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视觉器官.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10374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器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视觉器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视觉器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视觉器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视觉器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视觉器官一、眼的解剖结构眼包括眼球及辅助结构:(一)眼球眼球位于眼眶内,眼眶为圆锥形腔,腔壁由脑颅和面颅的骨构成。眼球占眼眶的前五分之一。眼眶的其余部分充有脂肪、筋膜、血管、神经、肌肉和泪腺。眼球形似球形,前部稍凸,后部略扁。后部鼻侧部位发出视神经与脑相连。眼球由球壁与内容物所组成。1. 眼球壁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血管膜,内层为视网膜。( 1)纤维膜: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厚而坚韧,具有保持眼球的外形和保护作用。它又可分为角膜和巩膜。角膜位于纤维膜层前, 主要由透明无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 具有折光作用。 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巩膜位于纤维膜层后5 6,为白

2、色坚韧不透明的厚膜,表面附有三对眼外肌,后端与视神经表面的硬膜相连,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内部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 (又称许氏管) ,巩膜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血管膜:血管膜位于巩膜内面,富有血管和色素,可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三部分。脉络膜 它位于眼球壁的后 2/3 ,在睫状体后部。内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呈棕黑色。其功能是供给眼球营养,吸收眼球内散射后的多余光线。睫状体 它前方连接虹膜根, 后方与脉络膜相连。 睫状体的前端较厚, 表面有放射状突起称睫状突。由睫状突发出睫状小带 (又称悬韧带)和晶状体相连。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为睫状肌。 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它兴奋时睫状肌收缩。 睫状肌

3、的收缩与舒张和眼的调节有关。虹膜虹膜位于睫状体前方,是圆盘状呈棕褐色(人种不同颜色不同)的薄膜。中央有一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称为瞳孔。虹膜内有二种不同方向排列的平滑肌,一部分环绕瞳孔周围,称瞳孔括约肌(又称缩瞳肌),另一种呈放射形排列,称瞳孔散大肌(又称1扩瞳肌)。 括约肌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使瞳孔缩小;散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使瞳孔扩大。角膜与晶状体间的腔隙, 由虹膜分隔为前房和后房两部分, 其中充满房水。 虹膜与角膜间的夹角称为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 3)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 衬在脉络膜的内面。 视网膜由三层细胞组成。最外层 (接近脉络膜)为感

4、光细膜层。感光细胞可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中间层为双极细胞层。最内层(接近玻璃体)为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即为视神经纤维,组成视神经,由眼球后方穿出。在视神经起始处呈白色圆形隆起,称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盲点。视网膜中心有一卵圆形黄色小点称为黄斑,在盲点的颞侧,黄斑中央下陷处称中央凹仅有视锥细胞是视力(辨色力、分辨力)最敏锐的地点。视网膜的血液供给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 中央动脉在盲点中心进入眼球分成许多分支。 临床高血压和糖尿病时,视网膜血管发生特殊变化,可以用眼底镜观察。2. 眼球内容物眼球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者都是透明的,具有折光作用。( 1)房

5、水:房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成分类似血浆,但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低得多,充盈于前、 后房中。房水由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和血管渗出而生成。其形成机制尚不太清楚, 一般认为除来自血浆的被动滤过外,还有主动过程参与。现认为房水的形成与睫状体上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碳酸酐酶有关。碳酸酐酶可使细胞代谢过程中生成的CO2 和 H2O迅速合+-成 H2CO3,后者解离成H 和 HCO3,HCO3 经过细胞膜的主动转运进入房水,从而造成房水中HCO3+浓度升高,然后引起血浆中的Na和 H2O透过血管壁进入房水。房水不断形成。形成的房水进入后房后, 经瞳孔进入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而入眼静脉。房水是不断地生成

6、,不断回收,循环不息,对晶状体、玻璃体及角膜有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的作用。房水的生成与回流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眼内保持恒定的房水量和眼内压。成人正常的眼内压为2.3 3.2kPa 。眼内压的相对恒定对保证眼球的正常形状和屈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眼球受外伤刺破时,房水流出,眼内压不能维持,引起眼球变形,角膜不能保持正常的曲率半径,而明显改变眼的屈光能力。又如房水循环发生障碍,房水量积留过多,眼内压过高,严重时可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称为青光眼)。由于房水的生成与碳酸酐酶有关,故治疗眼内压升高可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 以减少房水的形成。房水的回流是经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也可用缩瞳药(如

