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 传播心理学概述1、传播学(communication)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2.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3、研究内容从传播及其演变(从符号、语言、文字到现在的网络、新媒体)到对信息符号的解读;从传播的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到传播过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到受众;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效果等无不涉及。就传播过程与心理活动本身而言:1、传播是心理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心理离不开传播,心理离开了传播就会退化、萎缩甚至死亡2、传播必须依赖人的心理来实现传播离不开心理。
2、传播活动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人的心理贯穿传播的各种类型。 就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而言1、传播学与心理学密不可分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勒温(卢因)(Lewin,K.)霍夫兰(Hovland,C.L.)2、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发展? 魔弹论、需要与满足理论、积极受众论 心理学是传播学的母体学科之一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相互影响要懂得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施拉姆 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是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角度: 认知过程(1)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 具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动
3、机过程 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2)意识和潜意识(3)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4)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3、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description) (2)解释 (explanation)(3)预测 (prediction)(4)调控 (control)4、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学术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2)应用心理学类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广告心理学、视觉心理学5、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取向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4、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当代心理学的观点生物学的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 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一般假设: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 精神分析论的观点(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精神分析理论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于1896年创立。他创立的精神分析论是现
5、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认为行为是由某种人无法意识到的内在力量和冲突所驱动,个体对此无法意识和控制。认为梦(dream)和口误(slip of the tongue)标志着一个人如沸腾锅炉般的无意识精神活动。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没有不可理解的事物,只有没被认识到的东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要点1、人格动力:提出潜意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等概念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2、人格发展:心理性欲发展阶段有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以及恋母情结、认同等观点。3、人格结构: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行为研究的观点(behavior
6、al perspective) 由美国心理学家J.B.华生于1913年创立。行为主义的要点1、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外显的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2、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是受环境影响被动学会的。3、通过对动物和儿童的实验研究,就可以推论解释一般人的行为。认知研究的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该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当集中于对人的思维以及所有认识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将大脑与计算机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认知研究观点的要点1、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探讨被行为主义忽视的意识或内部心理问题。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
7、程。3、以客观的方式进行研究。格式塔学派格式塔学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观点来研究心理现象。人本主义的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由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始创。强调个体内在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认为个体天生会努力成长、发展、控制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人本主义观点的要点1、心理学应当研究正常人,尤其是优秀的人或是自我实现的人。2、把人的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3、认为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人性是天生善的;人性是自主的,能够自我选择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大体分为七类,由低级到高级依次
8、递进: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较为高级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心理需要或生长需要。文化的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探索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进化
9、的观点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和分析心理现象。认为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达成了特定的适应性目标。传播心理学是一门以传播学和心理学为母体学科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信息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科学。 学科性质:既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心理学中应用心理学的一个次级分支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心理学?(一)有些传播现象只有透过心理学视角才能看清本质。 (二)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及职业能力。(三)了解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使心理健康发展,逐步走向自我完善,从而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和生理寿命。 第二讲 传播过程的感知心理
