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作文技巧:概念分解法的作文流程.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2435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技巧:概念分解法的作文流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文技巧:概念分解法的作文流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文技巧:概念分解法的作文流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作文技巧:概念分解法的作文流程 一一“人生有三得”材料作文题解析与例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少于800字。一、试题分析:1、核心概念的含意:学习时沉得住气沉稳。成功后弯得下腰谦逊。失败时抬得起头坚强。2、准确立意:体现为都要围绕限定语写。如果写第一“得”,只要是写学习时

2、要沉得住气,如记叙学习时沉住气的表现或具体做法(如能拒绝诱惑,能心无旁骛,能放下包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等),或论述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如果写第二“得”,只要限定在“成功后”这个特定的语境下讲“弯得下腰”,第“二得”实际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如果写第三“得”,只要限定在“失败时”,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即可。3、偏题立意:抛开三个限定语而大谈“人生要沉得住

3、气”“做人要学会弯腰”“生活要抬得起头”等,都属于偏题,一律在按30-36分打。第一“得”: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沉不住气,在人生的低谷,他们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在人生的高峰,他们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第二“得”:处世要低调,要学会忍耐。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韩信选择弯腰,司马迁选择弯腰。等等。第三“得”:抬得起头。人生,不应畏惧暂时的失意,更不应丢弃可贵的自尊。“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 尽还复”,凤凰涅槃

4、,方见美丽。等等。4、点睛:首先要注意每“得”前面的限定语:“学习时”“成功后”“失败时”,这三个限定语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如“学习时”),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诸如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态度方面的问题,体现命题基本思路。其次,为了防止学生以材料为纲而拼凑成文,只要求学生写其中“一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5、此题如果不是“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而是把这句话去掉呢?“三得”都得写,会怎样?写“一得”太简单了,写“三得”,考生会把“三得”怎样的排序?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有怎样的认识?这是一个写思辨作文的好题。二、此类作文的思维流程(可以看成是“概念型”作文):1、 选定“一得”

5、,诠释其含意。核心概念一一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一一要理解得准确无误。2、作判断。针对“沉稳、谦逊、坚强”作判断,得到中心论点。如:成功后弯得下腰,就是成功后要谦逊,这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3、用分解法设立分论点。给中心论点中的核心概念“沉稳、谦逊、坚强”下定义。然后找到定义的要素,分别作判断,即得到分论点。例如:谦逊:谦虚恭谨。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恭谨:恭敬、谨慎。中心论点:成功后弯得下腰,就是成功后要谦逊,这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分论点:成功后要谦虚。成功后不能自满。成功后要谨慎,防止从成功走向失败。4、有了中心论点、分论点。那么,接下来寻找概念的外延,即

6、“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的各自行为、表现,所谓的典型事例。并对典型事例分类。分解是界定概念后确定概念的要素,目的是确定分论点。分类是寻找概念外延,目的是找到论据。5、列提纲。正确内涵链接正确的外延(表现、行为)。错误内涵链接错误的外延(表现、行为)。各自拎出来,作推理证明分析。提纲见下文。6、动笔行文。7、注意:注意核心概念前的限定语,离开特定语境视为离题。因为它滑向了泛泛而谈。开头是引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接下去列举三个例子加以论证,文末再次亮出中心论点,照应题目,收拢全文。然而这样的作文充其量只能属于三类文,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全文都从一个正面的方向来论述,导致论证只能在同一层面上

7、滑行,思维狭隘,缺少变化。没有反向开拓、没有深入辩证思考。要求写“一得”,而实际上另“二得”也与其他的“一得”有关联。不讨论“三得”的关系不是一等文。三、基本原理。概念生成语篇:抓住作文材料中的核心概念,或者依据材料自己生成文章的核心概念,分解它、诠释它,发表看法,由此寻找与之相近、相似,相反、相对的概念,诠释它们,发表看法,讨论关系,形成文章。所谓概念分解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凡概念都有内涵。对内涵进行分析就是概念分解。如“成功”,就是“达到预定的目标”。立意时便可以从如何确定适当的目标和怎样达到两个方面考虑。第二,概念总是用词语表现的。从语法上讲,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而词语是由一个或

8、一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因此可以对构成词语的语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立意。如“理想”,可以先分解成“合理”和“想法”两个要素,然后再进行立意的思考。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核心概念内涵分解法”,设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和分论点组成文章的思想网络(体系),以此为轴,构成文章结构骨架、生成文章材料,快速作文。分解分析法,是研究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分类分析法,是研究概念的外延“有什么”。前者实际上是运用演绎推理,后者实际上是运用归纳推理。分类分析法,从概念内涵出发,尽可能多的列举出概念的外延都“有什么”。即依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寻找材料。研究的是论点与材料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关键问题是作者对概念的内涵、外延有一个准确的理解、掌握,如果不能准确地知道概念的内涵、外延,或者不能准确地理解作文材料的含意、概念的语境义,那么,还是不能很好地解题的、设立论点的。这考验的是学生的语言积累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