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3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4.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676258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3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3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3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3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 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 学 过 程 【引入】 : 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那么对于 t 0 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饱和溶液, 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 t 1 时: 若: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继续溶解,则 V(溶解) V(结晶) 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则 V(溶解) V(结晶) 那么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 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 那么: 化学平衡是否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

2、当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时,平衡 状态是否也会发生移动? 【实验探究一】 :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已知在 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2CrO42 + 2H+ K2Cr2O7 为橙色, K2CrO4 为黄色。 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5ml0.1mol/L K2Cr2O7 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 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论: 步骤 滴加 310 滴浓 H2SO4 滴加 1020 滴 6 mol/LNaOH K2Cr2O7 溶液 V 正 V 逆 V 逆 V 正 V 正 V 逆 【实验探究二】 :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

3、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 Fe3 3SCN Fe( SCN) 3 (红色) 实验步骤:向盛有 5 ml0.005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5 ml0.01mol/L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 1)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 FeCl3 溶液 4 滴, 充分振 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滴加 4 滴 1 mol/L 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0.01mol/LNaOH 溶液 35 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编号 1 2 步骤( 1) 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 滴加 1 mol/L KSCN 溶液

4、 现象 步骤( 2) 滴加 NaOH溶液 滴加 NaOH溶液 现象 结论 【思考与交流】 1、 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断的? 2、从中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小结: (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 ( 2)用 v-t 图表示化学平衡的移动: v v 例: t t 旧的化学平衡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请同学们用 v-t 图表示下列平衡的移动: 减少反应物的浓度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减少生成物的浓度 说明: ( 1) (

5、 2) ( 3) ( 4) 【实验探究三】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阅读教材 30 页实验 2-7)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v-t 图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一般反应: mA(气) +n B (气) = p C(气) +qD (气) +Q (千焦)通式为例来讨论浓度, 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三者的影响极其规律。 反应特征 改变条件 v t 图象 改变条件瞬间 达到平衡前 平衡移动方向 达到新平衡 v 正 v 逆 v 正 与 v 逆 的 关系 A 转 化率 B 转 化率 Q 0 升高温度 p+q 加 入 惰 性 气 体 V 不变 = V 变

6、大 p+q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m+np+q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升温时 C( B) /C( C)的值减小 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加入 B 后, A 的转化率变大 A B C D 1、对于反应 A2+3B2 2AB3 以下表示的反应速率中,速率最大的是 A、 vA=0.4mol L-1min -1 B、 vB=0.8mol L-1min-1 C、 v 3AB =0.6mol L-1min -1 D、 v 2A =0.01mol L-1 S-1 2、在 2L 密闭容器中,盛有 2mol X 和 2molY 物质进行如下反应:

7、 X(s)+3Y(g) Z(g),当反应进行到 10s 后,测得生成 0.5mol Z,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vX=0.05mol s-1 B、 vX=0.025mol L-1 s-1 C、 vy=0.05mol L-1 s-1 D、 vy=0.075mol L-1 s-1 3、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都进行如下反应: CO2+H2 CO+H2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反应的起始浓度不同,其中甲: H2=CO=amol 乙: CO2=amol H2=2amol 丙 CO2=H2=H 2O=amol,达到平衡时, CO 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丙 甲 乙 B、甲

8、乙 丙 C、乙 丙 甲 D、乙 甲 丙 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mmol 的 A 和 nmol 的 B,发生如下反应: mA(g)+nB(g) PC(g),平衡时 C的浓度是 wmol 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不变,起始时放入 amolA、 bmolB 和 cmolC,要使平衡时 C的浓度仍为 wmol L-1,则 a、 b、 c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a:b:c=m:n:p B、 a:b=m:n 和 pcmap C、 mapmc 和 nbnpc D、 a= 3m , c= 3n 和 c= 32 p 5、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

