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恶型疟原虫对抗疟药物萘酚/阿奇敏感性之检测办法研究前言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之一,其病原体为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在动物界的分类隶属原虫动物门,质子亚门,孢子纲,晚孢子亚纲,血孢子目,疟原虫科,疟原虫属。就目前发现的近 120 种疟原虫中,感染人类的有 4 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疟原虫科的寄生虫都要进行两种繁殖方式即在脊椎动物
2、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繁殖(裂体生殖)和在蚊子体内进行的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是疟原虫科寄生虫的一大特征。疟疾主要由雌性按蚊(Anopheles)叮咬传播。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由于患者感染疟原虫的种、株差异以及感染程度的高低、个体免疫状态的强弱等因素,使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略感头痛、不适,直至谵妄、昏迷,甚至死亡。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出现复发,其中以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恶性疟最为严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研究发现,疟疾发病率上升、流行季节延长、流行疟区扩大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疟原虫和媒介蚊虫耐药性的产生以及输入性疟疾
3、病例的增多,国内疟疾疫情仍然存在不稳定性或上升的趋势。有效的疟疾疫情预测方法和早期预警系统建立对于防范疟疾暴发流行以及降低由此而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 年我国疟疾报告疫情在 2008 年基础上继续下降,23 个省(市、区)1171 个县有疟疾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为 14491例,较 2008 年(26873 例)下降 46.1%。云南、安徽、海南、湖北、上海、浙江、江苏、河南、贵州、福建、重庆、广东、江西、山东和陕西等 15 省(市)疟疾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海南、安徽、浙江和陕西等 4 省降幅达 50%以上;河南、上海和江苏等 3 省(市)降幅达 40%以上;广东、湖北
4、、贵州、江西和山东等 5 省降幅为 30%以上;福建、云南和重庆等 3 省(市)疟疾发病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四川、广西、湖南、西藏、甘肃和辽宁等 6 省(区)疟疾发病有所上升,其中甘肃省升幅达 246.2%;辽宁省升幅达65%;其余 4 省略有上升。这说明疟疾的控制在国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放眼全球,目前仍然有 107 个国家和地区近 40%的人口受到疟疾的威胁,每年临床病例数为 3 亿5 亿,其中死亡人数为 100 万左右。目前,疟疾的流行主要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南美洲等热带国家或地区。其中非洲国家最为严重。根据科特迪瓦 2008 年提供的数据,疟疾发病占据该
5、国传染病的首位,年发病率为 35%,死亡病人中,33% 的病因是疟疾,门诊病人中 50.2%是因疟疾而就诊。可见,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是全球性问题。对于疟疾的预防和防控同其他传染病的防治一样,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多方面着手,要采取综合措施(抗疟药物的治疗或者预防,杀虫剂的滞留喷洒或者使用含长效药物的蚊帐,幼虫防制和监测等),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疟疾。这其中抗疟药的使用是疟疾防治工作中治疗病人、阻断传染源、防止传播和保护人群的重要武器。然而,很不幸的是,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使得疟疾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自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首次发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
6、抗性以来,其抗性已几乎遍布全球。在氯喹治疗疟疾患者的过程中,氯喹曾因其安全、廉价、有效,在治疗疟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大规模的应用,导致疟原虫对其产生抗药性并其抗药性不断增加。自 1960 年泰国和哥伦比亚同时报道出现抗氯喹恶性疟病例后,抗性株迅速扩散,至1980 年已波及非洲和南美洲的所有疟区,1989 年已影响几乎全部亚洲和大洋洲疟区。至 1999 年,泰国的氯喹抗性率高达 100%。近 20年来,非洲的氯喹抗性形势不断恶化。这其中出现氯喹抗药的部分原因还是氯喹的普遍使用,药物的选择压力促使了疟原虫抗药性产生。由于氯喹抗药性程度较严重,肯尼亚、马拉维、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已用法西达(fan
7、sidar)取代氯喹作为一线抗疟药。随之又出现了相应抗疟药物抗药性的报告,如甲氟喹恶性疟病例首先出现在泰缅、泰柬边境,有 50%以上的患者用甲氟喹治疗无效,一些西非和中非地区的恶性疟原虫也对甲氟喹具有抗性,喹啉类抗疟药与甲氟喹、奎宁、本勿醇和卤泛曲林之间也有交叉抗药性。在国内,很多专家及相关人士在抗疟药物的使用及其抗药性的监测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林世干等 1999 年在乐东县发现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产生抗性。同时发现氯喹、氨酚喹(阿莫地喹)和哌喹(均属 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之间及青蒿琥酯、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 均属青蒿素类抗疟药)之间存在明显的交叉抗性。杨恒林等19,20研究也发现云南省恶性
8、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和哌喹均产生了抗性,其抗性程度为滇西部明显高于滇东南部,且发现 80%以上恶性疟原虫对哌喹及氨酚喹产生抗性,95%以上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这 2 种药物都具有交叉抗性。让人们痛惜的是,抗药性的产生,就连国际公认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也不例外。总之,新抗疟药的开发远远赶不上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至使抗疟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寿命的缩短,使得我们在对抗疟疾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致使我们对抗疟药物的使用策略及其抗性监测迫在眉睫。对于探索疟原虫及媒介按蚊的抗药性机制、解决药物抗性问题,使抗疟药使用寿命的延长仍是疟疾预防、防治领域的重点之一。.Zott等在巴西就证明克林霉素对患恶性疟的患者具有治疗
9、作用。在印度,Dunne 等将确诊恶性疟患者随机分成单服阿奇霉素、氯喹、安慰剂和阿奇霉素加氯喹 4 组,服药后经过 28d 观察,单服阿奇霉素组有33%、单服氯喹组有 27%的患者仍存在发热症状,而阿奇霉素加氯喹治疗组 97%的患者 7d 内发热症状和血中疟原虫全部消失,临床观察 28d 未见复发。Krudsood S,Silachamroon U 等在泰国对两个抗疟药的组合进行了安全性、有效性和耐受性观察,认为双氢青蒿素与阿奇霉素组合是安全、有效的,也许该类药物的另外一种剂量组合更适合治疗泰国多种药物抗性恶性疟。这些试验都提示了阿奇霉素对疟原虫有一定的杀灭或者抑制作用,特别是和抗疟药物的伍用其效果更佳。可见抗生素不仅可以抑制和杀灭细菌对抗病原菌的感染,对寄生虫病疟疾的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9结果(Results).18讨论(Discussions).30结论(Conclusions).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