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42828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版《夜莺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夜莺之歌 (第二课时)学科 语文 学段 高段 年级 六年级教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年 6 月第 2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据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将定位在帮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精读,让学生在充分地自主读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夜莺之歌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战争”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文章。全文以“ 夜莺的歌声 ”为线索,记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自称“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军队引

2、进游击队的埋伏圈,使游击队歼灭全部敌人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儿童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紧扣文章主线“夜莺之歌”统摄全篇教学。通过层层剥笋的方式,一步一步突破重难点;通过变换角色、研词析句、想象体验和多种方式朗读激发情感;通过谈话法进行合作与交流。 二、学情分析:文章的历史背景涉及到苏联卫国战争,学生对相关史实了解不多。所以,课前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但对作家如何通过一次普通的侦察任务,刻画出“小夜莺” 的优秀品质,学生领会不深。本课人物形象鲜明,但是学生生活的时代,与文中主人公相距甚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

3、课文内容,了解小夜莺与德寇斗智斗勇,巧妙周旋,顺利把敌人引进游击队的包围圈,感受他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3体会作为文章线索的“夜莺之歌”在文中的作用,通过抓故事线索的方法,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及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用抓故事线索的方法,通过对小夜莺语言、动作描写以及对游击队员的侧面描写,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教学重难点:体会作为文章线索的“夜莺之歌”在文中的作用,初步体会抓线索的妙用。教学资源文中插图和 PPT 课件教学流程示意图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在前面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我紧扣文章主线“夜莺之歌”统摄全篇教学。通过层层剥笋的方式,一步一步突破重难点;通过变

4、换角色、研词析句、想象体验和多种方式朗读激发情感;通过谈话法进行合作与交流。设计思路如下:一、情境导入,引出“歌声”线索。 二、聚焦人物,品味五次“歌声”。 三、梳理结构,探究“歌声”。 四、感情升华,回归“歌声”。 其中聚焦人物,品味五次“歌声”为中心环节,集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歌声”线索。1、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把视线再一次的投向广袤的俄罗斯,满怀着对卫国战争英雄们的崇敬,对在德军炮火下奋勇抵抗的孩子们的敬意,继续来学习夜莺之歌。2、听,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打开书浏览课文,看看这歌声在文章中出现几次?(五次)3、走进这五次歌声,看看每一次歌声结束后

5、写夜莺的表现是怎样的?【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的线索,为进一步体会作者写法上的独具匠心,感受线索的妙用做好铺垫。 】二、聚焦人物,品味五次“歌声”。(一)第一次歌声响起品味两次语言1、默读这部分,想想为什么这歌声“越来越有劲”?(引导学生说出歌声越来越有劲的原因:引起敌人的注意。)2、别忘了你要引起敌人的注意,你打算怎么读。3、越来越有劲的歌声马上就引起了德国军官的注意,他们朝夜莺走来。4、同桌之间一个扮演小夜莺,一个扮演德国军官,读一读德国军官与小夜莺的对话。第一次对话【课件】:“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

6、我一个!” (1)对这个问题,小夜莺的回答真是绝妙到了极点。他用怎样的一个句式来回答德军提问的?(这是一个设问句) (板书:怎么会)(2)这是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送入文中。(通过比较发现,问句增强了语气,表达的效果要比陈述句更强。)(3)再看后半句,小夜莺回答的太有意思了,他偏偏回答麻雀、乌鸦、鹧鸪这些鸟?(因为他装作故意听不懂德军的问话,好让他消除戒心)(4)那小夜莺就直接说也应倒是只有我一个多干脆,为什么还要加上“麻雀、乌鸦等这些鸟呢?(这样才不引起怀疑,感觉单纯、消除敌军的戒心,为下一步引敌入林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变换句式,对比朗读,强化学生的情感和语言,加强读中悟与读中思,这恰

7、恰体现了课标中品味相关词句,体会表达效果的作用。】 (5)教师引读:那好,现在我就是那位德国军官,(6)小夜莺不但不胆怯不害怕,而且还巧妙的回答了敌军的提问,你们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夜莺,送给他一个词?(板书:机智、勇敢)(7)小结:原来前半句巧设悬念,引起兴趣,后半句的回答响亮清晰,加在一起,是多么丰富而饱满的表达。第二次对话【课件接着出示】“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了火,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1)德军被小夜莺蒙在了骨里,傻傻的接着继续追问,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2)德国军官还以为自己挺聪明,你们听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了吗?

