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血不良反应预防、处理和回报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即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二、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1.血液中不可在血液中加入任何药物 以免产生溶血和造成血红蛋白变性或污染。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2.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输血过程及输血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 、尿量、尿的 颜色以及 术中原因不明的渗血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产生的并发症。3.因致命性的输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过程的早期,故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并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1520 分钟无反应
2、, 则根据病情和年龄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4.患者输血前应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好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播疾病项目的检测,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三、临床用血科室医务人员发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保留静脉通畅,通知上级医生和输血科,同时根据反应的性质(发热、 荨麻疹、溶血性输血反应、充血性心衰竭等)给予治疗和抢救,同时进 行相关检查,如在输血对侧肢体采血常规和血袋中剩余血送输血科检测,留取反应后的第一次尿送检等。四、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后,输血科和临床用血科室应立即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核 对用血申请单、血袋 标签、交叉配血记录、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 ABO 血型、Rh (D)血型,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若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查。五、如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科主任在组织抢救的同时报告医务科(8 小时报医疗总值班),组织医院最强技术力量,采取有效救治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如需要对血液及输血相关物品进行封存的,医务科应当立即通知中心血站的人员到场,由患者、医院和中心血站等三方送有法定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2009 年 10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