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36120 上传时间:2020-12-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厦门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核内无中子;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 D 与 A 同主族,且与E 同周期; 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 A、 B、 D、 E 这四种元素,每一种4与 C 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C、 D、E 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分别由

2、A、 D 与 C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 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 _。(3) A 与 C、 E 间分别形成甲、乙两种共价化合物,且甲有10 个电子,乙有18 个电子,则沸点较高的是_ (填化学式 )。(4) F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5) D 和 C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 和 C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 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答案】第二周期VIA 族 S2-2-Na+2离子键 OH O极性共价键2Na2O2+2H2O=4Na+4OH-+O2【解析】【分析】A 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 为氢元素;B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 B 为氮元素,F

3、为硝酸铵;E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 ,4则 E 为硫元素,在第三周期;D 与 A 同主族,且与E 同周期,则D 为钠元素; A、B、 D、 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 元素都能形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则C 为氧元素。【详解】(1) C 为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IA 族; Na+、 O2-、 S2-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 O2-Na+,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IA 族; S2- O2-Na+;(2)由 H、Na 与 O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 1 的化合物分别为 H2O2、 Na2O2,其电子式分别为、,故答案为:;( 3) H 与

4、O、 S间分别形成 H2O、H2S 两种共价化合物,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较高,故答案为: H2O;( 4) F 为硝酸铵,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氧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2H2O=4Na+4OH-+-+O2,故答案为: 2Na2O2+2H2 O=4Na +4OH +O2。比较离子半径可以用 “先层后核再电子 ”进行比较, S2-有三个电子层,则半径最大,Na+、 O2-有两个电子层,但氧的序数小于钠的序数,则O2- 的离子半径大于 Na+,所以 S2- O2-Na+。2 有 7 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

5、 B、 C、D、 E、 F、 G 的顺序依次增大,B 元素一种原子的含量常用于判定古生物遗体的年代,A 和 C 元素的原子能形成 4核 10电子的微粒,D 和 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E2D, E2D 中所有微粒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E、 F、 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G 和 D 同主族。试回答下列问题:(1)C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2)A 和 D 可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F 的单质与 E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上述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够用于漂白的气体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5)写出 D 元素原子形成的

6、10 电子微粒 X 与 G 元素原子形成的18 电子微粒 Y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答案】-共价键- 2-+2H2OH2O 和 H2O2 2Al+ 2OH +2H2O=2AlO2 +3H2H2S+2OH=S或 HS-+OH-=S2-+H2O【解析】【分析】7 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 B、 C、 D、E、 F、 G 的顺序依次增大;B 元素一种原子的含量常用于判定古生物遗体的年代,则B 为碳元素; A 和 C 元素的原子能形成4 核 10 电子的微粒,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 为氢元素、 C 为氮元素; D 和 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E2D, E2D中所有微粒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

7、故 E+、D2-离子核外电子数均为10,则 D 为氧元素、 E 为钠元素; E、 F、 G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是氢氧化铝与强碱、强酸之间的反应,则F 为 Al;G 和 D 同主族,则 G 为硫元素,然后根据问题逐一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 H, B 是 C,C 是 N,D 是 O, E 是 Na, F 是 Al, G 是 S 元素。(1) C 是 7 号 N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 5,所以 N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 A 是 H, D 是 O, A 和 D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为H O和 H O ;222(3)F 是 Al, E

8、 是 Na, N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NaAlO2 和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2H2O=2AlO2-+3H2 ;(4)上述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够用于漂白的气体物质是SO ,该物质是共价化合2物, S、 O 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5)D 是 O, G 是 S, D 元素原子形成的10电子微粒 X 是 OH- ,G 元素原子形成的18 电子微粒 Y 是 H2S 或 HS-,它们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2OH-=S2-+2H2O 或 HS-+OH-=S2-+H2O。【点睛】本题

9、考查了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原子结构关系或物质性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理解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注意识记常见 10 电子、 18 电子微粒,理解酸式盐可以与碱反应产生正盐,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电解质的强弱和物质的拆分原则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 B、 C、D、 E、 F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 号元素, B、 C、 D、E同周期, A、 D 同主族,且A 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 倍。 F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且B、 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0、(1)A、 F 的名称为 _、_。(2)A 和 D 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 D 和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_,写出 A 和 B 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3)B、C 形成的单质中与水反应较剧烈的是_,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写出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氧钙H2OHClO4Na2Na+2H2O=2NaOH+H2Al(OH)3+OH-=AlO2-+2H2O【解析】【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 C、 D、 E、 F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最外

