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例谈高中数学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意义.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11657212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高中数学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例谈高中数学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例谈高中数学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学期刊 2012 年 5 月刊推荐稿件例谈高中数学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意义杨水长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 ,用一题 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形式,可以使所学的知 识得到活化,融会 贯通,而且可以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效果。关键词: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创新思维 数学效果很大部分的高中生对数学的印象就是枯燥、乏味、不好学、没兴趣.但由于高考“指挥棒” 的作用,又只能硬着头皮学.如何才能学好数学?俗话说“熟能生巧”,很多人认为要学好数学就是要多做.固然,多做题目可以使学生提高成绩,但长期如此,恐怕也会使学生觉得数学越来越枯燥。我觉得要使学生学

2、好数学,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根据高考数学“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命题原则,教师在教学或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书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进行对比、联想,采取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举例说明:例题: 已知 tan= 43,求 sin,cos 的值分析:因为题中有 sin、cos、tan,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容易想到的是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方程解此题:法一 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tan= 43= cosin,且 sina2 + cos2 =1。两式联立,得出:cos2= 2516,cos= 或者cos= - 54;而 sin

3、=3或者 sin=- 。分析:上面解方程组较难且繁琐,充分利用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1”的代换,不解方程组,直接求解就简洁些:法二 tan= 43: 在第一、三象限在第一象限时: cos2 = cosin225= tan21=2516cos=4sin= cos21= 53而在第三象限时: cosa=- 4sina=- 53分析:利用比例的性质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解此题更妙:法三 tan= 43= cosincos= 4= 3in= si2sin= 53,cos= 4或 sin=- ,cos=-分析: 上面从代数法角度解此题,如果单独考虑 sin、 cos、tan,可用定义来解此题。初中时,三

4、角函数定义是从直角三角形引入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几何法来解之:法四 当 为锐角时,由于 tana= 43,在直角教育学期刊 2012 年 5 月刊推荐稿件ABC 中,设 =A,a=3x,b=4x,则勾股定理,得,c=5xsinA= ABC= 53,cosA= = 54sin= ,cos= 或 sin= - 53,cos= -4分析 :用初中三角函数定义解此题,更应该尝试用三角函数高中的定义解此题,因为适用范围更广:法五 当 为锐角时,如下图所示,在单位圆中,设 =AOT, 因为 tan= 43,则 T 点坐标是T(1, 43),由勾股定理得: OT=21= 5OMP0AT ATMP= O= ,

5、OM= 5, MP =3, p( 54, ),sin= 53,cos= 4或 sin=- ,cos= -分析: 圆和直线已经放入直角坐标系中,肯定可以尝试用解析几何法来解此题:解法六,如上图,易求出直线 OT 的方程和单位圆的方程y= 43x;x2+y2=1两式联立,得出: 543xy, 或 543xy.T 点坐标是 P(- 54, - ) P( , 3)sin= 3,cos= 或 sin= - 5,cos= -4分析: 先考虑 sin、cos 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想到用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来帮助解决此问题:解法七 tan= 43= cosin4sina-3cosa=0由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得,5

6、sin(a+)= 0,其中,sin= 5 , cos=4a+=k ,kZsina=sin(k - ) =sin 在第一、三象限容易求出 sin= 53,cos= 4或 sin=- ,cos= -分析: 仅仅从角度变换考虑,看一看,用二倍角公式是否能解决此问题:解法八,由二倍角公式,得,tan= 2tan1= 433tan2 +8tan -3=0tan 2= -3,或 tan = 31教育学期刊 2012 年 5 月刊推荐稿件sin=2sin 2cos = 2cosin2=21tan2sin= 53,cos=4或 sin= - ,cos= - 判别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向量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7、,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展示本题的变式与推广:变式 1: 已知 tan=-3,求 sincos 的值变式 2:已知 tan=m,求 sin,cos 的值变式 3 :已知 sin=m,求 cos,tan 的值由上例可以看出,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一道数学题因思考的角度不同可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这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道数学题通过联想、类比、推广,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题目,甚至得到更一般的结论,这有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和发散思维的形成,增强学生面对新问题敢于联想分析予以解决的意识。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犹如一座金桥,,能把学生从已知的此岸渡到未知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