8、(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野兽代指德军侵略者,)(3)为什么小夜莺不直接说“德军来了” , “德军来了”而是说野兽来了 , 野兽来了呢? (4)为什么把德军比作野兽?(不慌不忙地表达对战争的憎恨对敌人的愤怒)(5)别忘了他是怎样说这两句话的?(板书:不慌不忙)(6)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不仅要注意文章的内容,还要注意作家的写法。放开声音读一读,看看哪个句式更加突出小夜莺的不慌不忙?(提示语在中间,这样起到一个缓冲、停顿的作用,更加能看出小夜莺是不慌不忙的说,教师也可和学生对比读以作提示。)(7)你们听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夜莺?(板书:镇定自若)(8)作家写的多精彩啊!提示语在中间承接了前后的语句,如此

9、用心的安排提示语的位置,真正的让我们体会到夜莺的不慌不忙。(9)小结:这第一次歌声,书中“引”出的是德国鬼子,可我们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 “引”出的是对小夜莺勇敢、机智、沉着的理解。 (板书:语言)【设计意图:抓第一次歌声的线索,没有面面俱到,只抓了小夜莺的语言,体现的是六年级教学如何长文短教,如何抓住重点内容深入挖掘。在体会小夜莺这两句语言在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后,我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进一步让学生展开想象。 】(二)第二次歌声响起品味动作【课件出示】“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1、这里的夜莺唱、杜鹃叫,歌声指的

10、是什么?情报的内容多重要啊!歌声响起就可以了,干嘛小夜莺胳膊还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去掉这部分行不行?(正是这些漫不经心的动作,才让敌军相信这就是顽皮的小男孩应该有的行为。)2、小夜莺为什么一甩一甩呢?(轻松,自然,自信) (板书:一甩一甩)3、小夜莺还会做哪些动作呢?【课件出示】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或者( )。4、小结:第二次歌声的想起我们通过品读小夜莺的动作,更加深了对他的理解,正是因为他随意的行为,才会把敌人引进密林深处。 (板书:动作)【设计意图:插图是重要

11、的课程资源,要达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就要给学生创造性的使用插图的机会,这样的设计进一步丰富了小夜莺的动作,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更加明确了小夜莺歌声动作背后的信息和意义。 】(三)第三次、第四次歌声品味侧面描写1、当第三次、第四次歌声响起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放开声音读出来。【课件出示】“你们听见了吗?”“夜莺!”“你没听错吗?”“现在你们听见了没有?”“一、二、三、四”“三十二个鬼子”“两挺机关枪。”“对付得了!”“对付得了!”“我和斯切潘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面阻击。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2、 夜莺到底用它的歌声传递了哪些信息?你说这是一个怎

12、样的小夜莺?(板书:尽职尽责)3、信息的内容多重要,既然如此,课文在这里,就直接把答案写在这里,为什么前面还要写游击队员的表现呢?(游击队员的话中让我们不仅知道了歌声传递的信息,还体会到他们配合的默契,以及对小夜莺的喜爱。)4、小结: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性之美啊!第三、四次歌声想起的时候,我们通过品读游击队员的侧面描写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尽责的小夜莺!(板书:)【设计意图:采用此侧面描写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懂得,歌声的含义,并不一定直接描写出来,通过对游击队员的侧面描写,烘托出小夜莺的形象。作家描写的精彩就在于,这样读起来,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四)第五次歌声当第五次歌声响起的时候,战斗已

13、经胜利,而小夜莺仍然尽职尽责,准备投入到下次战斗中去。齐读。 三、梳理结构,探究“歌声1、原来这歌声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五次,却有着不同的味道。(课件出示)第一次: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第二次: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第三次: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第四次: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 第五次: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夜莺的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五次串连起了全文,如果把这几句描写歌声的话去掉,似乎也不影响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作家非要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插入夜莺的歌声呢?(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这歌声就向一根线,把动作、语言串联起来,才使小夜莺

14、的形象更加夺目光彩。)【设计意图:抓文章的结构线索,就是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到,描写人物的一个个故事情节,往往被一根若隐若现、贯彻始终的线连接着。于是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词语,那些一个个散落在句子中的珍珠,被线索的结构串联起来,这样小夜莺的形象就更加夺目光彩。 】2、夜莺之歌,究竟是怎样的歌?(勇敢、正义、胜利 )之歌。【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3、听,夜莺的歌声又响起来了,这婉转的歌声也诠释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愿。 (音乐响起)(出示)它诠释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愿。这歌声仿佛在唱:啊

15、!夜莺的歌声,你是我的希望!啊!夜莺的歌声,你是我的欢乐!这歌声代表着一个心意:愿心爱的祖国,巍然屹立! 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著名的歌曲中的一段歌词。可能六十多年前的画面,伴随着时光流逝,今后会在记忆中趋于淡漠,但夜莺的歌声却让我们久久难忘。板书设计夜 莺 之 歌 (线索)勇敢机智 怎么会 语言沉着冷静 不慌不忙 尽职尽责 一甩一甩 动作【板书充分体现高年级特点:训练性、内容性、人文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尝试运用抓线索的方法复述课文。2、根据课文剧情,创造性地进行课本剧表演。教学设计特点本课牢牢把握语言性,在语言之中体现人文性。一、抓住线索,梳理结构教学时,在学生整体把握、简要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线索“引、诱、传”并体会其作用。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二、朗读体会,体会表达通过变换句式体会人物精彩的语言,并通过学习侧面描写的手法,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培养能力,激发情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如朗读的能力,概括能力等。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