11、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 倍,最外层最多容纳8 个电子,则号元素, A 的原子结构中 A 含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 6 个电子, A 为 O 元素; A、D 同主族,则D 为 S 元素; B、C、 D、 E 同一周期,则四种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E 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 E 为 Cl 元素; B、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则B 为 Na 元素, C 为 Al元素; F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则F 位于第四周期,F 不可能为K 元素,只能为 Ca 元素,据此进行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为 O,B 为 Na, C 为

12、Al, D 为 S, E 为 Cl, F 为 Ca 元素。(1)根据分析可知,A、F 元素的名称分别为氧、钙;(2)A、 D 分别为 O、 S,二者的氢化物分别为H2O、 H2S,由于 H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导致其沸点比H2S 高;D 为 S、 E 为 Cl,元素的非金属性:ClS,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 S、 Cl 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较强的为高氯酸,其化学式为:HClO4;A 为 O, B 为 Na,二者形成的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2O2 ,Na2O2 是由 2 个 Na+与 1 个 O22-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电

13、子式为;(3)B、C 的单质分别为Na、 Al,钠的金属性比铝强,与水反应更剧烈。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和 气,反 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4)C 是 Al, Al 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 Al(OH)3, B 是 Na, Na 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 NaOH, Al(OH)3 是两性 氧化物,能 与 碱NaOH 反 生 NaAlO2 和 H2O,-+2H2O。二者反 的离子方程式 : Al(OH)3 +OH =AlO2【点睛】本 考 了元素的位置、 构与性 关系的 用,根据元素的原子 构及性 和相互关系推断元素 解答关 ,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 构、元素周期律

14、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 用能力。4A、 B、 C、 D、 E、 F、 G、 H 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F 的最外 子数分 等于各自的 子 数,其中A 的 在常温下 气体。C 与 B、H 在元素周期表中 于相 位置,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 子数之和 17。 D 与 F 同周期。 G 的 常用作半 体材料。 回答:(1)C 和 H 分 与 A 形成的 化合物沸点 高的是_(填化学式 ),理由是_ 。(2)C、E 形成的 离子半径大小:r(C)_r(E)(填 、H+AlO 2- +H2OAl(OH) 3Al 3+3OH -3SiO 2+6C+2N 2Si3 N4+

15、6CO【解析】【分析】A、 B、 C、 D、E、 F、 G、H 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F 的最外 子数分 等于各自的 子 数,其中A 的 在常温下 气体, A 为 H;G 的 常用作半 体材料, G 为 Si, 合原子序数可知F 为 Al; C与 B、 H 在元素周期表中 于相 位置,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 子数之和 17, 173=52, B 为 N、 C 为 O、 H 为 S, D 与F 同周期,位于第三周期, D 为 Na、 E 为 Mg,以此来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 H、 B 为 N、C 为 O、 D 为 Na、 E 为 Mg 、 F 为 Al、G 为

16、 Si、 H 为 S。(1)C 和 H 分 与A 形成的 化合物分 是H2O、 H2S,其中沸点 高的是H2 O,原因是H2O 分子 存在 ,增加了分子之 的吸引力;(2)O2-、 Mg 2+核外 子排布相同。具有相同 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 C、E 形成的 离子半径大小:r (C)r(E);(3)F 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Al(OH)3 是两性 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酸式 离和碱式 离, 离方程式 H+AlO2-+H2OAl(OH)3Al3+3OH-;(4)将 G 的氧化物与B 的 在1400条件下和足量的碳反 ,其化学反 方程式 3SiO2+6C+2N2Si3N4+6C

17、O。【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物质性质的方程式表示。把握原子结构、元素的位置、质子数关系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5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ae5 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 A AA A A A A0周期2a3bcde( 1) a 的元素符号是 _。( 2)金属性 b 强于 c,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_,失电子能力 b 大于 c。(3) d、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的是_。( 4)已知硒 ( Se) 与 d 同主族,且位于 d 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

