成 FeCl2,则 H 为 HCl, J为 Fe,I 为 HClO,则 C 为 H2O;从 A+H(HCl)=B(CuClA 中含有铜元素; Y、 Z 原2)+C(H2O)+D, D 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可知,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Y、Z 中一种为 O 元素,则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能为 C 或 Si 元素,结合 D 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只能为CO2,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 为 C 元素, Z 为 O 元素,因此A 中还含有C 元素,因此A 为 CuCO3 或Cu2(O
30、H)2CO3 等,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 为 H 元素, Y 为 C 元素, Z 为 O 元素, A 为 CuCO3 或 Cu2(OH)2CO3 等, B为 CuCl2, C 为 H2O, D 为 CO2, E 为 Cu(OH)2, F 为 Cu2O, G 为 Cl2, H 为 HCl, I 为 HClO, J为 Fe, K 为 FeCl2, L 为 FeCl3, M 为 Cu。(1)Z 为 O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A 族; D 为 CO ,结构式为 O=C=O,故答案2为:第二周期 A 族; O=C=O;(2)A 的化学式为: CuCO 或 Cu (OH) CO ,故
31、答案为: CuCO 或 Cu (OH) CO ;32233223(3)反应为 FeCl3 和 Cu 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 Cu2+2Fe2+,故答案为:Cu+2Fe3+ Cu2+2Fe2+;(4)为了获得氯化铜晶体,需要将CuCl2 溶液在 HCl 氛围中蒸发结晶,原因是:避免Cu2+水解生成 Cu(OH)2,故答案为:避免Cu2+水解生成 Cu(OH)2;(5)将 Cu2O 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2 O+14HNO3 (稀 ) 6Cu(NO3)2+2NO +7H2O,故答案为:3Cu2 O+14HNO3 (稀 ) 6Cu(NO
32、3)2+2NO +7H2O。【点睛】正确推断元素及其物质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混合物D 的判断,要注意学会猜想验证在推断题中的应用。本题的易错点为(5),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0 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 为气体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 为酸,乙在G 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若甲为淡黄色固体, D、 F 的溶液均呈碱性,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 A、 G 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则( 1) A 的分子式是 _,甲的电子式是 _。(2) D 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若 1.7gA 与 O
33、2 反应生成气态的 B 和 C 时放出 22 67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答案】 NH32Al +2OH-+ 2H2O = 2AlO2-+ 3H24NH3( g)+ 5O2( g) =4NO( g) + 6H2O( g) H -906 8kJ mol -1【解析】【分析】【详解】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可能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A 为气体化合物,甲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乙为金属单质,G 为酸,乙在 G 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则乙是铝或铁, G 是硝酸或硫酸。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A、 G 的浓溶液并使它们接近,有大量白烟生成,所以 A 是氨气, G 是浓硝酸。氨
34、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 和水,若甲为淡黄色固体,所以甲是过氧化钠。乙能与D 反应生成 F,且 D、 F 的溶液均呈碱性,所以B 是水,D 是氢氧化钠,乙是铝,F 是偏铝酸钠。 C 是 NO,E 是 NO2,NO2 溶于水生成硝酸。(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 的分子式是 NH3,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是。(2) D 的溶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 +2OH-+ 2H2 O = 2AlO2 + 3H2。(3)若 1 7gA 与 O2 反应生成气态的 B 和 C 时放出 2267kJ 热量,其中氨气是17g 17g/mol 0 1mol ,则 4mol 氨气反应放出的热量是2267kJ 40 906 8kJ,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 g) + 5O2( g) 4NO( g)+ 6H2O( g) H -9068kJ 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