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74132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物质观),认识论(实践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握唯物论体系,物质,规律,意识,主观能动性,概念,世界的物质性,含义,普遍性与客观性,运动,概念,与物质、与静止的关系,本质,能动作用,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决定,能动作用,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哲学第四课复习 探索世界的本质,考点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性、根源性、独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可知性,能被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客观实在客观存在,考点梳理,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世界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考点梳理,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与自然和谐共处。,哲学启示,考点2: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哲

3、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p31),(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p32),考点梳理,考点3:理解规

4、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考点梳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考点4 :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考点梳理,易混易错点,1、运动是有条件的,永恒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矫正训练,(09江苏)“少年

5、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人对规律的利用就是人类改变或创造了规律。,易混易错点,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的。 但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来利用规律,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矫正训练,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组织力量

6、攻关,短时间内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研制出防治甲型HINI流感的疫苗,并在特殊人群接种中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A,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易混易错点,取得成功要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 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 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取

7、得成功;否则违背规律,一味蛮干则会导致失败。 只有从客观条件出发,把尊重规律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变式练习,参考答案 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

8、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解析 此题为辨析题,是借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句激励性语言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辨析题一定要注意从合理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作答,此题宜先将“想”上升到哲学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成功的必要性,肯定其合理性;然后指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最后得出结论,避免陷入误区。,矫正训练,漫画“植数造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9、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A. B. C. D.,C,不符合题意,漫画寓意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例题解析(2010年高考江苏卷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审题,审设问,范围: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审材料,“面对形势” “为了” “提出战略任务”,层次:依据(为什么原因、意义),其他信息:“

10、学习型政党”把握规律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参考答案,唯物论知识体系,物质,规律,意识,主观能动性,概念,世界的物质性,含义,普遍性与客观性,运动,概念,与物质、与静止的关系,本质,能动作用,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 能动地改造世界,决定,能动作用,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

11、妙,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意识,生活与哲学认识论复习,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线索】第六课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2)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提示】注意词语搭配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不能错位。,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线索】4、总体线索(综合探究:党的思想路线),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

12、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一)什么是实践?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1)是一种物质性活动。(2)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提示】改造主观世界指改造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第一,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对象是客观的。第二,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提示

13、】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提示】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受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的制约,正确发挥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受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的制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第一,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第二,历史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践

14、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和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3、实践的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2)变革社会的实践;(3)科学实验活动。,【提示】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具体形式。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二)什么是认识(了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认识形成的过程:,实践,感性

15、认识,理性认识,感觉器官,抽象思维,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三)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在实践中主客体相互作用下产生。,【提示】(1)“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

16、识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而得,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传递而得。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间接经验,因此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不一定就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两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要真正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不能止于纸上谈兵。,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一,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第二,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第三,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一,真理即正确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如

17、实反映。第二,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检验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认识应当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才能显示其实际意义。,【提示】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1)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不同。(2)正确的

18、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3、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指导作用的辩证关系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坚持唯物论思想,承认认识的反作用是坚持辩证法思想。,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二、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一)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真理的绝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第一,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其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第二,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疑点】有用的就是真理吗?真理作为正

19、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有用就是真理”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真理的唯一性(一元性)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因权力、地位而改变。,【提示】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唯一性真理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判断我们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其参照系只能是客观事物本身,即主观反映是否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相一致。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客观事物,其本来面目只有一个,因此与之相一致的主观反映也只能有一个。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但正如童话皇帝的新衣所寓

20、:我们往往因为对权力、名利的畏惧或崇拜,而忽视了什么是判断真理的标准。,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2、真理的相对性(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提示】这里的特定过程从时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之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3、方法论要求真理的客观性和一

21、元性要求我们坚持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发展真理。,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二)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第一,认识的主体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认识的客体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因此,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第一,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第二,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第三,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无限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

22、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我们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综合探究:党的思想路线】1、党的思想路线(1)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2)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注意顺序)(3)重要地位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提示】我党制定方针路线的客观依据是我国国情。,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综合探究:党的思想路线】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23、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3、求真务实(理解)(1)含义“求真”侧重于认识世界,体现的是科学性的品格,着力于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务实”侧重于改造世界,体现的是实践性的品格,通过认识指导实践,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地位: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求真务实不但涵盖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精神,而且发展了其“实践”精神。,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综合探究:党的思想路线】4、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要点详解综合探究:党的思想路线】4、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额外总结】一、本单元常用的重要原理(世界观+方法论),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额外总结】一、本单元常用的重要原理(世界观+方法论),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额外总结】二、注意搭配,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精神),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