18、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_。其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Se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3非金属性比e 元素的强【答案】 C 电子层数 b 与 c 相同,核电荷数 b 小于 c,原子半径 b 大于 c HClO4 【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知,a 是 C, b 是 Na,c 是 Al,d 是 S,e 是 Cl,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知,a 是 C, b 是 Na,c 是 Al,d 是 S,e 是 Cl。(1)a是碳元素,元素符号为CC,故答案为: ;(2) b 是钠, c 是铝,由于电子层数b

19、与 c 相同,核电荷数 b 小于 c,原子半径 b 大于 c,失电子能力 b 大于 c,因此金属性b 强于 c,故答案为:电子层数b 与 c 相同,核电荷数b 小于 c,原子半径b 大于 c;( 3) d 的非金属性小于e,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的是高氯酸,故答案为: HClO4;( 4) 硒 ( Se) 与 S 同主族,且位于S 下一个周期,非金属性比S 弱。常温下硫为固体,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因此硒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故正确; SeO2 中 Se 的化合价为 +4 价,介于 - 2+6 之间,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正确;Se 的最高价为

20、+6 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故错误;硒 ( Se)与S 同主族,且位于S 下一个周期,非金属性比S 弱,故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 ( 4) ,要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的判断要注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 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写出 A、B 的单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表中位于长周期的卤族元素的名称:_;属于短周期的碱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加热【答案】第3 周期 A 族2K+SK2 S溴Li、 Na【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物

21、质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 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 周期, VIA 族; A 为钾, B 为硫,则单质之间加热反应生加热成硫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 S2+K S ,故答案为:第 3 周期 A 族;加热2K+SK2S;(2)表中的长周期为第 4 周期,卤族元素为A 族元素,则该元素为溴;碱金属元素指IA族元素中 H 以外的元素,短周期指前3 周期,则元素符号为 Li、 Na;故答案为:溴;Li、Na。7A、 B、 C、 D 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 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 离子带有 2 个单位正电荷,且 B 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 H2 在 C 单

22、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里,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1)元素 C 位于第 _周期第 _族。(2)A 是 _元素, B 是_元素, D 是 _元素。(3)A 与 D 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此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C 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三A Na Mg O Na-2O2 2Na2 O2+2H2O=4NaOH+O2 Cl2+2OH =Cl+ClO +H2O【解析】【分析】A、 B、 C、 D 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A 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

23、,则A 为 Na 元素; B 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且B 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则B为 12 号 Mg 元素; H2 在 C 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 为 Cl 元素; D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则D 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次外层为 2,最外层电子为 23=6, D 为 O 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是 Na 元素, B 是 Mg 元素, C 是 Cl 元素, D 是 O 元素。(1)元素 C 是 Cl, Cl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 8、 7,所以 Cl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

24、于第三周期第A 族;(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是 Na 元素, B 是 Mg 元素, D 是 O 元素;(3)A 是 Na, D 是 O, Na 与 O 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 Na O ,Na O 与水反应产生NaOH 和222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O +2H2O=4NaOH+O ;2222(4)元素 C 是 Cl, Cl 元素的单质Cl2 是有毒气体,可以与NaOH 在溶液中反应产生NaCl、NaClO 和 H2O,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 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所以用NaOH 溶液吸收氯气可消除氯

25、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正确推断各元素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并结合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解答。8A、 B、 C 为电子层数小于或等于3 的元素 , A 元素原子M 层电子数为K 层电子数的1,B 元素原子M 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 C 元素原子L 层达稳定结构所2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数的1 。由此推断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及元素名称分别是3A_;B_;C_。【答案】 11、钠16、硫8、氧【解析】【分析】电子层从里向外依次是K、 L、M 、 N,据此分析; A 元素原子M 层电子数为K 层

26、电子数的1 ,则 M 层有一个电子,据此分析;B 元素原子M 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2差,则 M 层电子数 为 8-2=6,据此分析; C 元素原子 L 层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数的 1 , L 层稳定结构含有8 个电子,据此分析解答。3【详解】A 元素原子M 层电子数为K 层电子数的12,则 M 层有 1 个电子,所以A 元素为钠元素,其核电荷数为 11; B 元素原子 M 层电子数为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则M 层电子数=8-2=6,所以 B 元素为硫元素,其核电荷数为16;C 元素原子 L 层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为该层电子数的 13, L 层的稳定结构为 8 电子结构

