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6.1食物链-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562593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食物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6.1食物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6.1食物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1节 食物链(1)常熟市尚湖中学 周菊民 上课日期:2017-12-0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构建食物链的概念。能够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2.逐步学会运用归纳法,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3.运用食物链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4.认识到人作为食物链的一员,我们应该更好地维护食物链的正常运行。二、教学重点:认识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构建食物链的概念。三、教学难点:通过对食物链,特别是与人有关的食物链的分析,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建立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四、设计思路

2、: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做中学” “学中用” “用中思”。本课时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活动和动脑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概念建构,从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着手,增加学生对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卡片接龙游戏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构建食物链的概念,在知道什么是食物链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讨论、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课前准备 :1、 学生游戏道具:印有各种生物头像的彩色图片,制作成头饰。 2、 用于制作食物链的卡

3、片和针线。 3、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中学”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学生观看)。故事情节: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小黄雀(2)谈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来说一说。(3)问题:大家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非常了解,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例子反映了生物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答:吃与被吃)。 2提出“做中学”的问题分析农田中的生物(1)问题展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你还能举例吗?(比如:有

4、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2)谈话:(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鸡、鹰) 这些生物大家认识吗?怎样利用食物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怎么做?(想想看,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卡片、胶带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食物关系顺序把卡片串连起来。) (3)“卡片接龙”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一个同学排好吃与被吃的顺序,被吃的生物排在前,吃它的生物排在后,最后将卡片串起来。也可以鼓励创新,采用其他方法,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相互牵绳的方法。) (4)模型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模型展示汇报。

5、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模型,从这些卡片接龙模型中,大家能看出什么道理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形状?);并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记录书写下来, 用“”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再将学生书写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如青草鸡鹰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从而构建“食物链”的概念。(5)质疑与归纳: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所连的食物链,看看食物链通常有几个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食物链一般35环节;通过查阅信息库,知道动物的食性分三类;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6、 活动二:“学中用”1提出探究应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午餐情景。配以字幕: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同学们能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2“追本溯源”解决问题分析食谱中的生物(1)选食谱: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2)分类列表:启发学生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植物类动物类米饭水稻菜油油菜鸡蛋鸡猪肉猪 (3)发现“食物链”:指导学生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展示交流。 活动三:“用中思”1列举正方事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藕田养泥鳅等事例,想一想这些生态农业给我们什么启示?2列举反方事例:列举当地存在的

7、一些不良行为,如:捕食青蛙、捕食蛇、捕食鸟等事例,想一想这样一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3发表你的思考: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得到的启发,最终教师要小结引导到保护食物链、保护动物上来。 七、作业:课课练:P.78P.81 113.八、板书设计: 6.1 食物链(1)九、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了多媒体的课件,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如:谚语导入,画龙点睛,激发学习欲望;又如:观看录像(农田生态系统),记录哪些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探究食物链活动做好准备。2.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应多采用合作式学习。第一部分,分析农田中6种动

8、植物(青草、蚱蜢、青蛙、鸡、蛇、猫头鹰)之间“谁被谁吃”的关系,组织6名学生用道具做游戏的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组活动,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培养探究食物链的兴趣,自然地建立食物链的概念,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达到“做中学”的目的,符合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的特点。3.学生参与意识强:教学中,教师精选了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内容,通过学生“视”“听”“做”信息三通道,采用观察-思考-总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对知识的运用,使得知、能、意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逐步达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4.发展自我:课堂上应有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以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的精神。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归纳食物链的特点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明了地概述。学生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同学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补充:食物链的概念:(一般不多于七个环节)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捕食性: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寄生性:大动物 寄生动物 原生动物 细菌 病毒 腐生性:植物残体 蚯蚓 线虫类 节肢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