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336863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D处处志之 志:标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D 项解释错误, “志”应为“做标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答案】C【解析】本题考

2、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A项“要”通“邀” ;B 项“诎”通“屈” ;C 项没有通假字;D 项“衡”通“横” 。故选C。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大约的数)B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C斗折蛇行(蛇在爬行)D俶尔远逝(忽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

3、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 项解释有误, “蛇”在句中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

4、,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D 项解释正确,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今:现在。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D 项停顿不正确,应改为:后遂/无问津者。6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亚夫军细柳,

5、以备胡。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 项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都是“用”之意。A 因为。B 认为。D 凭借。7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A 项正确的断句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 项正确的断句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6、食” ;D 项正确的断句为“太守/即遣人/随即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本题要注意古今异义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B 项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其他意思分别为:A:中间: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指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C:交通: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D: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9下

7、面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B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绝境,不再出去了。C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无路可走的地方,再也出不去了。D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妻子”意思是“妻子和儿女” , “绝境”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D 项

8、翻译正确。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 。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9、。D 项的停顿不正确,正确的停顿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二、情景默写11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1) 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周围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2) 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3)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答案】 (1)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3)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4)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解析】试题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1)句注意“蔓” “络” “披拂”的正确写法。 (3)句注意“佁” “俶” “

10、翕”的正确写法。12名篇名句默写。(1)蒹葭采采,_。(2)蒹葭一诗,通过“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答案】 (1)白露未已。 (2)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已” “溯” “洄”等字词的书写。三、句子默写13将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关关雎鸠,_。 (诗经关雎 )(2)阡陌交通, _。 (陶渊明桃花

11、源记 )(3)海内存知己,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悠悠我心。 (诗经子衿 )(5)_,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 在河之洲 鸡犬相闻 天涯若比邻 青青子衿 欲济无舟楫【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洲” “衿” “楫”等字词的书写。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不种庄稼,就长杂草杨银叶记忆里,爷爷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种庄稼,就长杂草。 ”

12、那时年少,还不大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每次听到这句话心里都有点小小的反感,因为每次爷爷说这句话的时候,大都是我们不愿跟大人去地里干活、想偷懒磨滑的时候。小时候,总感觉家里大人有忙不完的活,总感觉大人看见我们小孩子玩耍就老大不乐意,总要逼迫着我们也去忙活。倘若我们流露出丁点儿的不愿意,就要遭到父亲的一顿呵斥,爷爷的一句说辞:“不种庄稼,就长杂草。 ”其实,有哪个孩子愿意顶着毒辣辣的日头,跟着大人一起去地里干活?割麦子,麦芒扎得人胳膊生疼;掰玉米,在高我们一头的玉米秸子里穿梭,闷热难耐;拔花生,弄得满手洗不掉的油绿,弄得满身泥乎乎的土尘;给水稻打农药,在没膝的泥水里跋涉,要忍受呛人的药味,还要担心

13、瘆人的水蛭那时,家里养过牛、马、羊和驴子,这些都是食草动物,除了羊,那几个都是大饭量的。所以每到夏天甚至秋天,我们大人小孩都要去割草喂牲口,吃不了的草还要晒干,然后储存起来,留着冬天当饲料。每天早上和下午,爷爷都要带我们去割草,一人背一个大筐,村南、村北、村东、村西,只要有田地有沟渠的地方,我们都去割过草,有时还到邻村的田间地头去割。既然目的是割草,自然喜欢草多的地方。每每看见大片蓬勃茂盛的草丛,看见谁家田地里长满了杂草,我们都很开心,爷爷也很开心,但是他总要说一句:“不种庄稼,就长杂草。瞧瞧,这家人懒得吧,地都荒了,杂草都长扑腾了。 ”遇见谁家地里干干净净的,草毛也没有,我们就很生气,爷爷却

14、很高兴,依然会说一句:“不种庄稼,就长杂草。瞧瞧,这家人多勤快,庄稼长得多喜人!”我们有时会忍不住问爷爷:“爷爷,您到底是喜欢草多还是草少?”爷爷就乐呵呵地笑:“都好都好!”小孩偷人家的瓜果梨桃,故意毁坏别人家的篱笆院墙爷爷看见了就会大声地制止,还不忘教训人家一句:“不种庄稼,就长杂草。你们这是要毁呀!”邻居姐姐每天给瘫痪的姥爷送饭;大叔在河里打捞鱼虾,卖不了就分给大家吃;车子在崖头不好通过,有人过去帮忙爷爷看见了总要笑呵呵地表扬人家:“不种庄稼,就长杂草。好人总会有好报,你们的善心老天都知晓。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爷爷也日渐苍老。每次回家去,跟爷爷拉呱,说起人到中年,拖家带口的,家庭、工作