7、匹罗卡品)以扩大虹膜角膜角,以利于房水2回流,降低眼内压。 反之, 瞳孔扩大, 虹膜向周围扩开, 使虹膜根部变厚, 堵塞虹膜角膜角,妨碍房水回流,亦可使眼内压升高。故青光眼病人禁用扩瞳药。( 2)晶状体:又称水晶体,位于虹膜后方。晶状体外包有弹性的透明囊,其边缘有很多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上。水晶体具有弹性和聚光作用,如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则影响视力。由于它具有弹性,所以它的凸度可以改变。( 3)玻璃体:玻璃体呈透明胶冻样,充满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具有折光和填充作用。(二)眼的辅助装置眼的辅助装置有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1. 眼睑眼睑即眼皮, 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睑的游离缘生有睫毛,上

8、下眼睑在两侧端的交角,分别称为内毗和外毗。2. 结膜结膜为透明的粘膜,被覆在眼睑内面的称睑结膜,衬在眼球表面的称为球结膜。球结膜在角膜缘移行于角膜上皮。睑结膜为砂眼发病部位。3. 泪器由泪腺、 泪小管、 泪囊、鼻泪管组成。 泪腺位于眼眶的上外侧,分泌泪液具有湿润角膜、清除灰尘和杀菌作用。4. 眼外肌共有六条,即上、下、内、外四条直肌和上、下两条斜肌。眼球的正常转动即由这六条肌肉相互协作而完成。眼外肌麻痹可使眼球偏斜。二、视觉生理人眼能看清物体是由于物体所发出的光线经过眼内折光系统(包括角膜、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发生折射, 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能将光刺激所包

9、含的视觉信息转变成神经信息,经视神经传入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因此视觉生理可分为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及视网膜感光细胞如何将物像转变为神经冲动的过程。(一)物像的形成及其调节3光线通过眼内折光系统的成象原理基本上与照像机及凸透镜成像原理相似。按光学原理,眼前六米至无限远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是接近于平行光线,经过正常眼的折光系统都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当然人眼并不能看清任何远处的物体,这是由于过远的物体光线过弱, 或在视网膜上成像太小, 因而不能被感觉。 离眼较近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将不是平行光线而是程度不同的辐散光线,它们通过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因此,只能引起一个模糊

10、的物像。而正常眼,无论远、近物体,通过折光系统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是由于正常人眼具有调节作用。眼的调节主要靠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节,这是通过神经反射而实现的。当模糊的视觉形像经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视觉区,可引起下行冲动传至中脑动眼神经副交感核,经睫状神经传至睫状肌, 使其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晶状体的睫状小带松弛。 由于晶状体本身具有弹性,故而向前方及后方凸出,折光力增大,使辐射的光线能聚焦前移,成像于视网膜上(图12-5 )。物体距眼球愈近,则达到眼球的光线的辐射程度愈大,则晶状体变凸的程度愈大。反之,视远物时,则晶状体凸度减小。人眼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其主要原因

11、是晶状体弹性逐渐丧失。因此,老年人的眼只能看清远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物体,必须配戴适当焦度的凸透镜,才能使进入眼内的辐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上,称老花眼。此外,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则称为异常眼,如近视和远视等。 近视多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以致视力模糊。 纠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一定焦度的凹透镜, 使入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射而在视网膜上聚焦。远视则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进入眼内的平行光线成像于视网膜之后,引起视觉模糊,这时眼进行自身调节,晶状体凸出,使平行光线形成的像前移,落在视网膜上。可见,远视眼在看远物时即需用眼的

