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科学家的几个问题关于科学家的几个问题 31关于科学家的几个问题粟时勇朱犁陈颖杰(四川省人事厅四川? 成都 610037)内容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 ,为此目的,本文对科学家的素质,成长,创造及作用工作内容和道德品质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关键词:科学家;成长条件;创造性个性;工作内容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24(2006)01003106SomeViewpointsonScientistsuShiyongZHULiCHENYinjie(SichuanPersonnegMinistry,Chengd“,Sichuan,610037)Abst
2、ract:Thebuildingof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relyonthescientistswork.So.thisthesisexploresthescientistsaccomplishment,creation.ideaandSOon.Keywords:scientist;grow.upcondition;creativepersonality;work从“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到 “科教兴国战略“,再到“ 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历史的传承和延伸 ,也是时代的发展和突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科学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充分进一步发挥
3、科学家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有关科学家的主要问题.科学家是指以丰富而坚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自觉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不断地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性劳动过程中,取得了较高科研成果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家有如下特点:具有丰富而坚实的专业科学知识;能够自觉地运用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终生为探索自然规律,了解自然,造福人类而奋斗的志向;在探索性的科学劳动中做出了新的发现,发明,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科学家工作的内容有如下多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优秀科学遗产加以批判的继承;对现有科技工作者和新生科技人才进行培育;对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普及科学知识做贡献;对人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经验知识做
4、出科学的理论总结.科学家是以脑力劳动和生产精神财富为主的高级生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家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的优秀分子,是一种杰出的人才.一,科学家的素质科学家素质是指科学家具备的各种素养和品质.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家素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据我国有关单位对 1901 年到 1978 年 325 名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的初步分析,他们在科学上所以收稿日期:20051111作者简介: 粟时勇 ,男,四川省人事厅事业编制处处长.朱犁,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陈颖杰,女,北方文艺出版社副编审.32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取得成就,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
5、但他们具有共同的内在素质.如:选准目标,坚定不移;特殊勇敢,不顾一切;思路开阔,高度敏感;注意实践;认真探索;勇于创新;富有幻想,大胆思考;坚韧顽强,勤奋努力;注意力集中,机遇不失,强烈的兴趣,无休止的好奇心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曾对美国几百名杰出科学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科学家以其极强的创造力,在人类中扮演着不寻常的角色.这些人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思想束缚;他们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什么事情都要寻根究底;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能严格地控制自己,有很多文明的习惯,能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和尽到更多的职责;在情绪上时而清平如镜,时而多愁善感,有强烈的内心和自我情绪,喜欢挑毛病,好批评,但对个人争论却尽力避
6、免;他们希望从科学的天地中得到安慰和寄托等.东欧一些社会科学家普遍认为,现代科学家应具备的条件是:学问的渊博和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研究力,学习力,协调力,观察力和坚韧性,抽象思维才能,洞察力和想象力,大胆地提出想法并大胆地扞卫它,注意对待批评意见和坚持原则性等.通过上面几种分析和归纳,我们发现其结果非常相似.即说明了科学家具有共同的特别素质,又说明了这些素质对科学家的成功至关重要.科学家的社会作用是指科学家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科学家工作的直接效果既然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想要真正认识科学家工作的社会意义,就必须联系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来谈.1.科学家是近代和现代最新,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开拓者和
