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 已知 NaHCO3在 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23Na CO 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 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 CO2 的质量。(1)NaHCO3 俗称 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 中盛放的物质是 _。(2)若无装置 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填 “能 ”或 “不能 ”)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3)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
2、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 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 克;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多次重复步骤和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 克。(4)实验时需要重复 “加热、冷却、称量 ”操作多次,其目的是 _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 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3(6)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为 _ 。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小苏打浓硫酸不能 盐酸具有挥发性, D 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 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2Na
3、HCO3Na2CO3 H2O CO2 84%【解析】(1)根据(2)根据NaHCO3 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E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 解答;( 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 完全6析。( 1) NaHCO3 俗称为小苏打;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在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之前,需要将气体干燥,C 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2) E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否则,若无装置E
4、,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3)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D 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 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 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5) NaHCO3 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 +H2O+CO2;( 6)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固体减少质量为41.2g-35g=6.2g;设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为x。2NaHCONa CO +H O+CO 固体减少3232216862x6.2g16862x6.2 gx=16.8g
5、样品中碳酸氢钠为41.2g-21.2g=20g16.8g所以样品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 = 20g 100%=84%答:样品中NaHCO3 的质量分数为84%。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和CuSOCu 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4 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了进一步探究有气泡产生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取 8.5gFe 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 9.2g。将该 9.2g 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g。根据实验绘制如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与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图。根据提供的有关数据进行下列计算和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步骤与稀
6、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为 _。(2)步骤与 CuSO反应的 Fe 的质量为 _。4(3)步骤与 CuSO4反应的 Fe 的质量及步骤与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之和 _(选填“大于 ”、 “小于 ”或“等于 ”)所取的 Fe 的质量 8.5g。(4)由上面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Fe 和 CuSO4 溶液反应,有气泡产生原因_。【答案】 2.8g 5.6g 因为少量的铁与硫酸铜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少量的铁与其反应【解析】【详解】(1)设与稀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为x,盐酸的质量为wFe+ 2HCl = FeCl2 + H 256732xw0.10g56732=xw0.10g解
7、之得: x=2.8g;w=3.65g ;答:与稀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为2.8g;(2)设与 CuSO4 反应的 Fe 的质量为y,Fe+CuSO4 = FeSO4 +Cu5664y9.2g-2.8g56 =64y9.2g-2.8g解之得: y=5.6g;答:与 CuSO4 反应的 Fe 的质量为 5.6g;(3)与 CuSO4 反应的 Fe 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之和为: 2.8g+5.6g=8.4g 8.5g;(4)在 Fe 和 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 的同时有气泡产生,而且与4CuSO 反应的 Fe 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之和8.5g,说明有少量 Fe
8、 与 CuSO4 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反应,产生了氢气。3 下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P 点的含义是 _ 。15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2)在 t 时,将 20g A 物质加入到(3)将 t 3时 A、 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4)若 A中混有少量 B 时,最好采用 _ 的方法提纯 A。【答案】 t 2 A 、 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60g BAC 降温结晶【解析】【分析】【详解】(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2)依据 A 物质的溶解
9、度曲线可知。t 1时,将 2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只能溶解10g,故溶液的质量为 50g+10g=60g。(3) A、 B 的物质此时依然为饱和溶液,t 2 时 B 的溶解度大于 A,则 B 的质量分数大于A, C 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该使用t 3时 C 的溶解度进行计算,C 的溶解度明显小于A、 B。则其大小关系为: BAC。(4) A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4 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0、(1)图二从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 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答案】减小 B 3.65%【解析】(1)根据溶液 pH 的变化分析解答;(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 (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3)由图像可知 ,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设 20 g 稀盐酸中溶质的
11、质量为x。NaOHHCl=NaClH2 O40 36.520 g 4% x4020g4 00=36.5xx 0.73 g0.73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g 100% 3.65%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5 ( 1)新时代,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合理即可)。近年来,有些城市部分汽车的燃料改为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 和D 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该反应中,生成C 和 D 的质量比是 _。(3)
12、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 ,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2 价的硫酸盐)则:M 、 N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M 、 N 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点燃【答案】太阳能(合理即可)CH 4 +2O2CO2 +2H 2O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14: 3;MNMN【解析】【分析】【详解】(1)目前,我国已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点燃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
13、学方程式为CH4 +2O2CO2 +2H2 O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 + H 2O 一定条件 CO+ 3H 2,故C 和D 的质量比是28:6=14:3 。( 3) 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在反应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边放出氢气的速率快,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左边的金属比右边的金属活泼;由此可知,M 与酸反应比N 剧烈,金属M 活动性比N 的活动性强。 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说明到反应结束时右边产生气体较少,左边生成的氢气多
14、,即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 产生氢气的量小于M ,根据放出氢金属的化合价金属质量 ,金属的质量相等、化合价也相同,则产气的质量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生氢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 产生氢气的量小于 M,所以金属 N 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6 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兴趣小组利用图9 装置进行多角度探究。(资料查阅)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2、HCl 与 AgNO3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AgCl)。3、盐酸可与石灰水反应:Ca( OH) 2+2HClCaCl2+2H2O探究一气体的制取(1)写出图中