10、第一节 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这一阶段,人觉察到刺激的存在,并立即分辨出刺激的个别属性。心理学研究的感觉类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痛觉、温觉和冷觉)、平衡觉和动觉。二、感觉的作用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信息超载和信息不足)。 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实验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就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受能力。我们要感到一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这个刺激的强度或强
11、度的变化需达到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做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有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类。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绝对阈限并不是完全不变的,某刺激量一开始可以引起感觉,持续作用后反应逐渐减小,直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指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差别阈限指能够识别出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差别阈限值也被称为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韦伯定律: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
12、 I I= K ( I表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I 为原刺激, K 是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常数,对不同的感觉任务, K 值不同 )。传播过程中信息变化要根据受众的差别阈限的特性开展。四、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变化,如月明星稀,黑白分明。继时对比是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变化,如先吃苦药后吃糖觉得糖特别甜就是继时对比的结果,吃糖后再吃桔子感觉桔子更酸。五、联觉联觉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通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如
13、果在传播中善于运用联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突破局限,让人们从视觉的画面上“听到”、“闻到”、“摸到”、“尝到”。第二节 知 觉一、知觉的定义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依赖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征,对这些特征的加工叫做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知觉者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或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以及一般知识经验都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加工叫做自上而下的加工。一般说来,在人的知觉活动中,非感觉信息越多,需要的感觉
14、信息就越少,因而自上而下加工占优势;相反,非感觉信息越少,就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因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二、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将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object),而把其他事物当成是背景(background)。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图形与背景的鲜明对比是图形知觉的重要条件。个体对一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个属性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及其部分属性知觉,叫做知觉的选择性。决定知觉选择性的机制有三个:知觉的超负荷、选择的感受性和知觉防御。1、 知觉超负荷是指外来刺激超出个体在正常情况下的接受能力时,一部分刺激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排斥。2、 选择的感
15、受性是指个体认为有价值的或有兴趣的对象表现出较高的感受性。3、知觉防御是指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应缓慢。麦克詹尼斯(McGinnies.E.)的实验提示猥亵词可能会使情绪上受冲击,而导致知觉防御机制起作用。知觉防御机制提示我们在传播实践中采用否定的感染方式说服大众时,应持谨慎态度。(二)知觉的整体性(1)完形 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大量离散的感觉信息传送至大脑,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它们组成某个整体或完形。这种把事物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完形。整体的知觉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感觉之和。刺激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
16、主要成分对其余部分的作用,可能影响知觉成什么样的整体。(2)知觉的组织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天生具有构建完形的组织倾向,总结出一些格式塔图形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共同命运原则、闭合性原则、对称性原则(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要在过去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即“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知觉系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认识,而不随知觉条件或感觉映像
17、模式而改变,知觉的这一特性叫做知觉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恒常性第三讲 传播过程中的学习和记忆一、学习的概念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较为持久的变化的过程。二、学习的理论心理学中的学习的理论分两类:(一)联结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都属于学习的联结理论。(二)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变化,即学习者心理过程的变化。在学习的认知理论中,将介绍苛勒的顿悟学习、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及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Ivan Pav
18、lov,1849-1936)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因为对动物消化腺的创造性研究而获得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后人称之为“经典条件作用” (classical conditioning) 。一、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 (一)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 在20世纪初,巴甫洛夫为了研究狗的消化腺生理功能,为狗施行了外科手术,将狗的消化腺分泌物引流至体外,从而可以收集、测量和分析。在实验中,他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狗不只是在看到食物和进食时才分泌唾液,有时狗看到喂食者,甚至是仅听到喂食者的脚步声时便开始分泌唾液了。为什么狗不吃东西就分泌唾液呢? 反射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如唾液分泌
