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地理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第卷9至11页,第卷12至12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 共144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第卷共12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
2、和洋流的航程是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答案】1、A 2、B【解析】试题分析:1【小题1】4月5日荣归,航行时间在此之前.根据图中航线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 风带范围内,顺风顺水,A对.非洲以南-南海之Ian在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不是顺风,赤道是无风带,也难利用,B错.南海-台湾海峡时段,大概在春季,风力不明显,C错.台湾海峡-青岛时段,季风不明显,不是利用风最方便的时段,D错. 2.【小题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是4月5
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进入夏半年。青岛日出东北 方向,A错.昼长大于,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对.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昼长较广州长,C错. 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3、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D、晴
4、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答案】3、D 4、D【解析】试题分析:3、【小题1】读图分析,根据图例判断,年平均雾日福建沿海最多,A错.黄海沿岸雾日多,B错。准噶尔盆地雾日较多,C错.柴达木盆地雾日最少,D对.4.【小题2】雾的形成要具备水汽、静风或逆温等条件.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水汽凝结成雾,D对.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水汽不易凝结,A错.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易降雨,不是成雾,B错.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的季节是夏季,C错.考点:雾的分布特征及原因,影响雾形成的因素.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
5、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答案】5、C 6、B考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图4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
6、响【答案】7、D 8、A8、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A对。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B错。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C错。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D错。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城市热岛效应 。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工业废水和生活汗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x和PO的尝试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9、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A、 B、 C、 D、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和PO的浓度A、均显著增
7、加 B、均不会增加C、NO减少,PO增加 D、NO增加PO减少【答案】9、C 10B【解析】试题分析:9、根据表格中NO2和PO2的含量,、的含量高,说明沿线的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的多,人口经济活动多,A,B、D错.亚马孙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水量大,人口、工业活动少,排放污水少,所以油含量最低的亚马孙河,C对.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不考虑支出,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因缺少支流注入,水量不会变化,NO和PO的浓度均不会增加,B对,A, C, D错考点: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河流污染物含量的影响因素。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5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1
8、、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1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答案】11、D 12、C【解析】试题分析:11、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A错。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B错。该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不在山谷中,C错。北部的纬度较南部高,所以封冻期长于南部,D对。12、贝加尔湖结冰时使湖区环境的气温升高或下降减慢,A错。融冰时使湖区气温降低,B错。湖泊调节气候,减小了气温年
9、较差,C对。冰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面可以增加空气湿度,D错。考点:湖泊的形成及水文特征,湖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3.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战国中后期”、“能体现,分析、R断选项,可知:只有B项符合题干“最能体现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要求.其余ACD三项环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14.“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
10、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不同时期对中书、尚书令权力的描述“西汉为少府属官”“东汉隶属少府”“魏晋以来”“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可知,题干材料的核心,即在强调中书、尚书令地位的不断提高。AB两项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属于无关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15.“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
11、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可知:项“对仗工稳,句式齐整”明显错误,故,排除含有的选项。进一步可知,均符合宋词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16.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12、)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人才的匮乏【答案】D17.图1 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图片中的“美国国旗”、“使馆”、“外国兵”,即可以判断这次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的时间与图片描述时期不一致,均不正确,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18.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
13、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答案】B19.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准确的能力。根据题干时间“193
14、5年”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可知:项“消除了”与项“遏制了”,均不符合史实,排除。进一步可知,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A。20.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面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提高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
15、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78年5月”、“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属于无关项;C项,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B。2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结合罗马法相关史实,即可直接判
16、断得出D项不正确.进一步可知,ABC三项均表述客观,符合十二铜表法时期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22.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 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17、”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不相关,排除;C项“经济发展”外延过大,“对立”也不准确。进一步可知,D项客观、准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23.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
18、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材料的主题,即“科学”, 再根据关键信息“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项客观,正确。而AB两项属于无关项;D项“科学家全球流动”无从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24.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 )A.冷战格局的扩展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直接对抗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答案】A【解析】25.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1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
19、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卷烟税率上调,商品的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符合题中图示,故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图示是价格的上涨,而不是价格的下跌,同时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下降,需求量会上升,与图示不符,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银行利率下调,不会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汽油与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量上升,但不是直接导致价格上升,故排除。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26.“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
20、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A. B. C. D.【答案】A考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7.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低于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21、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同时,伴随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大,但服务业并没有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涉及的信息是服务业和就业,并没有涉及创新驱动,故排除。考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8.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
22、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A. B. C. D.【答案】C考点:全国人大的权力29.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
23、项观点错误,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并不是决定作用,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营利,而不是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而没有强调科技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态度和企业精神,说明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故入选。考点:企业的经营发展30.观察图2.漫画蕴含的哲理有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
24、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A. B. C. D.【答案】C度立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并没有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没有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故排除。考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意识的内容3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A. B. C. D.【答案】D考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系统优化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
