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69818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限时训练导学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三美术班专用导学案2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A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B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C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D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 ,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

2、来 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也许还跟着个小孩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A. B C D3. 下列四句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 ( ) A.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B.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C.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D.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4. 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

3、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陈长生传 张惠言余故居南郊德安里,邻有陈长生者,与兄奉母以居,无妻子,有室一楹,园地以稜计者十。兄偻且病,常给爨守舍。而长生力治地种菜,卖之得钱,且为人赁佣以充食。长生为人少言多笑,即有陵之,大恚,辄复笑,即已,未尝校。其为佣,勤甚。他佣所苦弗欲,悉任长生,长生皆为之无怠。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笑曰:“此足矣。”固与之,则又笑委之去。及其于

4、所价直皆然。人谓长生痴也。2余幼时儿嬉,日过其门,门前树瓜瓠之属,夏秋之交,编竹为架,垂垂然。时见长生兄弟奉母坐其下,手一盂饭,蔬一盆,且语且食。长生或时时抗声歌,则格格笑,母与兄皆笑。其后予徙居城中,岁时至旧庐,恒过访焉。十余年,其母死,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而葬于其室前。家益贫,兄病益甚。长生晨则食其兄,而出力作,暮归,扶持之甚备。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年余,兄死,则又鬻其园地以敛,而葬于母旁。数月,长生亦死。邻人鬻其居以葬焉。论曰,孟子之言曰:人性善。如长生者,其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岂尝知有礼义之说哉?何其鞠躬君子也。长生之事母与兄,乡之人知而善之

5、;然至其取舍退让,则谓之痴,何哉?余故述其事,将以待考风俗者有取焉。 (选自茗柯文补编)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常给爨守舍 爨:烧饭 B. 未尝校 校:计较 C. 长生晨则食其兄 食:吃饭 D. 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 鬻:卖掉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陈长生无妻无子,和母亲、哥哥一室生活。由于家境贫寒,加上哥哥驼背患病无法营生,长生只能靠种地种菜和为人赁佣来养家糊口。B. 陈长生沉默寡言,逢人爱笑。这样的性格,使得村里无人欺负他。他还吃苦耐劳,别的佣工不愿做的事情,长生没有怨言,从未懈怠。C长生孝顺母亲,敬爱兄

6、长。他曾在门前瓜瓠架下,高声歌唱,格格而笑,以娱乐家人。后来母亲和哥哥相继去世,他把他们安葬在室前。D.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陈长生勤劳淳朴、恪守孝悌的形象,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指出了乡人对他的矛盾性评价。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2)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8. 结合最后一段,分别概括作者和乡人对陈长生的评价。(4分)3、名句名篇默写。(8分)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2)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7、(3) 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3(4) ,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李白蜀道难)(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高三美术班专用导学案21. B (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2. C(根据写景顺序判断,排最后才能与后句衔接)3. D (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均为重阳节习俗。D项“穿针”为七夕节习俗)4.

8、A(语段的主旨是写文章是要注意文章结构和素材的关系;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说出了语段的主旨;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不是语段的重点;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由“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可知说法错误;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不是语段的主旨;故选:A) 5.C (喂食) 6.B(原文有人欺凌他。)7.(1)主人认为他善良,有时多给他工钱,(他)却计算自己被雇佣的工时收取钱财,并返还多出的部分。(善之,1分,侈与直,1分,省略句补充“他”,1分,计其佣之数取之,1分,反其余,1分)(2)哥哥生命垂危,有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发怒责骂长生,常常从晚上一直到天明

9、。听到的邻居都感到不满,但长生不曾说什么。(兄困,1分,意不当,1分,詈,1分,彻旦,1分,比屋闻者,1分,共5分)8. 作者认为陈长生不懂礼义之说(1分),其行为却完全符合君子标准(1分);对于陈长生侍奉母亲和兄长的行为,乡人认为是善行(1分);对于陈长生取财之法和待人之道,乡人认为是痴行(1分)。参考译文:我以前住在南郊德安里时,有个邻居名叫陈长生,他和哥哥一起住,共同侍奉母亲,他没有妻子儿女,只有一间房子,有一块十稜大小的菜园。他的哥哥脊背弯曲,且身患疾病,经常在家中做饭和看门。长生辛勤耕地种菜,靠卖菜赚钱,并且还得受雇他人来补贴家用。长生这个人话少而笑多,即使有人欺负他,内心很愤怒,也

10、会立即又笑起来,当时就结束了,过后不再计较。他作为佣工,十分勤劳。其他佣工不想做的苦差事,全交给长生去做,长生都去做没有一点懈怠。主人认为他善良,有时多给他工钱,他却计算自己被雇佣的工时收取钱财,并返还多出的部分,还笑着说:“这就够了。”主人如果坚持给,他又会笑着丢下多给的钱离开。和他相关的报酬都是这样。人们都认为长生不聪明。我小时候玩耍,每天路过他家,他家门前种有瓜果一类的植物,夏秋交替之际,用竹子编成藤架,枝叶纷纷低垂。我经常看见长生兄弟侍奉母亲坐在藤架下面,手里端着饭和菜,一边说一边吃。长生有时会大声歌唱,唱完格格而笑,母亲和哥哥都笑了。后来我搬家住在城里,每年固定的时间回老家,还经常4

11、拜访他。十多年后,长生的母亲去世,他卖掉一半的菜园来治丧,并且把母亲埋在房子的前面。此后家境更加贫寒,哥哥的病情也更重了。长生早上起来就喂他哥哥吃饭,然后离家努力劳作,傍晚才回来,照顾哥哥很周到。哥哥生命垂危,有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发怒责骂长生,常常从晚上一直到天明。听到的邻居都感到不满,但长生不曾说什么。过了一年多,他哥哥去世,就又卖了菜园来治丧,并把哥哥安葬在母亲的墓旁。几个月后,长生也去世。邻居卖掉他的房子来安葬他。 我认为,孟子“人性善”的主张是对的。就像长生这样的人,他耳闻目见不多,难道曾经学习过礼仪教化的主张吗?但是他的言行多么符合君子的标准啊!长生侍奉母亲和哥哥,同乡的人了解他并认为他善良;然而对于他舍利取义,谦虚退让,却认为他是不聪明的,这是为什么呢?因此我记述他的事迹,等待将来考察风俗的人看到。9. (1)来吾道夫先路 (2)银瓶乍破水浆迸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绿云扰扰(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雄姿英发 (7)拄杖无时夜叩门 (8)则素湍绿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