19、、瞳孔收缩、膝跳反射或眨眼。任何能够诱发反射行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al stimulus,UCS)。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做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al response,UCR)。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 NS),即不能引起某种反射行为的刺激。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即由于学习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unconditioned response, UR)。由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CR)。在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验中,中性刺激经过与无条件刺激相匹
20、配,便可以预言UCS的随后出现。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条件刺激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因此,条件刺激预示着无条件刺激的出现。(二)经典条件作用的一般规律1、习得(acquisition):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一次成对呈现称为一次实验,有机体学习这两个刺激之间联结关系的过程称为条件反应的习得阶段。如果中性刺激出现之后立即出现无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反射就会建立得很快。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最佳间隔时间为1.55秒。2、消退(extinction):当CS不再预示UCS时,CR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弱,最终当呈现CS却不见CR时,就发生了消退。一种条件反射的
21、消退往往需要经过许多次重复的消退过程才能完成。(自发性恢复现象)。节省(savings):发生消退后,如果当初的配对又重新恢复时,再次形成条件反射会变得快得多,这种更快速的再学习即是节省学习(学习是具有持久性的)。3、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外 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应。 4、刺激分化(stimulus discrimination) 如果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同时出现,有机体表现出选择性反应,只对条件刺激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分化。 (狗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实现分化的手段可以是选择性强化或消退。 5、 再次条件作用(highe
22、r order conditioning) 一旦人习得了某种条件反应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引起再次条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被习得的条件刺激会像一个无条件刺激一样,被用于进一步的学习。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基础上,如果将原来的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使它与另外一个中性刺激同时出现,就可以建立一种新的经典条件作用,称为二级条件作用。二级条件作用后,又可将条件刺激当作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配对,从而形成更高一级的条件作用。像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学习,称为高级条件作用。二级条件作用和高级条件作用都称为再次条件作用。二、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一)对恐惧情绪的学习华生的恐惧研究:华生认为许多恐惧的条件反应都是
23、中性刺激与天然能唤起恐惧的东西相配对的结果。恐惧的条件反应是非常难以消退的,随着时间流逝,个体可能会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恐惧反应。涉及强烈的情绪,条件作用在中性刺激与UCS仅仅匹配一次后就会见效。单一创伤事件可以使你形成强烈的生理、情绪和认知上的条件反应可能会持续终身。这种一次性学习形式很可能在动物进化的初期就已形成。对于有机体的生存有着一定的价值。 (二) 味觉厌恶学习在本例中,羊肉汉堡中的有毒物质是无条件刺激,绵羊肉是条件刺激,生了病的狼将羊肉汉堡中的有毒物质和绵羊肉在狼的大脑中产生了联结。实际上,这个经历是经典条件作用建立过程。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味觉厌恶学习。味觉厌恶学习一旦形成
24、,就很难消退,而且一般来说,只须一次经历就可以获得。 (三)传播实践中利用经典条件作用期望广告中的成分(如性感任务或情景)能够作为CS激发CR。广告主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成为CS激发CR。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不是由情景引发的,而是有机体自发的行为。影响行为巩固或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行为后得到的结果,即强化。二、操作条件作用的现象与规律操作条件作用的一般现象:习得、消退与自发恢复、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一)操作条件作用中的强化 强化物是随着时间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
25、刺激。强化就是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1、强化物的种类(1)一级强化物一级强化物是自然形成的,非后天习得的,能产生舒适感或消除不适感,或能够满足即时的生理需要。如食物、水、药物、电击等都是一级强化物。(2)二级强化物金钱、奖章、赞扬、关注、成功以及其它的奖赏都可以成为强化物,这种已超出了满足生理需要的强化物称为二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是后天习得形成的。 (3)反馈 反馈也是一种强化物,心理学家发现通过信息反馈即知道结果可以提高学习的成绩。 2、 强化类型强化按不同方式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及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等。(1) 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一个反应之后伴随着一个愉快结果的出现。 负强化是指一个
26、反应之后可以消除一个不愉快事件。 (2) 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连续强化:是指只要个体表现正确反应就给予强化。部分强化:不是在每个正确反应之后都强化。和连续强化相比,部分强化所习得的反应不易消退。部分强化又分为固定时间强化和不定时间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和不定比率强化。这四种部分强化类型中,不定时间强化和不定比率强化所形成反应最难以消退;其次就是固定比率强化;形成的操作条件作用效果最弱就是固定时间强化。(3)立即强化与延迟强化 前者指个体表现正确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较佳。后者指正确反应后,过一段时间,再给予奖赏,其效果较差。(二)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惩罚惩罚也是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方法,比如体罚、批评
27、、罚款、解雇、剥夺某种权利等。和强化相反,惩罚是为了降低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一个操作反应的消退可以采取不加以强化的办法,也可以采用惩罚。 惩罚也分正、负两种正惩罚是指直接惩罚,即当某一行为之后讨厌刺激出现,直接产生令人不愉快的结果。负惩罚是指反应代价,即惩罚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取消。如在一些电视娱乐节目中,回答错误会被取消继续比赛资格。惩罚的副作用惩罚可以矫正人们的行为,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实施惩罚的人或环境往往使被惩罚者感到恐惧、厌恶和憎恨。 令人厌恶的刺激通常会导致逃避反应。如经常受惩罚的孩子,当再犯错的时候,可能会撒谎或离家出走。 惩罚极可能引发被惩罚对象的攻击行为,因