7、奠基人.2.科学家是自觉或不完全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奠基者,宣传者和破除宗教迷信思想的战土.3.科学家不仅在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先锋和关健作用,而且在生产力方面,在思想和认识方面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正确认识科学家的社会作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正确对待科学家的前提,是发展科学事业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批判和破除错误地看待和对待科学家的思想和做法的重要条件.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科学家的工作内容是指如下内容:1.科学家是历史上优秀遗产的继承者.历史上的优秀科学遗产,是人类连续积累起来的极为宝贵的知识财富;生产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科学的历史发展是不可分割的.2.科学家是自然
8、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创新者与发展者.科学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性,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环节是不断地创新.科学对生产和社会发展作用的关健是科学本身不断的发展,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最大的作用和最宝贵的贡献就是对自然科学做出新的创造和发展.3.科学家是科学新生力量和后继人才的培养者.科学家既需要做前辈的继承人.又需要有后代的继承者.科学知识只有前后相继才构成历史,科学只有在历史过程中才有发展,科学只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它对社会影响的革命性职能.4.科学家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基本力量.科学知识不但需要科学家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也需要在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我国当代许多知名的科学家
9、,例如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华罗庚,童弟周,唐敖庆等人,他们也都是经常亲自做科普工作的.可见,科学家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创新者,发展者,新生力量的培养者,同时也是普及科学知识的基本力量.5.科学家是生产和生活中经验知识的理论总结者.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历史中是积累了许许多多的经验知识的,这些内容丰富的经验知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非常珍视它.三,科学家的寿命曲线科学家的寿命曲线是指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对世界已故的 848 名杰出科学家做出的寿命分布曲线.该曲线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家的峰值年龄为74 岁,平均寿命为 66.1 岁,比当代人平均寿命平均值 6O 岁高 6.1
10、 岁,其中,15Ol 一 1600 年科学家平均寿命为 61.1 岁.16O117o0 年平均为 64.1岁.17O118o0 年为 65.8 岁.18O1l9o0 年为 68.8 岁.19O1196O 年为 71.5 岁,都高于同时代人口平均寿命.平均每百年科学家寿命延长 2.5 岁.科学家寿命分为七个年龄组:寿命不足3O 岁的仅有 9 人,占 1%;3140 岁的 2O 人,占 2.4%;415O 岁的 61 人,占 7.2%;5161 岁的 121关于科学家的几个问题 33人,占 14.3%,6l 一 70 岁的 232 人.占 27.4%:7180 岁的 233 人,占 27.4%;8
11、l 一 90 岁的 151人,占 l7.8%;91 以上的 21 人占 2.5%.对科学家的寿命曲线进行研究,有助于对科学家这类人才进行深入探索.四,科学家成长的主客观条件科学家成长的客观条件是研究科学家的一种概念.也是科学人才学研究的对象.指:国家和社会要能够充分认识和重视科学家的社会作用,充分承认和尊重科学家的社会地位,重视科学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学家,扩大科学家队伍.国家和社会要能够为科学家提供必需的,合乎要求的仪器和设备,提供必需的,丰富的,最新的科学信息和人才信息.国家和社会要能够恰如其分地理解和尊重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和生活特点,客观求实地看待他们,对待他们,爱护他们.国家和社会要能够
12、及时奖励科学家的科学贡献.国家和社会要鼓励科学家学术思想的自由交流和争鸣,并允许科学家工作岗位合理的流动,保证各项合理的流动措施的实施.科学家成长的主观条件是研究科学家的一种概念,也是科学人才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科学家的成长不仅需要客观条件而且还需要主观的修养和素质.科学家成长发展的修养和素质包括:对科学的强烈爱好,浓厚的兴趣和迷恋的感情,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和永不满足的求解欲望.勤奋不息的好学精神和不疲倦的实干性格.善于思维的头脑,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和见微知着的直觉敏感性.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甘休的顽强意志.服从真理,不唯书,不唯上,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有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理想和为人类幸福终生
13、服务的事业心.五,科学家的创造心理因素科学家的创造心理因素是科学家的创造心理因素是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它主要包括: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窥探科学之宫的窗户,是科学学进行研究的最初动因,也是最基本的创造心理因素.但是单纯的好奇心从来也不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必竞不足以支撑科学的大厦,还必须依靠创造的其他动因.第二,对科学浓厚的兴趣是走向科学之宫的起点.许多科学家从小就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感兴趣.兴趣往往是从好奇 iS,发展而来的.志趣将是使科学家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兴趣一旦与事业心结合起来时,就能转化为志趣.科学家对自己所研究对象的兴趣一般说来是比较专一,而且能够持久.社会对科学