9、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6、在 PCl5(g) PCl3(g)+Cl2(g),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 37Cl2,达 到新平衡后,含 37Cl 的 PCl3 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比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说明的是 A:往氢硫酸溶液中加入盐酸, S2-降低。 B:温度不变时,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饱和 KNO3 溶液含有晶体析出。 C:在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

10、,使用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D:在密闭容器中,水面上方的蒸气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下列平衡: C2H2+H2 C2H4 2CH4 C2H4+2H2当降低温度时,式 向右移动,式向左移动,试判断下列式中 C+2H2 CH4+Q1 2C+H2 C2H2+2Q2 2C+2H2 C2H4+2Q3 Q1、 Q2、 Q3 的大小顺序为 A、 Q1Q2Q3 B、 Q1 Q3 Q2 C 、 Q2 Q1 Q3、 D、 Q2Q3 Q1 9、在 CuCl2 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2O)42+4Cl- CuCl42-+4H2O 能使黄绿 (蓝) (绿) 色 CuCl2 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A

11、、蒸发浓缩 B、加水稀释 C、加入 AgNO3 D、加入食盐晶体 10、 反应 A(g)+xB(g) yC(g), 将 A 与 B按体积比 1:x 混合反应当 A 的转化率是 50%时, 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 4 3 (同温同压) ,则 x、 y 的值可能是 A、 3, 4 B、 3, 2 C、 3, 3 D、 1, 1 11、在容积一定的密闭窗口中,反应 A B(g)+C(s)达平衡,若继续升高温度,容器内气 体的密度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移动没有影响 B、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 C,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增大 C、 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 A 为非气

12、态 D、 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 A 为气态 12、 某温度下,反应 H2(g)+I2(g) 2HI(g)+Q,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恒 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 B、 恒压迅速充入 HI,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C、 恒容,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 D、 恒 容,充入 H2, I2 的百分比含量降低 二:填空 1、 t 0C在 VL 密闭容器中加入 vmol N2 和 3vmol H 2, 当反应 N2+3H2 2NH3 达平衡时, 混合气体中 N2、 H2、 NH3 分别为 A、 B、 Cmol,仍在 t0C,若只改变起始物的加入量,但要维 持 A、

13、 B、 C 值不变,则在 N2、 H2、 NH3 的加入量用 X、 Y、 Z 表示,应满足的条件是 ( 1) 若 X=0, Y=0,则 Z=_ ( 2) 若 X=0.75vmol,则 Y=_ Z=_ ( 3) X、 Y、 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用 X、 Y、 Z的方程式表示式是 _、 _。 2、在一定温度下,把 2 体积 N2 和 6 体积 H2 通入一个带有活塞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发生反应 N2+3H2 2NH3+Q 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为 7 体积 (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 a、 b、 c 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 N2、 H2、 NH3 体积,若 反应达到平衡后

14、,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仍与上述平衡完全相同,那么: 若 a=1, c=2 则 b=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 _方向进行。 若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 C的取值范围是 _ ( 2)在上述装置中,若起始时的 a、 b、 c 值均与( 1)相同,但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 体为 6.5 体积,则可采取措施是 _,其原因是 _。 3、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要求通过调节体系的温度使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 持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12mol , A(g)+2B(g) 2C(g)。现向反应器中加入 6.5molA , X molB, 2.0 molC. ( 1)若 x=5.5 时,需要降低

15、体系温度使反应在平衡时达到题设条件,则正反应为 _ 热反应。 N2 ( 2体积) 大气( 6体积) 2H ( 2)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逆方向移动,则 x 取值范围是 _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D 3、 D 4、 B 5、 B 6、 A 7、 C 8、 B 9、 BC 10、 BD 11、 CD 12、 C 二、填空题: 1、 (1) 2vmol (2)2.25v, 0.5v (3) x+2z=v Y+ 32 Z=3V 2、 (1) 3,逆 1c 4 (2) 降温,因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不能加压因为与外界大气 相通) 3、 ( 1)放 ( 2) 2.5x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