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前景及现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人民银行关键图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各国的细览表http:/ 商业银行通过“清算行”和“代理行”两种模式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前者适用于有人民币清算行的港澳两地,而后者适用于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也是试点扩大到全球后的主要发展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尽管规模较大,但还没有形成具有全球市场影响力的国际性金融集团,跨境人民币业务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性业务。首先,可实现人民币结算及相关的融资、投资理财、国际信贷等国际业务多元化,并能开辟相应的手续费和利息等新的盈利空间。其次,可改进对境内外结算企业、境外参加行等国际业务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2、。再次,可通过丰富业务种类、积累国际经验、树立良好品牌等,提升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最后,通过境内外银行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人民币兑换、拆借和人民币债券交易等业务,可活跃商业银行的资金交易业务,促进我国银行间市场的开放。 商业银行应抓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扩大的历史性机遇,进行多方面积极准备。首先要巩固和扩大境内外的国际业务客户,包括境内试点地区的客户,以及人民币流动程度较高的境外区域的客户。其次,加强构建境内外联动的商业银行全球结算网络,不仅可在境外重点区域增设分支机构,还可与境外参加行广泛签订代理清算协议。从境外分布来看,可进行“一体三翼”的布局,即港澳和东盟为主体,中西亚、南美洲和为欧洲
3、三翼。再次,要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创新力度。具体可围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加强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投融资业务等的创新,形成更为丰富完整的产品线。复次,要加强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提高并表风险管理能力。最后,重视培养和引进国际结算等跨境业务的专业人才,提升国际业务服务质量。 1.1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对金融市场开放的影响与对策 截止2010年9月份,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人民币净流出约有1500亿元,日渐频繁的人民币跨境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形式和开放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其核心是要建立境内外人民币的双向流动渠道。我国金融市场应该依据风险可控、渐进有序的原则,按照先培
4、育境外市场、后放开境内市场,先开放债券市场、后开放股票市场,先提供与跨境贸易结算相关的基础金融产品、后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顺序逐步开放。 第一,发展和开放境内外人民币债券市场。人民币债券市场由于风险较小,可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首要选择。一是进一步发展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在目前近500亿元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大发行主体和发行规模。二是要扩大开放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范围,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放松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的限制,为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提供先行试点。三是继续扩大“熊猫债券”市场规模,为境外机构在华以人民币发债融资提供空间。 第二,进一步有序开放境内股票市场。具体
5、而言,一可通过建立境外人民币QFII制度,以便在可控制的条件下为日渐增加的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市场获利提供必要渠道;二可在A股市场适时开设“国际板”,使境外企业能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和投资,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 第三,分别在上海和香港建设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中心。一方面,与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的要求相适应,需要在上海建立国际化的人民币在岸金融中心。另一方面,在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尚不可完全自由兑换的环境下,有必要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使其成为全球人民币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港沪两地可通过合理定位、协同合作,并肩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第四,境外人民币不断增加的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要求加快
6、人民币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首先是围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如跨境人民币账户融资、人民币贸易融资、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人民币购售和人民币担保等。其次是要推出人民币汇率远期等汇率避险产品,为境外持有者对冲汇率风险提供必要的工具;再次是要提高人民币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努力在上海形成以人民币计价的贵金属、能源、化工等特定大宗商品的期货定价和交易中心。 2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挑战 金融风险在国际间传导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两个渠道。 首先,外部金融波动会影响境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具体而言,第一,国际资本流动会扰动外汇市场秩序,挑战本币币值稳
7、定;第二,以短期套利为目的的“热钱”流入,可能增大国内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市场波动时资金逃离则会导致泡沫破裂;第三,国际上的汇率波动等,会通过跨境结算、融资、投资、理财等国际业务影响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所以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加大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境内金融市场的建设完善和功能培养必须与之同步适应。 其次,人民币跨境流动的规模和频率增加,会增大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难度。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对资本和金融项目开放带来实质性的推动,将有更多的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头寸进行跨境投融资活动。跨境经济往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一方面便于我国央行统一监测和管理;另一方面使得跨境资金流动更为复杂
8、,其中不乏非法洗钱或以短期投机获利为目的的热钱进出,因而监管当局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有效监控面临新的困难。二是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逐步开放,使得跨境非法洗钱的途径更加复杂和隐蔽,反洗钱的监管环境将更加复杂。三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内外利差等因素,中国市场成为国际资本逐利的重要目标,因而境外热钱等违规资本流入成为当前我国外汇管理的重要挑战。 再次,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和形成机制带来挑战。金融开放环境下的人民币汇率,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导致外部经济因素异常冲击的最重要因素。从内外市场的角度分别来看,一方面,由于跨境资本流动渠道拓宽、规模加大,为了抵御外部经济因素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异常冲击,防止人民币汇率出现