25、、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回答以下问题。32.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政府推进简政放权,促使农业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坚持科学决策,提高服务农业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文化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经济调节,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A. B. C. D.33.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
26、力发展A. B. C. D.34.某省对经过培训和考核、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进行“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并对他们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土地流转、融资贷款、项目扶持等政策倾斜。这样做能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A. B. C. D.【答案】32.C 33.B 34.B33.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传统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旧事物的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同时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题中做法
27、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创造性思维并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并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34.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做法,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题中事例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但并不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的做法,仅仅是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变更,而并没有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故排除。考点:政府科学决策、政府职能、辩证否定观、矛盾
28、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5.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反映各经济思想自身逻辑的是A.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理论: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国民财富增长 B.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相同产品生产-各国成本不同-依据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C.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企业倒闭-经济危机 D.凯恩斯失业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等心理规律-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失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故排除。B选项观
29、点错误,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而并不是参与国家分工,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市场经济内在矛盾,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就是强调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经济危机,失业增加,故入选。考点:凯恩斯的失业理
30、论36.S国是政府主导特征明显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其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低效、社会不公问题突出,改革转型的呼声很高。如果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该国实施改革的可能取向是着力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市场作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政府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国家政府主导特征明显,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就要扩大市场作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同时题中国家社会不公问题突出,国家应该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该国政府主导特征明显,需要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已
31、经不能在着力宏观调控,也不能增强政府干预,而是要减少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考点:市场的作用、社会公平的实现第卷(非选择题,共156分)注意事项: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第37-38题为地理试题,第39-40题为历史试题,第41-42题为政治试题。37、(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
32、补性强。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6),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7)(1)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分别指出其相对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的突出优点。(6分)(2)据图7,描述图6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3)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12分)(4)一列装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6分)【答案】(1)(6分)术水平高,资金雄厚。【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运输比航空运输的运量大,费用低。比海洋运输的速度快,
33、用时间短。(2)根据图7中的海拔高度分析,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结合图中经纬网判断,在西南部和东北部,等高线较稀疏,是高原分布区。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3)读图,“蓉欧快铁”运行沿线经过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经过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天气。经过季风气候区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4)根据材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等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在我国生产,销往欧洲。所以列车行驶方向是自东向西。欧洲中部地区有传统工业区,原材料丰富,协作条件好。该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位于欧洲国家,汽车制造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34、有利于资金生产发展。考点:现代主要交通方式特征比较,区域主要自然特征及灾害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条件。38、(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奇异果生长怕早、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9)(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2)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4分)(3)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
35、果产品的市场优势。(8分)【答案】(1)(10分)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2分);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沿岸平原,地势低平(2分);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分)。(2)(4分)原料(2分);鲜果不便长途运输(2分)。(3)(8分)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2分);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2分);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2分);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2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奇异果位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是中纬度地区,纬度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
36、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灌头厂是原料指向型产业,所以主要是原料。鲜果不便长途运输,所以要尽量靠近原料地。(3)生产奇异果,在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39(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分)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37、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分)【答案】(1)解读: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
38、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娄带来灾难难。(4分)(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审题时候,注意抓住“交流与联系”主题,回忆所学,即可知,是在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相关影响。结合图片,围绕以上主题,
39、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展开解读,把握住“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但也给落后地区带去了灾难”。(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审题时候注意把握“对明清中国”的影响,主要涉及经济、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认识。重在强调积极影响,即:A.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B.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等。40.(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成立
40、全国三分之二阁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据美国宪法修及其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给予说明。(8分)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
41、战后中国的设想。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参照、,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的整理和陈述。(12分)(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6分)【答案】(1)因素: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民主政治发展的推
42、动。(4分,任答两点)基本方面及说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4分)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4分)(2)整理和陈述: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开启了历史新纪元。(6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
43、度(6分)(3)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6分)【解析】(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能力。本问总体上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把握。实际上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内容相关基本政治制度。比照材料“、”部分,审题和作答时候,注意把握以下方面:首先,陈述相关重大民主政治建设史实;其次,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适度认知(即认识带来的重大意义)。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对“、”部分依次展开,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主要围绕“新”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关史实展开。(3)此问属于开放性题型,学生容易把握,审题
44、时候围绕“共同经验”展开认识。在作答的时候,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呈现“共同经验”;其次,结合两国相关政治文明建设史实展开说明即可。关于第一小问,比较简单,答案不唯一,诸如:A.要不断发展完善;B.要不断适时创新;C.要符合本国国情等。关于第二小问,可举的政治文明建设史实,诸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完善(即1982年宪法)、当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等。41.(28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材料二 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拥有通往欧洲的快铁大通道,国际航线数量居中国西部第一。四川电力设备、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农机农资、能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存在富余产能。借“一带一路”建设之势,四川力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