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09-10-28 09:44:15 作者: 来源:铁岭县蔡牛中学 文字大小:【大】【中】【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一、允许提问、鼓励质疑、让学生创新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提问时,正是他们积极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只简单地说一句:“ 不许插嘴” 或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久而久之就会变成“ 小绵羊 ”,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在一次有关非洲粮食短缺问题时,组织了一个活动 “让
2、我猜猜看,非洲为啥缺粮” 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活动,通过一番猜想后,同学们的猜测是多种多样的。多数同学的猜想是教材中讲到的,而有一位学生的猜测是“战争” ,教科书中未提及,但事实上该区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发生的战争也冲击了该区粮食的生产。我对这个勇于质疑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这个学生感到很愉快,学习兴趣大增。我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质疑,在质疑中去激发自己的探知欲望,从而扩大阅读面,关心国家,关注世界,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地产生和提高。二、提倡对话,鼓励争辩,让学生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发表和自由参
3、与,大胆质疑,并展开激烈争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通过对话、争辩,让学生学会探索、批判、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也常常会设计一些辩论活动,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争论中弄明白的问题,将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中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断观察、思考、读课外书或查阅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这样做会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三、宽容“ 错误” ,提倡 “求异” ,让学生创新在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难免有错误,因此,教师应
4、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的问题,乍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换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概否定,应当多加指导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比如,在政治教学中,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地方保护,只讲发展速度不讲经济效益,偷税漏税骗税、非法侵占耕地、台独问题等众多社会问题,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对策,都有惊人的收获。这种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
5、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个体情绪、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创新的前提。比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方面的学习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论事,而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多给予他们思想上的鼓励,有进步及时表扬。要知道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个体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比如,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
6、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些操作情境。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图形”、“自制图表”、“续写故事”、“ 编排导演”等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透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如设计新奇有趣的问题,设置悬念等,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激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总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民主意识,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尊重学生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为他们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