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草说课稿仁兴镇果园小学叶增莲一、说教材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诗文.这一课安排了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 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 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二、说教法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会读 “枯荣 ”2个生字,会写 “枯、烧、荣 ”3个字。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
2、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3. 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四、读背全诗,升华情感。五、课外延伸,巩固拓展。六、指导写字,美观工整。七、小结全诗。三、说学法以学定教,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四、说教学过程开课出示实物草,请大家说说你对草的认识,拉
3、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初步感知, 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 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 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中我注重学法的渗透。例如运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离离 ”是茂盛的意思。运用两幅水粉图自然而巧妙的解释了“枯、荣 ”的意思。 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尽的意思。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在分步理解诗意之后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想象画面生气并茂的诵读,让诗文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整体理解力诗意之后我设计了朴实能够点明诗中心的过渡语:“一棵棵小草 ,低矮、平凡、随处可见。可就是这貌不惊人的小草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的这样赞颂小草。”指导学生引读全诗,指导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