12、调节能力。因此,看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度将很快达到最大限度,不能使近物成像于视网膜上。纠正的方法是配戴一定焦度的凸透镜,使远方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辐射后进入眼内而成像于视网膜上。在眼的调节过程中, 除晶状体发生变化外,还可出现瞳孔的变化反应。视近物时, 瞳孔缩小, 这种反应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使成像清晰。 这种变化也是上述调节晶状体反射活动所引起的。冲动经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传至睫状肌外尚可沿另外一些副交感神纤维传至缩瞳肌,引起兴奋而使瞳孔缩小。瞳孔的大小还可随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在光亮处瞳孔缩小, 光暗处散大, 这种瞳孔大小随视网膜光照度而变化称之为瞳孔对光反射。其

13、反射过程: 强光作用于视网膜, 引起的神经冲动沿部分视神经纤维传至中脑的顶盖前区经换神经元,然后达到同侧和对侧动眼神经核,4再经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传至瞳孔括约肌,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而使瞳孔缩小。 对光反射的消失, 常常是中脑或其它中枢部位有病变的征象。对光反射还可用于推测全身麻醉药的作用深度。 如对光反射消失, 则说明中脑已麻痹,则应停止给药以免引起延髓麻痹而死亡。(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已如前述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层,人类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感光细胞可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和神经节细胞联系,由节细胞发生的突起在视网膜表面聚合成束,然后

14、穿过脉络膜和巩膜后构成视神经,视神经出眼球后穿视神经管入颅腔,经视交叉连于间脑。目前认为,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首先引起光化学反应,已从视网膜上提取出感光物质。这些物质在暗处呈紫红色,受到光照时则迅速退色而转变为白色。如将蛙或兔放在暗室中,使动物跟朝向明亮的窗子一定时间,然后遮光立即摘出眼球,剔出视网膜, 用适当化学物质如明矾处理视网膜,则可发现动物视网膜留有窗子的图像,窗子的透光部分呈白色,窗框部分呈暗红色。 这些都说明视网膜上感光物质在光线作用下所出现的光化学反应。在感光细胞的大量研究中, 对视杆细胞研究得比较清楚。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称为视紫红质,它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视黄醛由维生素A

15、转变而来。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与此同时,可看到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再引起其他视网膜细胞的活动。视紫红质在亮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人在暗处视物时,实际上既有视紫红质的分解, 又有它的合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愈超过分解过程,是人在暗处能不断看到物质的基础。相反在强光作用下,视紫红质分解增强,合成减少,视网膜中视紫红质大为减少,因而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故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与黄昏暗视觉有关。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 补充。如维生素A 缺乏,则将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视锥细胞也含有特殊的感光色素。称为视紫蓝质

16、。 根据多种动物视锥细胞感光色素的研究,认为它们也是视黄醛和视蛋白的结合物。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和蓝的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感光色素。由于红、 绿、蓝三种色光作适当混合可以引起光谱上任何颜色的感觉。因此认为视锥细胞与色觉有关。 色盲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视锥细胞所致。三种视锥细胞感光的不同与其感光物质不同有关。 而三种感光色素都由视黄醛与视蛋白组成。其中视黄醛基本相同,而三者的视蛋白则存在着微小差异。这一差异可能是它们感光特性不同的原因。(三)视觉的传导5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产生的电位变化经双极细胞传至神经节细胞,再经神经节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 (视神经)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视觉中枢

17、而产生视觉。其传导途径是:视神经在视交叉处进行半交叉(来自视网膜鼻侧的纤维交叉到对侧,而颞侧的纤维不交叉仍在同侧前进),每侧眼球的交叉与不交叉的纤维组成一侧视束,视束到达丘脑后部的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其纤维上行经内囊后到达大脑的枕叶视觉中枢。(四)与视觉有关的其他几个现象1. 视力 视力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2. 视野 视野是指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 该眼能看到的范围。 临床检查视野对诊断某些视网膜、视神经方面的病变有一定意义。3. 暗适应和明适应 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 最初任何东西都看不清楚, 经过一定时间,逐渐恢复了暗处的视力, 称为暗适应。 相反,从暗处到强光下时, 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视物, 只能稍等片刻,才能恢复视觉,这称为明适应。暗适应的产生与视网膜中感光色素再合成增强、 绝对量增多有关。 从暗处到强光下, 所引起的耀眼光感是由于在暗处所蓄积的视紫红质在亮光下迅速分解所致,以后视物的恢复说明视锥细胞恢复了感光功能。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