14、的发展有着制约作用,因此科学家的兴趣有时也并不完全是自由的.第三,热爱与迷恋是进入科学之宫的阶梯.兴趣的专一,可能发展为热爱与迷恋.热爱可以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缺乏信念的热爱还只是盲目的行动,迷恋只是一部分科学家的创造性心理特征.第四,事业心是建造科学之宫的基石.第五,社会需要是支撑科学大厦的支点.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科学研究.这是科学家最基本的创造动因.社会需要提供了科学研究取之不竭的源泉.同时只有充分满足社会某种需要的科学成果,才会被社会更快地承认,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第六,真理是科学之宫的塔尖.真理是科学家努力攀登所要达到的目标.科学家在创造活动中常常明显地表露出一种追求真
15、理的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欲望可以分成为求知欲与创造欲两大类.第七,爱美心理是科学家欣赏科学之官完美形式的动因.科学家大多认为科学之官是迷人的,是美的.这种永久的魅力不仅来自科学之宫的内容,而且也来自它的形式.探索科学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是许多理论科学家的科研动因.第八,好胜心理是进入科学之宫的加速剂.科研劳动的基本特点是探索性与创造性,它要求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这就使好胜心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研究的动因之一.科学竞争是这种智力好胜心最突出的表现形式.第九,爱国心能增强进入科学之宫的自豪感.绝大多数科学家感到能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种幸福一种满足.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活动中必须具备如
16、下道德品质:第一,不谋求权威.第二,不去单纯地追求财富.第三,追求真理.这是科学家道德的基础.第四,谦虚诚实.这是科学家的道德传统.第五,不慕虚名.这是科学家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第六,尊重他人劳动,保持科研友谊.第七,提携后进,培养人才.这是老一辈科学家的道德责任.第四 JII 生殖卫生学院八,尊敬师长,尊重前辈.这是科学家的美德.第九,科研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这是绝大多数科学家的道德价值方针.热爱劳动是科学家的基本道德原则.第十,热爱祖国是科学家应有的道德规范.中国科学家历来都有爱国的传统.科学家中绝大多数人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科学家的创造性个性结构是由认识结构,心理结构和道德结构等许
17、多不同质的结构综合而成的.正是由于这种综合形式的千差万别,才形成了全然不同的科学家的个性品质.个性在心理学中是最富有个别性的概念或范畴.为了对科学创造心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必须对科学家的创造性个性结构进行研究.科学家在从事创造活动中,其年龄与创造能力有一定关系.由于科学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劳动者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些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年龄有不同的优势,据心理学家测定,年轻人有大胆创新的精神,接受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能力强.年事较高的科学家经验丰富,判断成熟,情绪稳定以及能有效地利用情报资料.但他们的创新精神不如年轻科学家强.据人才统计学
18、的统计资料,世界各国杰出科学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在 2545 岁之间,其最佳峰值年龄为 37岁左右,而首次作出贡献的最佳成名年龄为 33 岁.研究科学家的年龄和创造能力这一术语,将促成科技人才进行最佳组合,充分发挥不同年龄科学家的特长和优势.研究科学家的创造心理必须注意研究并掌握科学家最佳年龄递增规律.各学科科学家的科学发现最佳年龄同本学科研究对象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复杂程度成正比,规律越复杂,最佳年龄也越大.这就是科学家最佳年龄递增规律.如:几个主要学科所研究的规律复杂程度递增顺序为:物理学一化学一生物学一心理学一社会科学,所以这些学科的最佳年龄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这条规律告诉
19、我们:各学科的最佳年龄是有差异的.对于数学,物理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要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创造性,而对生物学这样经验性较强的学科,要充分重视中老年科学家的作用.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是指科学家的最佳年龄曲线的峰值或高峰区的对应的年龄.不同学科科学家的最佳年龄是不同的.根据已有的统计材料可以看出.几个学科的最佳年龄的大致顺序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我们在研究科学家的创造心理时,注视他们理智意向的形成过程,并试图解释,理解他们个性超群出众的特点时,必须要进一步描述和研究科学家创造性个性的心理结构.根据大多数科学家所具有的心理需要模式,可以看出,如果略微扩大科学家对低级需要的满足程度,那么他们对高
20、级需要的欲望就会增大.这意味着科学家希望在科学上作出更多的贡献.这就为我们党制订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科学家创造性个性心理结构的理论依据.同时,科学家的性格对科学家创造性个性心理结构有影响作用.从科学家创造性个性心理结构出发,具有以下性格特点的人最宜担当科学群体的领导人.这些性格特点是:性格的外向性,性格的完备性,性格的严整性,性格的明确性,性格的持久性,性格的坚定性,性格的平衡性和性格的柔和性.科学管理部门也要尽量选拔具有良好性格的科学家当学术学科带头人.六,科学家创造性个性的认识结构科学家创造性个性的认识结构是由不同认识能力构成的.它主要由基本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的认识能力两部分组成.基本的认识能力有:第一,观察和观察力.观察是一种心理过程,而观察力则是一种个性认识能力.它们之间的联系,反映着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观察过程是培养作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