28、为他心中的怒气和挫折感需要发泄。惩罚能告诉个体什么是错误行为,但无法说明什么反应是正确的,即无法教会我们新的正确行为。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强化和惩罚配合使用来更好地控制行为。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应用(一)行为矫正和行为塑造可以通过惩罚的手段矫正个体的错误行为,也可使用不加以强化的方法消退不当行为,而当个体出现正确行为就采取正强化的方法加以巩固。这种行为塑造方法同样可以用于人类。(二)针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形成的恐怖症的心理治疗正强化策略(三)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一种习得的,在面对困难、惩罚或消极刺激时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表现。1 塞里格曼和梅尔的
29、实验研究人会将一种情境中习得的无助感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心理学家发现,亲身经历无法控制的情境并不是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必须,如果被告知不可能克服一个严重的困难,或是通过观察他人无助,人们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2 习得性无助的标志三类型缺陷动机缺陷:动机水平降低(如成就动机低)情绪缺陷:僵化、无精打采、惊恐和痛苦认知缺陷:新情境下表现出不良的学习成绩3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塞里格曼:习得性无助在许多情况下是产生抑郁和绝望情绪的重要因素。习得性无助与抑郁非常相似。第四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一切学习的基础都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吗?认知学习(cognitive learning)指理解、认识、预测或利用丰富信息
30、等高级心理过程。认知学习超出了基本的条件反射式的学习,是一种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和语言因素的学习。一、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苛勒(18871967)在1913年1920年担任普鲁士科学院在南非坦那瑞菲岛上一座研究站的主任。苛勒的研究发现,黑猩猩在目的受阻的情景中,学习问题解决时,并不像桑代克所解释的要经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能洞察问题的整个情景,发现情景中各种条件的关系,最后才采取行动。苛勒称此种学习方式为顿悟(insight)。苛勒认为顿悟学习是不需要靠练习或是经验的,只要个体能理解整个情景中各种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发生。其他学者认为,顿悟只能视为一种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某种结果
31、。如果对某一问题生活上缺乏经验,在知识上缺乏基础,是无法经由顿悟来解决问题的。二、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位置学习(place learning)潜在学习(latent learning):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学习必须的。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也存在学习,只不过是没有将学习的效果表现出来,托尔曼称之为潜在学习。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学习就可能表现不出来,其结果不一定体现在外显行为中。三、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人类的学习多数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的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在观察学习中,个体
32、不必直接作出反应,也无须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景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耳濡目染、见贤思齐、见善则迁)观察学习的三个条件 1、学习者要注意观察榜样,并能够记住其全部动作。 2、学习者要能够重复出榜样的动作。 3、反应要得到强化。如果一个榜样的成功反应受到奖励,则更可能吸引学习者去模仿他的行为。媒介暴力的影响1、恐惧恐惧学龄前儿童与更大的儿童的恐惧内容有所不同,前者为具体形象吓到,后者为抽象的内容吓到。2、模仿经典研究:班杜拉儿童攻击性模仿实验电视暴力节目对观看者的负面影响:(1)通过观察学习机制,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会增加攻击性行为。(2)对观看者信念的影
33、响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3)模仿会使导致人们产生去抑制性人们不再抑制想要实施暴力行为的想法(4)观看暴力电视节目导致观看者对日常生活中暴力事件的发生估计过高,从而过分害怕自己会成为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受害者。培养理论 (5)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会使人脱敏,一种在看到暴力行为时情绪唤起和悲痛水平的降低。 解决办法:(1)家长的介入和媒介素养的培养(2)专业的帮助系统脱敏法第五节 记忆记忆(memory):是人脑对外部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三阶段理论:使信息长期存储必须经过三个存储系统分步工作: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一)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34、)也叫瞬时记忆,是信息储存的第一站,感觉记忆非常短暂,如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消逝,但是很精确。(二)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又称工作记忆,指感觉记忆经注意后,能保存信息15秒到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块, 也就是59块之间 块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可以是单一的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他项目,或者是一组单词或一个完整的句子)组块(chunking): 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是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将它们组成一些更大的模块。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复述是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机制。
35、两类型复述1、保持性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为了延长短时记忆而进行的复述,叫做保持性复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被复述的次数越多,它进入长时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2、精致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是建立永久性记忆的更好方法,是在重复过程中把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记忆整合起来。(三)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经短时记忆加工的重要信息被送到长时记忆。在这里,有意义的信息将得到永久的储存。长时记忆的储量几乎是无限的,因此不存在“超载”的问题。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记住新东西。程序记忆和陈述记忆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
36、emory):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各种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可能被登记在脑的较低级的区域,尤其是小脑。陈述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有关世界的一般知识和事实的记忆。包括各种物体的名字、年月日的说法、春夏秋冬以及单词和语言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项目产生影响的记忆。外显记忆(expl
