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策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练习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故数学练习活动品质的高低必将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为此,我们必须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一些策略, 以使数学练习活动有效、高效,做到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一、整合重组,突出重点,练习活动的设计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进行整体构思,要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服务。如在“吨的认识
2、”一课教学中,通过解读教材,我们认为帮助学生树立对吨的感性认识,建立“吨”的丰富表象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当学生知道“1吨=1000千克”后,我们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整合了教材,通过三层次的练习活动设计丰富学生对吨的表象建立。,第一层次:首先,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体重,明晰三年级小朋友体重一般约为25千克,并让学生互相抱一抱进行感受;其次,追问10个、20个小朋友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最后,请学生思考多少个这样的同学体重加起来约是1000千克呢?学生得出40个这样的同学体重约是1吨。此时,教师让班上40个学生同时起立,让学生亲自观察、感悟。第二层次:出示一电梯内部的信息图“载重1吨,定员13人
3、”,让学生理解其意,经交流后,学生一致认为此处定员是指13个成人。第三层次:请学生看看右边物体是什么?各有几个共重1吨?并追问80袋水泥有多重。此处概念的教学整合了教材资源,重点落在帮助学生建构“1吨”的丰富表象,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开放时空,激活思维,现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一般指向都较为单一,这对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这种挑战性更多体现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数学学习素材或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在教学中,要多提供自主思考,独立探索,动手实践的机会,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
4、中初步形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学完“小数大小比较”并进行一定的基本练习后,教师设计了学生“抽卡片摆小数比大小”的游戏活动。首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并分别起名为“欢欢队”与“迎迎队”。其次,每组先各派一名代表到台前的两个袋中(每袋中分别装有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二张卡片,并将各自第一次抽到的数放在小数部分,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整数部分(所抽数字一旦放在某个位置上即不能改动),并引导比较组成的数谁大谁小,哪组组成的数大即为获胜队。接着,续请两组各一名代表再次分别抽两张卡片,要求把抽到的两张卡片依次放在整数与小数部分后进行比大小。最后,各组
5、再各派一名学生仍然任抽两张卡片,不过,本次是自己与本组组员共同商量把卡片先放在哪个位置上后比较大小。抽数比大小的游戏,已经高于了直观图,学生在比较时不是结合实际数的意义来比较,而是运用提炼出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赛时虽然只有学生代表抽数字、摆小数,但是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比赛当中,为同组的选手出谋划策、为自己的小组欢呼或遗憾,这种全员参与的热情较之一般形式的练习更加有效。这正是由于教师开放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指向不再单一,学生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思维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三、选材丰富,感受价值,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因此,数学学习不能仅限于教材,
6、而应依托现行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丰厚数学学习的内容。数学教学既要落实双基,更要思考通过我们的教学还能给予学生什么?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接受数学思想的熏陶,要让数学学习充满思维的挑战,应该是教学追求的更高目标。,苏教版六下教材中“转化策略”单元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 并辅以右图。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们认为小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如果只靠一道题的学习,只能就题论题,不能真正内化为能力素质,学生也感受不到学此题的真正意义。于是,教学时我们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题组训练:求1+3+5+7+11+13的和。教师先让学生说是怎样算的,学生有直接计算的,也有说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算
7、的,接着在教师启发下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了本题(如:1+3时,可用图 来表示其和为22=4,即有几个上述这样的数相加就是几的平方, ),形象具体;求6+7+8+9+10+11+12+13+14+15的和。解决本题时学生已经想到能否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此题,在教师启发下顺利想到了利用梯形图来解决此题,,在图示面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与梯形图有密切关联的并从内心发出感叹:今后我再也不会忘记此类题的算法了。最后,教师再次出示书中(如上)分数求和题时,学生已不再陌生。“转化策略”单元教学,教师没有把目光仅盯在解决某一问题上,而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
8、体验“转化策略”,为学生架构了从方法到思想的桥梁,在学习和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并初步体会到了数学思想的美丽。,四、灵活呈现,激发参与,小学生学习注意分配不够,容易发生转移是其年龄特征决定的,为提高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的专注程度与积极性,教师亦需考虑将练习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化。新课标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在学习 “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第2课练习时(具体内容详见国标苏教版五下教材P90-91的第3-8题),利用“日记为载体”的形式呈现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课伊始教师即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明的一篇数学日记,希望同学们带着一双数
9、学的眼睛来欣赏这篇日记。一句话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注意力高度集中,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较高的激愤水平。现截取片断如下:(一) “今天真是忙碌的一天啊!早上730就被叫醒,800去百叶箱记录了当时的温度,便和同学相约去动物园。我们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到超市,然后向东南走到新华书店,再向东走到动物园。你能说说我回家的路线吗?”接着,我们就去参观了动物园(配教材第4和第3题);(二) “在动物园玩的真开心,我的同学小华说他想去新华书店逛逛,正好我也想去。书店真是人山人海啊!每个人都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我在店里买了一本格林童话,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本笔记本又用去了4元,这时还剩16元,你知道我
10、带了多少钱吗?”(配教材第8题),(三)中午1200时,根据科学老师的要求,我又去百叶箱记录当时的温度,发现比上午8时上升了5,天气真是越来越热了!有点想吃水果,阿姨让我回答她的问题才让我吃水果(配教材第7题);(四)今天真是忙碌的一天,晚上600,我记录了此时的温度是18,比中午12时下降了7。晚上躺在床上看体育频道,正好看到“飞人”刘翔,你知道他今年多大吗?用他的年龄除以5,再减3,再乘50就是100。充实而又疲劳的一天过去了,希望我以后的每一天都很充实(配教材第5题)。最后,教师又把穿插在以上片断中的三幅关于温度的题图(教材中的第6题)提炼出来,问:通过读小明的数学日记,你知道中午12时
11、与上午8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吗?整节课内容本是一些较枯燥的数学题,由于教师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把所有的练习题都穿插到日记中去,学生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事件,故而很乐意帮助小明解决问题。这样的呈现方式摆脱了以往练习教学的沉闷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当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设计既是技术,更是艺术。首先,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时要从研读教材中的习题内容出发,充分理解编者意图,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进行整体设计。其次,数学练习活动设计应该立足于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唯有此,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谢谢作者 杨国华 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 本文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