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LTS-31: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一)本规范的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以统一开发者的行为,达到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为学习者或教育者等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能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支持。本规范提供强制的资源技术最低要求和推荐的资源评价指标,以保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育资源,因而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
2、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促进各资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制订教育资源建设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教育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分八大类:试题库、试卷素材、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二是网络课程建设,它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网络教学的要求,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集成;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通过评价筛选优秀的教育资源;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在这四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是基础,是需要规范重点和核心;第三个层次是对资源的评价与筛选,需要对评价的标准规范化;第四
3、个层次是工具层次的建设,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形式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色。(二)本规范的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学习对象中与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有关的领域,对教育资源技术开发、属性标注、资源管理系统开发、教育资源的质量控制等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规范定义了一个概念上的数据模型,用于定义教育资源实例的结构。本规范所界定的教育资源是指: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它属于学习对象的一个子集。本规范以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 )为核心,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的特性的建立了扩展属性集。本规范中,教育资源的属性用于描述该资源的相关特征
4、。各类资源的统一特征使用学习对象元数据(LOM)进行描述,资源的特色属性主要根据资源特性分类描述。本规范可以被别的标准所引用,例如用于定义数据模型实现(即绑定)的标准。这样,教育资源属性实例就能被各种学习教育系统所使用,如管理、定位、评估和交换教育资源等等。(三)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标准,主要侧重点在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而不是规定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规定:一是资源的技术开发的角度,提出一些最低的技术要求;二是从使用用户的角度,为方便地使用这些素材,需要对素材标注那些属性,并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规范了
5、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这一部分将主要参考国内颁布的元数据模型及 IEEE 的 LOM 模型,从制作素材简便性、使用素材方便性的角度上选取一些最为普通的元素,另外,根据不同教育资源的具体特色,设置一些特色属性,资源的属性可以作为资源库管理系统数据结构的直接依据,也可以教育资源的 XML 标准标记;三是从资源评审者的角度,提出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作为用户筛选资源的直接依据;四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1资源建设范围的界定本规范所面向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
6、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2)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5)案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
7、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2资源开发的质量要求教育资源是指蕴涵了特定的教育信息,以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特别是能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数字化和教育价值是它的核心特征,它的开发,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和教育性要求,
8、本规范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定义了各类资源应符合的技术要求与教育性要求,所有开发者都应以此为标准,以保证教育资源建设工程的质量。3资源属性的标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共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严格遵守的必须数据元素、作为参考的可选数据元素和针对资源特色属性的扩展数据元素。 可 选 元 数 据与 资 源 建 设 有 关核 心LOM必 须 元 数 据课 件网 络 课 程媒 体 素 材 文 献 资 料案 例常 见 问 题 解 答 资 源 目录 索 引试 题 库图 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基本结构(1)必须的数据元素(LOM 核心集)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 )中的必须
9、数据元素一致。它是任何类型的资源都必须具备的属性标注。开发者应严格遵循。(2)扩展的数据元素(分类属性)分类扩展集根据每类资源各自的特点,提供了资源的分类属性。媒体素材类集合了对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各自不同的技术属性。试题库类集合了试题的教育测量属性。课件与网络课件类集合了课件与网络课件内容组织属性。案例类集合了案例内容组织属性。文献资料类集合了文献资料有效范性方面的属性。常见问题解答类集合了问题解答内容组织属性。资源目录索引类集合了资源目录索引内容组织属性。网络课程类集合了网络课程内容组织属性。(3)可选的数据元素这类数据元素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10、(LOM )中的可选的数据元素一致,在对资源进行属性标注时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开发者自身的工作过程作为参考属性有选择的使用,如果本规范没有推荐的属性取值,要求与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的取值相一致。4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资源管理(媒体素材库的管理、题库管理、案例库的管理、课件库管理、文献库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库管理、资源目录索引库管理和网络课程的管理等);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网络性能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等),资源建设与使用交流(资源更新、邮件列表订阅、资源定制、异步交流、同步交流)。这三个
11、子系统为三类用户(管理员、审核员、一般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计费、用户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服务。5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资源的评价是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在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它们进行评价:(1)资源的教育性 :考虑所整合的资源的教育意义,看它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2)资源的科学性: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是否有错别字以及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3)技术性:资源提供的
12、清晰度与画面结构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4)艺术性:主要是针对多媒体素材而言,看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来考虑。评价的方法必须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在资源的整合中我们既要注意资源整合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资源在后期试用与使用中的评价。(四)应用模式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在对开发者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从可操作的角度为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法,根据资源库共享的水平,本规范的应用模式可以划分为基本的应用层次和扩展的应用层次。基本的应用层次主要是资源的整合指导,资源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以及实现不同资源库之间数据的互换
13、,达到教育资源大范围内的共享。她可以保证资源建设顺利的实施,以及区域范围内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提供的教育资源分类是进行内容规划的依据;(2)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定义的属性标注是资源库系统数据结构的基本依据,也是资源数据可管理的基本前提;(3)资源制作的基本要求为资源建设提供了指南;(4)资源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定义了各系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5)资源评价指标是筛选与验收资源的基本依据。而扩展的应用层次,则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为教育资源实现跨区域共享以及高效的基于内容的检索提供了指导。扩展应用层次主要基于 XML 标记语言而展开,用于对资源库的高效使用和大规模的数据互换方面。对于常态形式的教育资源,通过资源属性的 XML绑定,可以实现:(1)实现对资源进行基于内容的定向检索,以提高在互联网上搜索教育资源的效率;(2)提供一致的底层数据结构,为不同系统之间互换数据提供标准接口;(3)为教育资源的多种加工处理方式和表现形式提供了可能;(4)为建立专业化、具有自扩充能力的开放教育资源库系统提供了可能;(5)为教育资源的自动分类提供了前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