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 5 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 和日本的 Satoshi 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
2、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 年首次颁发,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评选,大会由 50 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1901-2014 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 105 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 9 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从 10 月 5 日起,2015 年诺贝尔奖将陆续揭晓。给屠呦呦的颁奖词: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 60 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
3、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科技成就屠呦呦,女,1930 年 12 月 30 日生,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 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 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4、2011 年 9 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 10 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 2 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 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 1964 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 1967 年,又组织全国7 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
5、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 年 2 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 2000 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 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 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
6、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 。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 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
7、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 1971 年 10 月 4 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 191 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 200 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 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 1972 年 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2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 30 例青蒿抗
8、疟的成功。1973 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 1978 年,共治疗 2099 例(其中包括间日疟 1511 例,恶性疟 588 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 ,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 X-衍射方法
9、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 ,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 3 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 。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1977 年 3 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 年第 3 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 1981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
10、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个人履历:1930 年
11、12 月 30 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 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 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 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 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 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 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1958 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 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
12、成果奖”; 屠呦呦在 2011 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屠呦呦在 2011 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1979 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 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 35 年以来 20 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 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2 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 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 年,获第三届(2009 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 年 9 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13、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 人物故事:2011 年 9 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 81 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
14、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 1955 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3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
15、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 “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
16、代医书淘到金1971 年 10 月 4 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 191 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时间追溯到 1967 年 5 月 23 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
17、: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 2000 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 640 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成功,在 190 次失败之后。1971
18、 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 191 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 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 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 10 倍的“升级版” 。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
19、作为第一个获“美国诺贝尔医学奖”肯定的中国人,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屠呦呦直到领奖这天,才从巨大的“集体”中露出身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9月 23 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金色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这张陌生的面孔。可她却是第一个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一直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 。至今获奖的 300 多人中有 80 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无怪乎外界评价她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
20、人” 。 颁奖典礼上,这位 81 岁的老人得到了热烈的掌声,可在中国,这位“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两院院士头衔”的科学家,却没有获得太多认可。当她凭借 40 多年前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推到幕前时,她的感言仍带着集体主义的烙印。“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 ”她说, “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一场“军民联合的大项目”如今屠呦呦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参与的是一场“军民大联合的项目” 。来自全国 60 多个单位的 500 名科研人员投入其中,屠呦呦是其中一员。 疟疾在人类历史中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世界卫生
21、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约 33 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每年约发生 2.5 亿起疟疾病例和近 100 万例死亡。疟疾不仅会引发发烧、头痛和呕吐,而且会通过中断体内关键器官的血液供应,很快威胁到生命。 20 世纪 50 年代,WHO 启动了一场旨在根除疟疾的计划,通过大范围使用氯喹类药物控制了疫情。但药物滥用却引发了新问题:进入 60 年代,很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疾病治疗陷入困境。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的回忆中,1964 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的全新药物。美方联合英、法、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机构研究新药
22、,越方则寻求中国帮助。41967 年 5 月 23 日,代号为“523”的绝密项目应运而生。 这一诞生于文革初期的项目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全国 523 小组”由当时的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家卫生部、国家化工部、中国科学院 6 个部门组成,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区专门成立了“523 办公室” 。 由于身处“文革”时期,部分资深科研人员只能“靠边站” 。1969 年,当时还是中医研究院初级研究员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 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523 项目”分两个组开展抗疟药开发工作:西药组和中药组。中药组在毛泽东发起的赤脚医生运动期间,从各地收集民间药方。1970
23、 年后,由于中国已能生产并向越南提供复方化学抗疟药,生产供应不再紧迫,项目重点遂转向了中草药。 屠呦呦遵循毛主席“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开始查阅古代医书和民间药方, “几乎把南方的老中医都采访遍了” 。青蒿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她的视野。这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两千年前的古医书中就有记载。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记录了一个“治寒热诸疟”药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 屠呦呦的研究组收集了 2000 多个类似的药方,从包括青蒿在内的 200 种草药中获得了 380 多种提取物。所有研究者都隐去了名字 直到今天,西方科学界对这个 40 多年前的研究项目仍然
24、充满好奇。在与中国“523 项目”同期的研究中,美国科研人员筛选了 20 多万药物,始终没取得新发现。不过因为特殊的历史, “523 项目”只有少数几篇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很多研究细节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 同样参加了“523”项目的李英回忆说,当时研究人员都知道,解决抗药性,关键是寻找与已知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有效化合物。一些对疟疾有疗效的提取物,或者毒性大、副作用剧烈,或者治疗不彻底,都不够理想。屠呦呦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大量实验发现,一开始,青蒿对疟疾的抑制率相对较高,能达到68%。可在之后的实验中,这一药效却未重复出现。 古人的记载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将青蒿泡在水中后“绞取汁
25、” ,屠呦呦突然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她重新设计提取过程,将水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这才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她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 “以身试药” 。 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屠呦呦的小组成功获得了提取物结晶“青蒿素 II”。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提取了抗击疟疾的有效单体“黄花蒿素”(山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也获得了同样有效的“黄蒿素”(云南)。这些同步进行的研究,在今天引发了成果归属的争议,可在那个讲究集体的年代,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1979 年,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当年就是这样,
26、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 ”屠呦呦说。“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屠呦呦个人简历上的信息只有寥寥数语:1951 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工作至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9 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6 年后,55 岁的她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在老同学的回忆中,人们才能找到这位科学家更清晰的形象。她小时候长相“蛮清秀” ,生活上却特别粗线条,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婚后不太会做家务;有一次坐火车出差,她在中途停靠时下车走走,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除了几位同样参与“523 项目”的研究人员,很少有人会提起屠呦呦。即使青蒿素的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在
27、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集体荣誉”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却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幕前。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记者们在很长时间内竟完全找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北京时间 9 月 24 日凌晨,屠呦呦登上了领奖台。她获得的,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得到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没有太多表情。她摘下老花镜,拿起稿子认真念道:“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纽约时报援引 WHO 的评论,称赞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则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改善人类健康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第一次由个人获得的荣誉中,屠呦呦获得了 25 万美元奖金,以及一个象征战胜疾病和死亡的萨莫色雷斯有翅胜利女神像。当然也有争议随之而来,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者”说,将集体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不符” 。讲求集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对于屠呦呦,似乎并非如此。 “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 ”她说,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