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哲期末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8360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哲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哲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哲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哲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联合大学 电科 1202B1马哲期末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 ,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其强大的生命力所在。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2、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4.哲学的基本问题?答: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5.物质的含义?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6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的定义相对独立性,社会的物质性问题,实践与社会存在的关系)p31

3、-39答: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7.联系的特点?答: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1 2 38.发展的本质?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辩证法的精髓,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普遍性的特殊性。10.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观含义和运用(9.10 均见 P43-47)答: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边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

4、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否定规律:1 否定是实物的自我否定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北京联合大学 电科 1202B2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的定义?答: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收腰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 1 2提供了可能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3 4标准。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关系?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

5、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13.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第一次飞跃 . 1 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14.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检验真理的标准)答:真理的绝对性和统一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

6、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既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5人类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两大尺度(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答: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当客体(物)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的四个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P80-p8416.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的统一?答:坚

7、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解释其本质和规律。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17.价值的评价?答: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第

8、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8.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英雄史观表现。时势北京联合大学 电科 1202B3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p94-p99答:对待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的缺点: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时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1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

9、性)?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骑着阻碍的作用。2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与内容(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强大的杠杆作用)答:1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

10、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2 科技杠杆作用表现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1.社会的基本矛盾,两大规律?答: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两大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2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不是英雄。人民共同创造经济条件起决定作用

11、。答: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 1 2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名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 3 4会变革的决定力量。P132-p131第四五章:两章就将资本主义性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改变资本主义性质,国家垄断的形成这几点信息1.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2.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跨国公司。3. 国家垄断的形成: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 (二战后

12、)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北京联合大学 电科 1202B44.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原因:1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5.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7. 把资本区分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

13、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有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3.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表现在: 生产的全球化 .贸易的全球化 金融的全球化 企业经1. 2 3. 4营的全球化。第六章:社会主义及其发展2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标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4、)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答:19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 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24.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和和平。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25.人的本质:现实本质和抽象本质。26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国际国内经济基础和文化认识)答: 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际环境1. 2 3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4.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26.苏联解体的原因(改革不该社会主义制度)27.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答:1

15、 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2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心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28.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原因: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社会主义的反战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北京联合大学 电科 1202B5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9.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30.共产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什么?答:自由和全面的发展31.共产主义的特征(阶级国家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全面发展三大差别:城乡,脑体,工农;生产力高度发达)特征: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大差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