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宿松县孚玉镇中心小学黄文龙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9 页例 1 和例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 口算。18 3 =0.60.5=25=89=2 .口答
2、(1) 5/8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 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3、把 6 块蛋糕平均分给2 人,每人分得多少块?4、把 1 块蛋糕平均分给2 人,每人分得多少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学习教材第 49 页的例 1 。( l)课件出示例题。把1 个蛋糕平均分给3 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请学生读题。( 3)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指名学生把讨论结果告诉大家。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 1 3 ,就是把 1 个蛋糕看成单位“ 1 ,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3 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 1/3 来表示
3、 , 1 块的 1/3就是1/3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 1 3 和3 = 1/3)都表示阴影部分这一块,它们之间是相等关系。2 学习教材第49 页例2( 1)板书例题。把 3 块月饼平均分给 4 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 3 4老师: 3 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 “1 ? (把 3 块月饼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方法一:可以 1 个 1 个地分,先把 1 块月
4、饼平均分成 4 份,得到 4 个 1/4 ,3 块月饼共得到 12 个 1/4 , 平均分给 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 3 个 1/4 ,合在一起是 3/4 块月饼。方法二:可以把 3 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 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 3/4 块月饼,所以每人分得 3/4 块。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3)理解。问: 3/4 个饼表示什么意思:a:表示把 3 个饼平均分成 4 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b:表示把 1 个饼平均分成 4 份,表示这样 3 份的数。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 3/4 表示什么意思? ( 表示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5、 4 份,表示这样 3 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 3 平均分成 4 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4)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3/55/73 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l)观察讨论。请学生观察 1 3 = 1/3(米), 3 4 = 3/4(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 除数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 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2)思考。在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除数
6、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果用字母 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 =a/b(b0)(三)方法应用,巩固拓展。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713=( )/ ( ) 5/8= ( )( )( )7=11/73dm=( )/( )m2把 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3售货员阿姨要把5kg 油分装在 6 个瓶子里,平均每个瓶子要装多少千克?(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你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样关系了吗?。(五)课堂检测。50 面第 1,2 题及 51 面 3、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