9、较大幅度的波动,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另一方面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境内外市场间的汇率差异会导致跨境套利,从而引导境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最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可能受到削弱。主要表现一是受开放经济因素影响货币供应量管理难度加大。如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支出比例较大,会降低外汇需求;而外资投资获利后换成外币汇出,又会阶段性地增加外汇需求等。二是在人民币升值、境内利率高于境外的条件下,人们更愿意抛售外币而持有人民币资产,未来货币政策会进一步面临“反货币替代”困境。三是根据克鲁格曼的“不可能三角”,在资本管制逐步放松的条件下,如何在追求货币政策基本独立性的同时,维
10、持人民币汇率小幅、渐进的升值,这一平衡过程面临着政策冲突的风险,有很大难度。四是未来我国日渐增大的货币政策外部性将导致内外协调难度加大。而我国当前经济增速较高,物价有明显上升压力,利率上升的压力会加剧已经存在的境内外利差,所导致的资本流入的跨市场套利行为,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2.1我国金融业的应对策略建议 一是稳步有序地推进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开放,建立人民币双向跨境流动渠道。为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程度和影响范围,建议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按照“渐次推进,有限放开,弹性制度,灵活调整”的原则。具体来讲,第一,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先机构后个人”和“先债
11、券类产品后股权和衍生产品”的顺序渐次推进;第二,根据国内金融监管水平、金融市场完善程度、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国际化经营能力采取分阶段、有限放开的策略,而不追求完全的开放;第三,在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的进程中,还应建立可以灵活调整的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避免采用僵化、缺乏应变性的制度;第四,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的进程和幅度应注意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灵活调整,如尽管逐步增加QFII和QDII额度和数量是大趋势,但也应注意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必要时放缓或减少发行数量和额度。 二是以内外利益平衡为目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先,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逐步实现从“参考一篮子货币”过渡到“盯住一篮子货
12、币”进行调节,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利于在贸易伙伴多元化、美元长期趋弱的情况下,降低金融开放中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规避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其次,综合考虑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跨境资本流动状况,适度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增强汇率弹性,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以避免形成单边升值预期引致热钱大规模流入。最后,在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中,维持小幅、渐进的升值策略,以使国内企业有时间消化升值压力,同时也避免境内累积的热钱大规模撤出对金融体系形成较大风险。 三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外汇管理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在有序、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渐进地放松人
13、民币与外币的兑换限制,包括将兑换主体从个人扩大到相关企业、提高目前的兑换限额等;从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大检查力度和建立国际应急保障制度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加强对跨境资金进出的监测和甄别,防止形成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和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进一步完善外汇账户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规范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的管理、增加境外人民币外汇账户等。 四是积极推进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未能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线,不利于各类金融资产的准确定价。而且,在资本与金融项目逐步放开的背景下,这易导致资金跨境无序流动,加大金融风险。为此,应继续放宽市场主体的定价范围,推进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SH
14、IBOR)的建设,逐步打通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渠道,逐步放开中长期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下浮的空间,理顺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利率及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市场科学定价能力,增强价格杠杆对境内外金融资源的调控作用,消除跨境套利空间。 五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不断增加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和金融开放的背景下,强化对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日趋重要。应结合新巴塞尔协议,进一步健全我国商业银行及其海外分支机构的并表监管;监管机构可以考虑专设机构、增加力量,加强对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监管力度;银行
15、自身也应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其海外机构的内部监管。 六是加强境内外金融联合监管和货币政策合作。首先,有针对性地和周边国家签署双边货币合作协议,确立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结算货币地位。其次,建立跨境资金流动联合监测体系,共同对非法的和突发性的资金流动进行监测和通报。参与建立类似“清迈多边化协议”的区域性多边合作救助体系,以承担大国责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再次,积极参与构建更为平衡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框架内,争取与我国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更大发言权。 七是深入开展对香港人民币市场的分析和研究。香港将成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加强对香港人民币市场
16、的分析研究并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和相关风险的提前预防。具体来说,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香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内地市场的影响,研究香港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的预测情况,其规避汇率风险效果;分析人民币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对内地的影响;关注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人民币业务,以及人民币衍生产品等创新产品的开展情况;分析香港人民币清算结算市场的发展前景、机遇和挑战;对香港市场人民币规模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两地监管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强化联合监管等。 八是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研究和灵活应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央行需要对日益复杂的开放金融环境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合理的政策工具进行灵活调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正从危机管理回归到常规管理,国内和国际的经济金融环境决定了,未来三到五年里货币政策的基调将从适度宽松转为适度偏紧。从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来看,由于存在的境内外利差,以及提升利率会增加境内融资成本,建议未来仍以存款保证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为主,而以利率等价格工具为辅。附注:用于分析现状和前景这些图在我给的那个网址里面都有,你自己去看一下,有什么做PPT可以用的就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