37、icit memory):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知识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项目时的记忆。记忆的建构加工(constructive processing)研究表明,记忆中经常会出现缺失部分,而人们也往往通过逻辑推理、猜想或新的信息去构建这些缺失部分。二、记忆测量:(一)回忆(recall)是指提供事实和再现信息。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最后呈现的材料最容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二)再认(recogniztion)即把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辨认出来。(三)再学习(relearn
38、ing)通过再学习时节省的时间可以测验记忆的存在。闪光灯效应(flashbulb effect):指让人震撼的事情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 莱斯托夫效应(Restorff effect):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四、遗忘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curve of forgetting)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一)信息未编码 由于没有编码,从一开始信息就没有储存在记忆库内,这是遗忘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二)记忆的消退理论(decay theory)记忆活动使得脑细胞或大脑活动发生变化,形成记忆痕迹,但这些痕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或消退,尤其是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9、的遗忘是否可以用记忆痕迹的消退理论解释?(三)线索依存遗忘(cue-dependent forgetting)由于缺乏回忆线索而不能提取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在场的线索当处在与某件事发生时相同的物理环境中,更容易想起这件事:当前的情景与过去的情景相匹配。状态依存记忆学习时的生理或心理线索可成为将来回忆时可利用的重要线索。(四)干扰(inference)该理论认为,遗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相似的项目在存储或提取的时候相互干扰。信息可能进入记忆,并在那里得到保持,但是它和别的信息混淆了。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当最近学习的信息干扰记忆先前存储信息的能力时产生的遗忘
40、。前摄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 ) 当先前存储的材料干扰记忆当前所学类似材料的能力时产生的遗忘。五、 促进受众记忆的方法(一)重复 经过重复可以使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比如在广告中,重复一方面体现在广告播出次数,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一则广告中也应反复重复主题。(二)设计的内容要形象、有意义生动效应:生动形象的信息更容易被加工,因此设计中的各种信息元素都应当力求形象生动。情节可以造成一定的意义,提供给受众编码的线索,有利于受众的加工记忆。(三)信息编排的位置应当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或结尾,如果可以首尾呼应地突出统一重点信息,则更容易使受众记住有效的信息。(四)信息量符合短
41、时记忆容量(五)运用多种感觉器官 多种器官同时参加的识记,记忆效果优于单一感觉器官的识记第四讲 传播过程中的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 一、自我概念(一)自我图式Markus和Wurf用自我图式(self-schemas)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的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常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42、。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与别人相比,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我们可以通过反省自己来了解自我。(二)自我觉知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Self-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lic Self-awareness),前者指个体对自己的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由于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自我概念中的内在事件清楚明确。也因为这些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
43、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自己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自我概念是多元化的,自我概念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部分:实际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私人的自我概念社会的自我自我概念层面实际的自我概念理想的自我概念私人的自我我实际如何看自己我希望如何看自己社会的自我别人实际如何看我我希望别人如何看我二、与自我概念有关的现象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
44、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标志。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以下是与自尊建立有关的问题:1、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自我美化,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提升,使得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评价,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向下的社会比较、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和自我照顾归因)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则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通过自我确认,使得别
45、人对自己有个一致性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自尊。2、 自我表演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让他人对自己有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社会心理学家Jones总结出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的内疚。 谦虚(supplication):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
46、和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逢迎(ingratiation):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4、自我障碍策略它是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为我们缺乏能力;如果成功了,就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小王在考试前预计自己考不好,为了避免他人认为自己笨,他使用了自我障碍的策略。考试前一周他感冒,家里来信说奶奶生病了。小王将这些原因告诉同学,并预测自己一定考得一塌糊涂。参加完考试后,如果小王没考好,没人会认为他笨;如果他考好了,人们就有理由把他的成功归因为能力。5、自我监控自我监控(self-monitor)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和感受。研究发现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吻合的工作。高自我监控的人在工作中常常刻意使自己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们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