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和5的倍数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 2、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和 5 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猜测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加强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探索 2、5 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和 5 的倍数。教学准备:
2、课前让每个学生写好一张百数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数学王国中的 5 联盟和 2 联盟要召集散落在外的人马了,召集条件是:5 联盟要召集的必须是 5 的倍数(板书:5 的倍数) ,2 联盟要召集的必须是 2 的倍数(板书:2 的倍数) 。 2.同学们看,黑板上就有一些 2 部落和 5 部落的人马:黑板出示一些数(49 10 17 18 22 25 34 36 40 43 55 82 75 60 ) ,谁想和老师比试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送回到 5 联盟和 2 联盟? 3.通过刚才的比赛,你有什么感想? 4.那是因为老师运用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2、5 的倍数的
3、特征。 (板书:2 和 5 的倍数特征)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 5 的倍数的特征 1.引入百数表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 5 的倍数,写出来。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4.观察 5 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谁来概括一下 5 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交流)引导总结: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是 5 的倍数(板书)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 5 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写几个多位数)过渡问题:学习了 5 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 5 的倍数。练一练:(出示课件)过渡:那
4、 172 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 2 的特征。(二)探索 2 的倍数的特征1.猜一猜:根据研究 5 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 2 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 2 的倍数, (小组合作找出所有 2 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 2 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4.归纳:2 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板书: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 2 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三)奇数、偶数的再认识自然数按是不是 2 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 的倍数都
5、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就就是奇数。通过奇数和偶数的学习,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如:最小的偶数是 0;最小的奇数是 1;自然数按是不是 2 的倍数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等。 ) (四)探究 2 和 5 的倍数的共同特征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都是看什么?1.练一练,在 5 的倍数中找出 2 的倍数;在 2 的倍数中找到 5的倍数。引导总结: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试一试:一本 30 页的画册,任意翻开后看到的页码数,有一个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翻开的可能是哪两页?三、自学检测,巩固深化1.轻松演练
6、 快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86、6003 2.轻松演练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2 的倍数有( ) 5 的倍数有(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3.生活中的数学 体育课上,五年二班的 55 位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如果每两位同学一个组,能正好分完吗?如果每 5 位同学一个组,能正好分完吗?为什么? 看商品猜价格 童车:(价钱在 130135 之间,是 2 的倍数) 脚踏自行车:(价钱在 350360 之间,是 5 的倍数) 电动自行车:(价钱在 1950200
7、0 之间,既是 2 的倍数又是5 的倍数)四、知识拓展思考:一个三位偶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12,若这个偶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这个三位偶数可能是多少?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六、布置作业课本第一、二题板书设计:2、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是 5 的倍数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教学反思: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 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 “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 2 和 5 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 2 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 2、5 的倍数的共同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对于数的奇偶性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讨、交流,使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