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装 订 线 学院 学年度第 学期期末考试(补考)试题. 级 班 专业 考试课程名称 统计学原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核形式:闭卷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C ) 。A.总体的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C.总体中各个单位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2.某市进行一次零售食品质量与价格调查,其调查单位是( C ) 。A.该市所有食品商店 B.每一个食品商店C.每一种零售食品 D.全部零售食品3.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指标是( D ) 。A.计划完成程度 B.劳动生产率C.婴儿出生率 D.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
2、支出的比重4.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D ) 。A.各组的权数绝对值大小 B.各组的权数是否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大小 D.各组权数的比重5.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B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显著性 D.可靠概率6.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4%、6%、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D ) 。A.4%6%9% B.104%106%109%C.(4%6%9%)+1 D.(104%106%109%)-1二、多项选择题1.采用组距分组时,组限的确定( BC ) 。A.第一组下限应大于最小变量值 B.第一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C.最后一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
3、值 D.最后一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E.第一组下限和最后一组上限应分别等于最小和最大变量值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CE ) 。A.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 B.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E.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3.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BCD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阅卷签字得分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系 别班 级学 号姓 名- 2 -A.样本单位数 B.估计值 C.抽样误差范围 D.概率保证程度 D.抽样平均误差4.指出下面的数列那些属于时点数列( ADE ) 。A.某种股票周一至周五
4、隔天的收盘价 B.某工厂个月份的利润额C.某地区 2005-2009 年的各年平均人口数 D.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额E.某企业 2005 年-2009 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三、判断题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含义。 ()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一致。 ()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标志。 ()4.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可靠性。 ()5.如果变量 的数量减少,变量 的数值也随之减少,则称两个变量为负相关。XY()四、填空题1.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 数量指标 和 质量指标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分为 全面调查 和 非全面调查
5、 。3.在对数据进行分组时,如果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称为 单项式 分组;如果把某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则称为 组距式 分组。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 和 总体标志总量 。5.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 综合指数 和 平均数指数 两种。五、简答题1.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就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2.一般情况下,怎样根据经济内容确定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答:(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作为同度量因
6、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计算期上。(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上。(3)上述确定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3 -装 订 线 六、计算题1.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 件,标准差为 9.6 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件数(个) 工人数(人)10-20 1520-30 3830-40 3440-50 13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差异程度大?解: )(5.9件fx)(86.2件f7.039xV甲 5.286.乙说明乙组日产量差异程度大于甲组。2.某单位从全部职工中随机抽取 19
7、6 名进行调查,得知全年平均收入为 8600 元,标准差为 840 元,其中存款的职工为 147 人。计算在置信程度为 95.45%( =2)时,分t别对全部职工每人平均收入和存款职工比重进行区间估计。解: 2%.751964,20,86tpx194nx系 别班 级学 号姓 名- 4 -1206xt年收入的区间范围是: X86054%1.392571npP.6.32pt存款比重区间范围是:75%6.2%,即 68.8%81.2%3.某企业 2009 年有关资料如下:月份 1 2 3 4总产值(万元) 300 308 310 315月初人数(人) 250260 242 256要求:计算 2009
8、 年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和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解: bac)(3061830万 元n)(25 14256251231人bbn- 5 -)/(1243506人万 元bac- 6 -装 订 线 4.某企业两种产品的资料如下:总生产成本产品名称基期 报告期基期与报告期相比单位成本提高(%)甲 245 70 2.8乙 186 178 -5.6试计算:(1)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2)两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解:(1)单位成本总指数= %2945181qpk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减少的总成本 )(2.3.811 万 元qp(2)产量总指数= %6.1043.501qpk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成本: )(24510万 元k系 别班 级学 号姓 名-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