27、,则 L 层电子数为6,所以 C 元素为氧元素,其核电荷数为8,故 A 的元素名称为钠,B 的元素名称为硫,C 的元素名称为氧,故答案为 11、钠 ; 16、硫; 8、氧。【点睛】注意题目要求是元素名称,不能写元素符号,学生容易写错。9A、 B、 C 为短周期元素 ,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 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 B 原子的质子数, 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写出 A、B、 C 的名称 :A_、 B_、 C_。(2)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3)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C 的氢化物与 B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填化学式 )。 _(4)比较 A

28、、C 的原子半径 :A_(填 “ ”“或 “H2S【解析】【分析】A、 B、 C 为短周期元素,由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 C 处于第二周期, B 处于第三周期,令 A 原子核外电子为 x,则 B 质子数为x+9,C 核外电子数为 x+2,则: x+x+2=x+9,解得 x=7,故 A 为 N 元素、 B 为 S 元素、 C 为 F 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 B、 C 为短周期元素,由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C 处于第二周期, B 处于第三周期,令 A 原子核外电子为 x,则 B 质子数为x+9,C 核外电子数为 x+2,则: x+x+2=x+9,解得 x=7,故 A 为 N

29、元素、 B 为 S 元素、 C 为 F 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 A 为氮、 B 为硫、 C 为氟;(2)C 为氟,处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A 族;(3)B 为 S 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非金属性: F S,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故氢化物稳定性:HF H2 S;(4) A 为 N、C 为 F,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N F。10 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2 倍;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

30、1; E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C 与 E 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1)B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写出化合物 D2C2 的电子式 _;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3)化合物 A2C 和 A2E 中,沸点较高的是_(填化学式 )(4)化合物 EC2 常温下呈气态,将其通入Ba(NO3)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 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5)元素 A、B、 C 按原子个数比2: 1:1 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_;该化合物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答案】第二周期第 IVA 族离子键、共价键H2O3SO2+3Ba2+

31、2NO3-+2H2O=3BaSO4 +2NO+4H+平面三角形sp2【解析】【分析】A、 B、 C、 D、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质,则A 是 H 元素; 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2 倍,则 B 原子核外有2 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是2、 4, B 是 C 元素; D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 1,则 D 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 8、 1, D 是 Na 元素; 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 倍,则 E 核外电子排布是 2、 8、 6, E 是 S 元素; C与 E 同主族,原子序数小于 Na

32、,大于 C,则 C 是 O 元素。结合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 H, B 是 C, C 是 O, D 是 Na, E 是 S 元素。(1) B 是 C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IVA 族;(2)化合物 D2C2是 Na2O2+与O 2- 通过离子键结合,在O 2- 中两个 O 原子通过共,该物质中 Na22价键结合,所以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2222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3)化合物 A C 是 H O, A E 是 H S,由于在H O力,使物质气化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沸点较高的是H2

33、O;(4)化合物 EC2 是 SO2,在常温下呈气态,该物质具有还原性,将其通入Ba(NO3)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 气体放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O2+-+;2+3Ba +2NO3 +2H2O=3BaSO4 +2NO+4H(5)元素 A、B、 C 按原子个数比2: 1:1 组成的化合物 CH2O 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中, C 原子采用 sp2 杂化,与 O 原子形成共价双键,再与2 个 H 原子形成 2 个共价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根据

34、题干信息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饮水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物质结构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11 短周期元素A B 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 、 、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 E 和 C、 D 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 多 6。回答下列问题:ABCD( 1) 人的汗液中含有D 的简单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元素 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稀释的方法是_。( 2)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3)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它是

35、_ (填“酸性”或“两性”或“碱性”)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4) 加热时,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浓溶液与单质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具体的化学式表示) _。【答案】第三周期 A 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O共价键Al( OH) 3 两性-=AlO-+2H2O2Al( OH) 3 +OH2C+4HNO3 ( 浓)CO2+4NO2+2H2O【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A、B、C、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A 位于第二周期,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 1,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 A 为 C 元素,则

36、B 为 N 元素、 C 为 S 元素、 D 为 Cl 元素, E 和 C、D 同周期,它的原子序数比B 多 6,则 E 是 13 号的 Al 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是 C 元素, B 为 N 元素、 C 为 S 元素、 D 为 Cl 元素, E 是 Al 元素。( 1) D 是 Cl 元素, Cl 原子获得1 个电子生成Cl- , Cl- 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C 是 S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 8、 6,所以 S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 族。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 A 是 C,C 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所以 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 CO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