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03633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4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预算平衡状态的指导原则、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和国债政策,往往体现和贯穿于一国财政活动的全过程。,古代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是:藏富于民、轻徭薄赋、量入为出等,政府干预经济方式的转变:(1)观念的转变世纪年代以前,干预的偶然性。之后,人们才承认政府干预经济是经常的现象。(2)目标的转变:现在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3)手段的转变。现在财政手段

2、除了税收手段外,还包括预算、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公债和补贴等手段。,财政政策的三大构成要素,财政政策目标(政策要实现的期望值)财政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财政政策工具即各种政策手段: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有四种类型的失业:(1)磨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思考: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二、物价稳定思考: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三、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一、国民收入的决定财政政策运行的基点是

3、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可供购买的商品(劳务)价值总额(国民收入的产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是由消费C、储蓄S和税收T组成(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进口M),即Y=C+S+T,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总额所形成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消费)。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AD是由消费需求C(居民、家庭支出)、投资需求I(企业支出)和政府支出G(包括商品和劳务)三部分组成(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外国的总支出X),即:AD=C+I+G当Y=AD时,即C+I+G=C+S+T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

4、图14-1)。其中C为非政府部门的消费需求,它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和税收T 的减函数,I为非政府部门投资需求,G为政府部门支出由上可得政府预算帐户、储蓄投资帐户之间的恒等式:G-T=S-I 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国际收支账户,即: G-T=(S-I)+(M-X)由上式可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财政因素是政府支出和税收。当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以减少总需求;反之,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财政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增加社会总需求。,简要结论,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2、财政平衡作为局部平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3、财政平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5、的重要工具,其主要是作用在直接调节总需求上(G),而非总供给上。因为:首先,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或劳务活动直接由市场机制所支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存在着市场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获得平均利润率的合理预期,他们就会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提供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和劳务。因此,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只要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就行了。 其次,在市场经济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社会总供给的规模总是有一定客观的约束界限而难以随意伸缩。而社会总需求则有着较大的弹性,当政府作为一个社会需求的因素介入时,它可以人为的扩张和收缩社会需求总量。,二、财政政策乘数,乘数: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

6、比。财政政策乘数:指由于财政支出的边际变动量引起的社会总需求的变动量。(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在整个社会经济未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使产出水平即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式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根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Multiplier Principle),政府的财政支出变化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消费数额的变化,整个社会消费变化的数量要比财政支出的变化数量大,这种变化的幅度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来加以说明。,(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在Y=C+I+G中,消费支出C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C= a+bY,

7、其中a是一常量,表示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0b1)将C= a+bY代入Y=C+I+G中,则有所以,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Y/G= 1/(1-b)它表示政府每增加元的购买性支出,就会增加1/(1-b)元的总需求,因为0b1,显然1/(1-b)1。,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考虑政府介入的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性支出之和,用式子表示:Y=C+I+G,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G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将边际消费倾向引入国民收入式中,国民收入变为:Y=1/(1-c)(a+I+G),其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a为基本消费水平,I为投资,G为政

8、府购买性支出。例如,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将增加500亿元(dY=1/(1-0.8)100=500)。,例如,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将增加500亿元(dY=1/(1-0.8)100=500)。,(二)税收乘数,在引入政府税收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Yd=Y-T消费函数就变为C= a+b(Y-T),将此式代入Y=C+I+G中,则有那么,税收乘数为:由于税收乘数是负数,它表示:每增加1元的税收,就会引致国民收入(或总需求)减少1/(1-b)元。但减少的国民收入额是否大于所增加的税

9、收额,则取决于消费倾向b。,(三)平衡预算乘数,由政府的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将引出:如果政府增加征税T,同时又安排等量支出G(即G=T),则政府增加 的税收引致的国民收入减少量为: 政府增加的开支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为:则政府这一措施的净结果是:即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为1 。即政府增加开支同时又加征等量的税,所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就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额;同理,政府削减开支同时也同量减少税收,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减少的数额为政府削减的开支额。,(四)政府转移支出乘数,在消费函数公式C=a+b(Y-T)中的税收T是税收净额,即从政府事实上征收的税额Tg中减去转移支出R(如财政补贴)后的数额,即:

10、T=Tg-R,将其代入C=a+b(Y-T)后,可得:C=a+b(Y-Tg+R),将此式代入Y=C+I+G中,得Y= 1/(1-b)(a+I+G-bT+bR)当政府转移支出为R时,政府转移支出乘数为:它表示当政府转移支出增加1元时,总需求增加b/(1-b)元。,很显然, 1/(1-b) b/(1-b),即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政府转移支出乘数。这意味着,当政府增加单位购买支出要比增加等量转移支出增加的总需求更大。换言之,政府的投资或其它购买支出要比等量的财政补贴更能拉动需求。这是因为,在Tg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虽然将R全部变成可支配收入,但因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1,所以有一部分收入被漏出,转变成了储蓄

11、。同时,还可看出,税收乘数与政府转移支出乘数的绝对值相等,但正负号相反。这显然是因为税收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而政府转移支出则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所致。,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一、财政政策的分类二、财政政策的选择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的分类,(一)按政府是否可以自主选择可选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政策)扩张性紧缩性中性非选择性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自身功能和机制自动发挥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所得税制度,一、财政政策的分类,(二)按调节方式总量调节政策调整经济总量(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调节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税收、补贴、投资)投资结构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部门结构与区域结构内外

12、结构(三)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供给管理调节供给总量与结构需求管理调节需求总量与结构,可选择性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扩张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载体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减税、发行公债、赤字预算。又称赤字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财政收支等措施以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载体为:压缩财政支出规模、增税、缩小国家信用规模、结余预算。又称盈余财政政策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平衡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的选择,(一)经济过热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应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避免经济过势,见图14-3。

13、(二)经济过冷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 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弥补通货紧缩缺口,刺激经济增长。(三)经济正常发展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应选择中性财政政策,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指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求关系的一种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二者择其一;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并重;多重目标:即除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包括充分就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二)货币政策工具(手段),1法定存款准备金;2公开市场业务;3再贴现;4再贷款;5贷款规模控制;6利率控制。,(

14、三)货币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2、均衡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货币政策。3、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和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2、政策方向的协调配合: 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是反经济周期的逆向调节,以熨平经济周期(见图14-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方向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4-1)。 3、政策力度的协调配合。,本 章 小 结,1、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都是政府进行反周期操作的政策工具,目的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与搭配,政府和货币当局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相机抉择的采取适当的政策来缓解经济波动,熨平经济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财政/国家财政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