15、压力都很大,有时心情烦躁,也终于理解了当初父母的操心操劳和脾气为什么会时有暴躁。爷爷还是会用这句话来劝导我们,还告诉我们“所有的勤劳都不会白费的,所有的善心也不会白费的” 。是的,爷爷说得对, “不种庄稼,就长杂草”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并且勤奋地除掉庄稼里的杂草;要想内心不荒芜,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修养自己的品德,只要内心充满了真善美,自然就不会生发出假恶丑来。14本文题目有何含义?15年少时, “我”为何听到爷爷说“不种庄稼,就长杂草”这句话就很反感,而长大之后却认为爷爷说得对?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文第段画线的句子。17第段中为什么爷爷看到谁家的田里长满了杂

16、草也高兴,谁家的地里干干净净也高兴?18请你评价一下文中的爷爷这一人物形象。【答案】14表层含义,地里不种庄稼,就会长满杂草,要想除去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深层含义是指只要内心充满了真善美,就不会生发出假恶丑。15小时候爷爷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大都是“我们”不愿意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想偷懒磨滑的时候。长大以后,理解了父母,明白了爷爷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16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了句子的语势,突出了干活时的劳累与辛苦。这也正是“我们”不愿意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的原因。17看到谁家的地里长满了杂草, “我们”就可以割很多的草,爷爷自然高兴;而爷爷看到谁家的地里干干净净,爷爷也高兴,因为他

17、看到这家人勤快就替他们高兴。表现了爷爷的朴实善良。18勤劳朴实,爷爷带着“我们”去割草;善良,看到不好的事情要批评,看到善良的人经常夸奖;有教育智慧,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让我们做一个真善美的人。【解析】14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含意。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后再作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如“不种庄稼,就长杂草” ,表层含义,除去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深层含义是内心充满了真善美,就没有了假恶丑。 1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

18、内容的理解。一定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 “我”听到爷爷说“不种庄稼,就长杂草”这句话就很反感,是一问“我们”想偷懒磨滑,不想干活。而长大之后却认为爷爷说得对,是因为明白了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的道理。16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割麦子掰玉米拔花生给水稻打农药”运用了典型的排比修辞,既增强了句子的语势,又突出了干活时的劳累与辛苦。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内心的情感。 17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爷爷看到谁家的田里长满了杂草也高兴,是因为我们有草而割了。爷爷看到谁家的地里干干净净也高兴,这是替这家

19、人勤快而高兴。由此表现了爷爷的朴实善良。答此题的作用时,一定要答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18试题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带着我们去割草”的情节中概括出其是个勤劳朴实的人。看到不好的事情要批评,看到善良的人经常夸奖的情节说明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说要读懂情节和描写。五、语言表达19 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的美好世界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答案】作者追求的生活是:自然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环境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民风纯朴,人们安适愉快,安居乐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

20、主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本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和再寻桃源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六、名著阅读20请写出下图故事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病床上创作。保尔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阻碍他前进的重重困难。他拿起了新的武器,回到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答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病床上创作。保尔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阻碍他前进的重重困难

21、。他拿起了新的武器,回到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把握,学习名著时需注意: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此题需要根据图片内容写出故事情节。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答案】 (1)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2)

22、“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解析】21试题分析:抓住关键诗句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从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可以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惜别之情;虽为离别,诗歌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感基调却突转,透露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2试题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来分析概括。解答此类赏析题,应先把要赏析的字或词所在的诗句描绘一下,或者分析一下写出了什么情景,然后再回答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八、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

23、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

24、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 ,曳 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 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 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 “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同“垄” 。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便舍

25、船 屋舍俨然C停数日,辞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D欲问地所历名 实是欲界之仙都2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5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6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答案】23C24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25对没有战乱、宁静纯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26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基本与世隔绝,民风纯朴。【解析】 (甲)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年代:东晋(乙)选自雪窦游志 作者:邓牧 年代:元参考译文:(甲)东晋太元

26、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

27、,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 (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

28、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乙)水更浅,行船不通畅,人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便在药师寺住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 过了两夜,我就沿着小溪,从山的东侧出来。淌过溪水,这里四面被大山环绕。远望,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流到山谷中的,大概就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优美。想要问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

29、三句。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亭子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2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 项“乃”意思分别是“竟然”和“是” ;B 项“舍”意思分别是“放弃”和“房屋” ;C 项“去”都是“离开”的意思;D 项“欲”意思分别是“想要”和“贪欲” 。故选 C。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

30、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乃”是“竟然”的意思, “无论”意思是“不要说,更不必说”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与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首先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然后结合写作的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桃花源记通过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描写了桃源美景和社会风尚,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2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掌握能力。首先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辨析文章在写法、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如山水阻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据此分析全面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