15、 的仪器名称: _。(2)用装置 A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若装置 A 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 和 K3,打开 K1,若用装置 F 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 F 装置 _(填“ a”或“ b”)端与 B 装置相连。探究二 气体的性质检验打开 K2、关闭 K1 和 K3,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4)若装置 C 中是紫色石蕊试剂,可观察到 _(填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若装置 C 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小强将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小强
16、认为是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挥发进入石灰水中。要验证是否是上述原因,设计实验方案为:_。探究三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关闭K1、 K2,打开 K3,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所测得数据如下:稀盐酸的体积( mL)大理石质量( g)(反应前)E 装置收集的液体量(mL)反应时间(反应前)505.037.8100(6)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 CO2的体积为 _ mL。(7)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 V/ t 表示( V 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t 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 mL/s 。(8)有同学认为,图中的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请指出造成误差的原因_(写一点)。【答
17、案】长颈漏斗CaCO3222 222+2HCl=CaCl+H O+CO 2H O2H O + O a 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C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AgNO3 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2 +Ca(OH)2=CaCO3 +H2O37.80.378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反应刚开始就测量等【解析】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CO2 的性质,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1)图中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用装置 A 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18、和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2+2HCl=CaCl+H O+CO 。装置 A 适用于固 - 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O ;2(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 和 K ,打开 K ,若用装置 F 所示的医用231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由于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则 F 装置 a 端与 B 装置相连;(4)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若装置C 中是紫色石蕊试剂,可观察到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
19、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Ca(OH)2=CaCO3 +H2O;(5) HCl 与 AgNO3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小强将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小强认为是使用的盐酸浓度过高,挥发进入石灰水中。要验证是否是上述原因,设计实验方案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AgNO3 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6)进入D 装置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被排出水的体积,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CO2 的体积为37.8 mL;(7)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 =V/t表示 (V 表示生成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 37.8mL= 0.378mL/s。100s(8)造成
20、误差的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反应刚开始就测量等。7 在抗震救灾中,可使用“84消”毒液 (NaClO 溶液 )的稀溶液进行消毒。制取NaClO 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lO NaCl H2O。由于“ 84”消毒液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将其稀释成0.2% 0.5%的稀溶液。(1) X 的化学式为_,NaClO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2)配制120kg 质量分数为0.5%的“ 84”消毒液,需使用12%的“ 84”消毒液_kg。(3)地震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为了保证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多次消毒。 如果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该变化过程属于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21、 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4)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 过滤 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_(填字母序号ABC D )。 加热煮沸 消毒【答案】 Cl2 1 5 化学变化2223CCa(ClO) H O CO CaCO+2HClO【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种类不会改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 Cl2 ;设 NaClO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x, +1+x+( -2
22、) =0,则 x=+1;(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12%的“ 84”消毒液质量为x,x 12%=120kg0.5%, x=5kg;(3)净化水的过程中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 H2O CO2 CaCO3 +2HClO;( 4)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自然沉降,过滤,消毒,最后是煮沸。较合理的顺序是:。故选C。8 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性(填“导热”或“导电”)。( 2)下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_。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发生化学反,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某炼铁厂要冶炼1000t 含杂质 3 %的生铁,需要含Fe2O 3 80% 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t (计算结果精确至0.1)。(4)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锌、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中加入 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 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样品中一定含有镁B 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铁C 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 12gD 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答案】导热FeCuSO4CuFeS
24、O4水蒸气Fe2O33H 2SO4Fe2 SO4 33H 2O1732.1C【解析】【分析】【详解】(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 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 2SO4Fe2 SO4 33H 2O ;(3)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设需要含Fe2O380%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Fe2O3 +高温2Fe+3CO23CO16011
25、280%x1000t?(1-3%)160 =11280%x1000t?(1-3%)x1732.1t(4)A、设2.4g 纯金属镁、锌、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分别为a、 b 、c,Mg+H 2SO4MgSO4H 22422.4ga24 = 2 2.4g a解得 a=0.2gZn+H 2SO4ZnSO4H 26522.4gb65 = 22.4gb解得 b 0.07g2Al+3H 2SO4Al 2 (SO4 )33H 25462.4gc54= 62.4gc解得 c0.27g,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知金属粉末的组成可能只有金属镁一种,也可能是铝和锌两种,也可能是镁、铝、锌三种,故选项不正确;B、
26、根据题目“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可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没有Fe(否则溶液显浅绿色),也一定没有Ag(否则有固体剩余),故选项不正确;C、由题意可知金属和硫酸根离子全部结合生成硫酸盐,溶液中溶质硫酸盐的质量应等于金属质量和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和,设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d,H 2SO4SO24-H 296 2d0.2g96 2=d0.2g解得 d=9.6g,则生成的溶质硫酸盐的质量=2.4g+9.6g=12g,故选项正确;D、由题可知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0.2g,设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H 2SO4H 2982100g?y0.2g98 2=100g?y0.2g解得 y=9.8%, 故选项不正确;故填C。【点睛】本体的难点是第 4 小题,镁、锌、铁、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根据无色溶液和固体无剩余,说明样品中不含铁和银。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以及极值法判断金属粉末的可能组成,在计算硫酸盐时要注意考虑应用转化关系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能简单、便捷的计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