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摘要: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关键词:日本经济 科技 教育 政府调控一、教育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领域都需要不同的人才。同样,教育也应该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人才。否则。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日本的教育制度正好符合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
2、要。在经济恢复重建时期。正值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技术的大量涌现需要有一批懂得新技术的人员。在机械化向自动化过渡的过程中熟练工人在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自动化的发展。对劳动者体力的要求下降了。转而对掌握新技术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此时,为了让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日本政府提出了三个方针:培养和训练大批适应生产技术的初级人才;培养一定数量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以便能应用和开发新技术;对在职职工进行再教育,以适应新的形势。日本的教育适时做出了应对新经济形势的调整,为经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统计数字表明,日本在19511970年期间日本工农业生产的增长中约454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日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规
3、划一般用计划的手段来发展职业教育。所谓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未来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作的部署和安排。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就是各级政府对未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所做的设想和安排。日本政府在战后几十年中始终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并根据日本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变化,及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有所侧重地发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在二战后的三十年,职业教育以其与13本经济的恢复、高速增长的良好互动关系而被誉为。“日本模式”的一大法宝。二、政府宏观调控在经济恢复和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干预经济,这种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型经济首先在美国罗斯福新政
4、中获得成功。随后各国竞相效仿。日本在战后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谋求通过政府于预来实现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所谓政府干预经济,是指在特定的时问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趋向和产业结构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和影响。事实证明,日本政府发挥了其别具一格的宏观调控功能。对经济活动实施了广泛而有效的行政指导,从而保证了13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政府强有力的经济计划指导和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调控。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整个经济有秩序地发展。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经济计划,主要包括:中长期计划和“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中长期计划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5、联合实施的中央政府的主管机构是经济产业省的中小企业厅地方的主管机构是相应的经济产业局。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每10年制定一次“国土开发综合计划”并且每年都有相应的具体计划。这些经济政策保证了日本经济计划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和相对稳定性使它的适应性更强、社会基础更广泛、基本目标更加集中和稳定从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程形成了相对较强的控制力。日本经济计划显示了政府调节市场经济环境的总趋势和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条件。除了政府强有力的经济计划指导外,日本政府运用产业政策调控经济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日本产业政策又称为产业合理
6、化政策它是针对产业而不是针对某一公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通产省负责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目标是使资源加速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使无竞争力的产业平稳淘汰。在支持一个新产业的过程中,一是造成竞争的环境;二是使企业能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使该产业中有足够的新公司加入竞争,并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为发展目标。日本政府充分发挥了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指挥个人的有序竞争,但也不是全盘干预,而是“仅在维持竞争状态时才进行干预”网。日本在战后市场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并通过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创造出欧美国家用“看不见的手”创造不出来的经济奇迹最终实现了赶超欧美国家的战略目标。三、独
7、特的企业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日本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是和企业管理的高效率分不开的。美国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1981年出版了Z理论一书,此书分析了美日企业的特点把美国企业归纳为A型组织,而把日本企业归纳为J型组织。阐述了日本企业较美国企业在管理上的优越性,他认为日本企业最重要的特点是终身雇佣制(是指从各类学校毕业的求职者一经企业正式录用直到退休始终在同一企业供职)。它不仅仅是一项单独的政策而且还把日本人多方面的生活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它与其他管理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实施了情感管理。情感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情感需要。重视员工的自主性,把员工也当成企业的主人,让
8、他们来参与管理企业事务。所以,在日本的企业中,你很难说这件事应该由谁来负责因为所有决议都要通过大家商议来做决定。这样就增强了员工以企业为家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致力于培植企业的亲和力。打造和谐的企业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雇佣制相配套的是年功序列制(实际上是一种论资排辈的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工作时间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年龄越大,工资就越高。企业老职工的最高工资大约为新职工工资的3倍,正式职工平均工资大约为临时工工资的14倍。如果职工辞职霞新就业。一般情况下都必须从头开始,工资待遇就会大受影响。所以日本企业的职工一般不会轻易辞职。企业也不会轻易裁人。长期以来日本在用人方面一直采取
9、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在这种用人制度下,员32-旦进入某家企业,只要企业不倒闭,本人不严重违反内部规章制度就没有失业之忧。增加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宿感”。每一位员工自然而然地把这个企业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反过来,企业也把层层筛选出来的员工视为自己的财富。这对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起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日本企业特有的团队精神。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也被世人认为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霞要原因之一。受到了企业管理研究人员以及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此外,日本在崛起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日本人一直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外国人的先进成果。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明确的方向。Et本
10、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明确提出:“以西洋文明为目标,不仅学习西洋的技术、军事与工艺制造。还要学习一种无形的东西。也就是不应单纯仿效文明的外形,而必须首先拥有文明的精神以与其外形相适应。”151日本企业的经营者充分认识到,要想使企业发展,要有“一种无形的东西”,那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日本企业吸取了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模式(P即plan,就是计划;D即do,就是执行;C即check,就是检查;A即action,就是行动或者改善),把它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领域并获得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巨大成功。综上所述,日本在二战后的30年里。由一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
11、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日本经济发展首先得益于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战后困难时期,还是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教育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日本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为了发展经济,政府能够依据需要制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项政策这些对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另外,日本人追求至善。力求最好,精益求精的精神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的开放胸怀。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参考文献:【l】林直道怎样看日本经济【M】上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2】宋维明日本的政府导向型经济体制。疲劳”及其启示【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2003【3】俞新天日本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和机制,日本政府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4】郭成刚西方管理学说史【M】上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5】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