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选择题1用频率计算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 。 A. 本组段变量值的平均数;B.本组段变量值的中位数; C. 本组段的上限值; D.(本组段上限值+下限值)/2 2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 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A. 算术均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 全距。3. 在正态分布条件下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指标最常用的是 。A.标准差 B.百分位数C.变异系数 D.全距4. 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A.标准差越大 B 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C.平均数越小 D 标准差、平均数都大 5. 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13,5,9,12,10,8,11,
2、8,20,其潜伏期的平均水平约为 。 A. 9天 B. 9.5天 C. 10天 D. 10.2天 E. 11天6.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 A.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B.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C. 标准差越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 D. 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 E. 均数和标准差都可以描述资料的离散趋势简答题1.描述数值变量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各有哪些?各自的应用是什么?2.测定某地健康妇女255人的两种血象指标结果为:红细胞数(1012/L)的均数为4.178,标准差为0.291;血红蛋白(g/L)的均数为117.6,标准差为10.2。能否说血红蛋白的变异比红
3、细胞数的变异大?应如何比较?3. 调查某地107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 如下: 尿铅含量0481216202428合计例数1422291815612107 若描述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宜用何指标?参考答案:选择题 1.D 2.C 3.A 4.B 5.B 6.D简答题1.(参照教材及课件,自行整理)2.不能。计算变异系数数后,再以之比较两指标的变异性大小。3.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选择题1.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A.5%是强度指标 B.5%是频率指标 C.5%是相对比指标 D.5%是绝对数 E.5%说明胃癌在人群中的
4、严重性2.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C.麻疹患者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阴性人数3. 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方籍战士的2.5倍,则结论为 A.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B.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C.尚不能得出结论 D.北方、南方籍战士都容易发生中暑 E.北方籍战士中暑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4.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程度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E.根据该资料可计算出男女性的患
5、病率5.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 。 A.构成比 B.平均数 C.频率 D.绝对数 E.相对比名词解释 1.频率、强度 2. 相对比 3. 标准化率 4. 动态数列简答题1.某医师收治了4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秘方治疗1年后4名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则该医生称该秘方治疗的有效率为100%,该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频率型指标和强度型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请简述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参考答案:选择题 1.B 2.B 3.C 4.D 5.E 名词解释 (参照教材及课件,自行整理)简答题1.不能。计算计算相对数的分母应有足够量;若资料总例数过少,则计算所得相对数的偏差会比较大,这种情况下直接报告原始数据更为
6、可取。2.3. 参照教材及课件,自行整理第四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选择题14题共用备选答案:A.条图; B.直方图; C.百分条图或圆图; D.普通线图; E. 半对数线图1. 表示各相对独立指标的数值大小宜用 。2. 表示某现象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趋势宜用 。3. 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宜用 。4. 表示连续性变量资料的频数分布宜用 。 57题共用备选答案:A.条图; B.直方图; C.百分条图或圆图; D.普通线图; E. 半对数线图; F. 复式条图5. 根据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资料,反映患者年龄分布可用 。6. 表达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可用 。7. 欲比较两家医疗机构近15年来床位
7、数的增加速度,宜用 。简答题1. 依次写出箱式图中涉及到的各个取值。2. 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直方图各矩形的高度等于频数/频率?应用题1. 请指出下表中的缺陷,并修改之。2. 某研究者欲了解舒张压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的关系,数据如右表所示:编号 舒张压 胆固醇 ( id ) ( y ) ( x ) 1 80 307 2 75 259 3 90 341 4 70 237 5 75 254 6 105 416 7 70 267 8 85 320 9 88 37410 78 316参考答案:选择题 1.A 2.D 3.C 4.B 5.B 6.F 7.E简答题 参照教材及课件,自行整理
8、应用题1. (表中的缺陷,自行整理)2.舒张压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属于双变量资料,应选择散点图。第五章 常用概率分布选择题1.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与, 对应的正态曲线平行右移。A.增大 B. 减小 C. 增大 D. 减小 E. 增大同时增大2.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3.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1.96 B.-1.96 C.+2.58 D.+1.64 E.-2.58计算题1.某地抽查120份黄连中小蘖碱含量(mg/100g)得平均数为4.38,标准差为0.18,假设数据服从
9、正态分布,问:(1)95%黄连样品中小蘖碱含量在什么范围?(2)有一份黄连样品,小蘖碱含量为4.80,怎样评价?2.某地1998年抽样调查了100名18岁男大学生身高,其均数=172.70cm,标准差=4.01 cm。(1)估计该地18岁男大学生身高在168 cm以下者占该地18岁男大学生总数的百分数;(2)估计该地18岁男大学生身高在177 cm以下者占该地18岁男大学生总数的百分数。3.已知某地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总蛋白数服从正态分布,调查了该地110名正常成年女子,得样本血清总蛋白均数为72.8g/L,标准差为3.8g/L,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总蛋白介于66.075.0 g/L之间的
