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刻板印象与归因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68430 上传时间:2020-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刻板印象与归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刻板印象与归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刻板印象与归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刻板印象与归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刻板印象与归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案教育学院201101140202冯苹刻板印象与归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刻板印象及其形成,掌握消除偏见的方法,能对社会行为进行归因,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有关刻板印象的知识教学要点: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形成偏见形成的原因如何消除偏见性别角色的形成归因理论归因偏差教学难点: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偏见形成的原因归因理论教学过程:一、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 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多与事实不符,

2、甚至有的是错误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知识欠缺直接接触,间接材料(电视)图式用预存的图式去评价和归类人比实际去认识人要容易得多。当记忆中有较强、组织较好的图式时,会选择性注意与之一致的信息和特征,而抛弃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和特征,这种信息加工使记忆发生偏差,从而与预存印象一致的信息不断构成对他人的记忆,直接导致刻板印象形成。类别化对人的印象是以对目标人的记忆为基础的。人的知觉和记忆是有限的,为减轻记忆负担,需要简化信息,对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对某类人的预存印象,推论目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通过把个体纳入或与某一具有特定特征的群体联系,可帮助人快速组织和解释人和事。刻板印象意

3、义具有两面性刻板印象有助于简化社会认知活动,提供信息加工效率 。在低认知资源条件下,刻板印象为一致性信息提供概念流畅性、易化其理解(概念编码),从而节省下认知资源;同时,不一致性信息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会自动快速吸引人的注意力,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转向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知觉编码)。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稳定性,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刻板印象是固定化的,使人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注意和回忆,从而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变化,阻碍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进而导致偏见的产生。性别刻板印象性别角色及其形成性别角色(gender role)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形成:生

4、理结构(体力)差异社会分工不同社会责任不同人格倾向、社会地位不同行为模式不同社会角色分化。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及其维持 性别刻板印象来源于性别角色的分化。其形成和维持过程受以下因素影响:家庭成员(尤其父母)的性别刻板印象学校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教材内容、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念、同伴的性别刻板印象)大众传媒的性别角色观念二、偏见偏见的定义与特点偏见: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特点:不符合事实过分类化先入为主不易改变造成偏见的原因群体间的利害冲突;早期经验(社会化);社会分类;刻板印象;偏见的消除消除刻板印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共同命运和合作奖励;制定

5、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改变儿童的早期经验父母与其他成人避免对儿童进行偏执思想的教育。再分类调整“我们”与“他们”之间的界限,使得先前的外群体被纳入“我们”的类别中来。三、归因归因概述归因归因确定行为的原因,进而了解他人稳定特质和性格倾向的过程。(预见事物发展、掌控环境、明确行为)归因发生的条件:出乎意料,不寻常的事件;负性事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对个体很重要,但不太了解、肯定的事。归因理论内外归因理论海德归因理论创始人(内部外部)人们在解释行为原因时,通常可能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推断;人们在个性上有一种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或是倾向于外部归因,或是倾向于内部归因。倾向于外部归因的叫“外控型

6、” ,倾向于内部归因的叫“内控型”;比较而言,人们更偏好内部归因倾向于认为行为起因于个性或人格特征。成就归因理论韦纳海德内外归因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揭示不同的原因维度对情感、期望以及行为选择具有不同的影响。成败归因理论的优缺点:优点: 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指出不同归因会对预测人们以后可能出现的行为产生影响,这让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不足: 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指出不同归因会对预测人们以后可能出现的行为产生影响,这让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相应推断理论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什么条件下可以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的稳定的

7、人格特质。影响因素:行为的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非共同效果即独特性(高)社会赞许性(低)行为结果的严重性(不严重)相应推断理论的优点丰富了海德的归因理论,在内外因的基础上,应考虑到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相互制约。强调影响归因的外部因素主要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等外在压力。三维归因理论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刺激物(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情境归因时,人们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与当事人一致的程度一贯性在不同场合,对同一给定的刺激以相同方式反应的一贯性区别性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事件以相同方式反应程度三维归因理论的优缺点优点:将外部原因进一步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归因更为明确

8、。详细描述了人们如何根据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因的机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行为的原因。不足:模型过于理想化,因为现实中往往得不到一贯性、一致性、区别性的所有信息。应用不广,因为生活中人们不会进行如此科学、复杂的分析,社会认知遵从“费力最小原则”。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低估情境的作用。自我服务偏差将肯定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的归因现象。行动者观察者分歧效应行动者对自己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常表现为:行动者把自己成功归因于个人,把失败原因归因于情境;观察者更多将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特质。四、作业与思考题什么是刻板印象?举例说明刻板印象在社会现实中的不良影响。结合你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举例说明如何消除社会阶层之间的偏见。什么是归因?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的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联系生活实例,思考在归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偏差以及如何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