10、比例,以及110名正常成年女子中血清总蛋白介于66.075.0 g/L之间的人数。 . 参考答案:选择题 1.A 2.B 3.D 计算题1. (1)根据公式 故95%黄连样品中小蘖碱含量在(4.02, 4.73) mg/100g。(2)当X=4.8时,Z=(4.8-4.38)/0.18=2.331.96所以可认为小蘖碱含量不正常。2.查附表得, (u)=0.1210,即该地18岁男大学生身高在168 cm以下者占该地18岁男大学生总数的12.10%。查附表得, (-1.07)=0.1423, 则 (u)=1- (-1.07)=1-0.1423=0.8577 即该地18岁男大学生身高在177 c
11、m以下者占该地18岁男大学生总数的85.77%。3. 将变量作如下标准化变换:查 Z 值表得: 求所定区间概率: 即估计血清总蛋白介于66.075.0g/L的比例为68.23%求所定区间的可能人数: 所以110名正常成年女子中血清总蛋白介于之间的人数约为 110 68.23% =75人。 第八章 方差分析【选择题】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 B 误差均方必然小于组间均方;C 组间方差显著大于组内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 D 组内方差显著大于组间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 E 总离均差平方和及其自由度按设计可以分解成几种不同的来源。2.对同一资
12、料,当处理组数k =2时,ANOVA的结果与t 检验的结果是: A. ANOVA的结果更可靠。 B. t检验的结果更可靠。 C. 理论上不同。 D. 完全等价,且t 2=F E. 完全等价,且3.经ANOVA,若P,则结论是: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 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4.以k个处理组,b个随机区组资料的方差分析,其误差的自由度为: A. kb k b; B. kb k b 1 ; C. kb k b 1 ; D. kb k b +1 ; E. kb k b+25. 36只大鼠被随机地均分到4种不同饲料组中
13、去,饲养一段时间后,观测每只鼠的肝重比值(即肝重/体重),以评价4种饲料对肝重比值的影响大小,如果资料满足正态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统计方法应是: A. 进行6次 t 检验; B.进行6次 Z 检验; C. 先作方差分析,后作 t 检验; D. 先作方差分析,后作Dunnett- t 检验; E. 先作方差分析,后作SNK-q 检验; 【简答题】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其变异及自由度的分解方式是什么?2.两样本t检验与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有何关系?3.配对t检验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有何关系?4.SNK-q 检验、Dunnett- t 检验都可用于均数的多重比较,它们有何不同?参
14、考答案:【选择题】1.E 2.D 3.D 4.D 5.E【简答题】参照教材及课件,自行整理第九章 检验【选择题】1.2值的取值范围为:A. - 2 + B. 0 2 + C. 2 1 D. - 2 02.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 P 0.05,则: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 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 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 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 3.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的条件为: A. A5 B. T5 C. A5 且 T5 D. A5 且n40 E. T5 且n40 4.分析四格表时,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用Fisher
15、精确概率法( ) A1T40 BT 5 CT 1或n 0.05,按水准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三种措施有效率有差别。第十章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选择题】1. 多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 ) A. t 检验 B. u检验 C. 秩和检验 D. 2检验2. 以下对非参数检验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是( ) A. 非参数检验方法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 B. 应用非参数检验时不考虑被研究对象的分布类型 C. 非参数的检验效能低于参数检验 D. 一般情况下非参数检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小于参数检验3. 配对比较的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检验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 ) A正秩和的绝对值小于负秩
16、和的绝对值 B正秩和的绝对值大于负秩和的绝对值 C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不会相差很大 D正秩和的绝对值与负秩和的绝对值相等4. 在进行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时,以下检验假设正确的是( ) A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均数相同 BH0:两样本均数相同 CH0:两样本对应的总体分布相同DH0:两样本的中位数相同【是非题】1.符合t 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往往会增大。 2.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当相同的数据在同一组时,可以求平均秩次,也可不求平均秩次。3.非参数检验对资料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进行两组数值变量资料比较时,可直接采用秩和检验。4.配对设计两样
17、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若T 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 值小于相应的概率。【简答题】1.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非参数检验和参数检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3.两组等级资料平均效应的比较为什么不用2检验而应用秩和检验?4.对于研究目的相同的同一资料,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计算题】某营养实验室随机抽取24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用未强化玉米,一组饲用已强化玉米,观察玉米强化前后干物质可消化系数的差别有无显著意义。参考答案:【选择题】1.C 2.D 3.C 4.C 【是非题】1. 2. 3. 4. 【简答题】根据教材及课件自行整理【计算题】答:百分
18、率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故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H0:玉米强化前后干物质可消化系数的总体分布相同; H1:玉米强化前后干物质可消化系数的总体分布不同; =0.05(2) 两组统一编秩: 已强化组未强化组可消化系数(%)秩次可消化系数秩次34.31110138.11415.8242.81518.2345.91621.9448.21723.4551.71824.6652.41926.1752.82027.2854.52129.3954.82230.71055.32334.41265.42434.713秩和T1=220T2=80取已强化组的秩次T=220检验统计量, 因n1=12, n2-n1=0, 计算Z值作检验统计量(3)查Z 界值表Z0.05/2=1.96,得P0.05。在 a =0.05水准上,拒绝H0 接受H1,可认为玉米强化前后干物质可消化系数的总体分布不同。由于已强化组平均秩次为220/12=18.33,未强化组的平均秩次为80/12=6.67,故可以认为已强化组的物质可消化系数高于未强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