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18857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但腐败并没有因此而消亡。腐败的顽固性使其在不断加大的反腐力度面前,衍生出诸多新的腐败现象。因此,如何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是保证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权力制约和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权力观存在偏差和误区,监督和被监督的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权力观,因而在思想上缺乏接受监督的意识,现实中逃避监督、排斥监督、压制监督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抱着“有权不用

2、,过期作废”、“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等错误思想, 以至滥用权力,走向权力腐败。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干部群众不想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突出。2、监督法规建设滞后,监督制度不完善。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监督法,开展监督在方法、手段上还缺乏法定的操作规定。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舆论监督还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有的法规制度虽然已经出台,但仍显得滞后、迟缓。有的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或实施办法,难以操作。3、监督体制不顺,监督的权威性不强。监督体制的设置不符合监督的内在规律,目前实际上存在着监督者受制于被监督者的问题,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又是下级与上级的隶属关系,监

3、督者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对现行的制度措施执行不力,有如形同虚设。民主集中制,在实际执行中,有的是少数人说了算,有的形式上是集体研究,但实际上是个别人拍板决定。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也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搞以权谋私、钱权交易、权色交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很重视,但由于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够到位,落实执行的成效还存在一定差距,已经难以反映实际情况。5、权力运行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一些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政策弹性,凭关系随意行使审批和处罚权力。一些权力运行存在上级监督不到、同级不好监督和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和无法监督。监督工作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如重事后的

4、纠偏惩处,轻事前事中的防范监督。6、权力过于集中,出现“监督难、难监督”。 一是“ 一把手”往往集人权、财权、事权于一身,客观上形成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状况。有的“ 一把手”自恃身居要位,把自己置于监督之外,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二是现实中有许多部门的重点部门握有行政审批许可权、行政执法处罚权、财物分配权、工程项目建设经营权等等权力,虽然其职位不大,但权力却不小,由于点多面广,目前对这些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督还不够到位有效。7、我国行政监察机构的巨大功效还没有充分发挥。在现行监察体制下,行政监察机构权威性不足,行政检查机构地位低下,既没有权威性,又缺乏独立性。行政监察决定执行刚性不足,行政监察法对没

5、有正当理由而拒不执行行政监察决定的和拒不采纳行政监察建议的单位和个人没有作任何强制执行的规定。监察范围过于宽泛,监察运行缺乏透明度。二、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对策强化监督检查是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作为记检检察机关,要认真开展机关效能投诉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要创新效能投诉工作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此,应当着重抓好以下的机制完善和创新。1、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实施。实践证明,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有利于党组织对领导干部严格监督,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利于增强领导班子的战斗力。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

6、,加强党代会及其代表对党委和有关部门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省、市、县党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要在全委会上述职述廉,报告本人及领导班子廉洁从政况,主动接受监督。要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提高党内事务的公开透明度。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知情权,从制度上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有力的保证。要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内部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全面实行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强和改进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进一步改革纪检监督体制。建立与同级党委平行的党内监督机制,实行各级纪委直接受上级纪委领导并对其负

7、责的垂直领导体制,以解决同级地方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的监督问题。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制度上落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发挥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要建立隶属于人大的专门监督机构。如要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监察委员会或者监察专员,重点加强各级人大对“一府两院”及其领导的成员的监督。同时,要制定配套的监督法规,明确监督的具体权限、组织形式、程序和手段,明确质询、弹劾、调查、罢免等实施方法程序,以保障人大在国家权力制约和监督中的最高地位。其次,以推行政务公开和民主评议等民主监督形式为重点扩大基层民主,以权利监督制约权力。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逐步实行干

8、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度,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健全群众举报制度,不断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使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过程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再次,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以舆论监督制约权力。3、实行有效监督要以健全的制度和法律为基础。首先,要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法律体系建设,制定权力制约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明确权力的来源、授权范围、方式、运行程序,来保证权力行使的公正性。同时,要加强维护监督权利的法制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对权力滥用惩处的法制体系建设,其次,强化和完善司法职能。一是把现有的纪检、监察、审计、反贪局等机关和部门合并成统一的监督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直接隶

9、属于上级,由中央直管,不受地方党政管辖,其经费及物资设备由特定的专门渠道拨足,干部的任免及福利待遇由上一级机关负责。从而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独立性强的监督机关。二是赋予更大的权限,增强监督手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实践的新特点的要求,所建立的以纪检、监察、审计、反贪局四位一体的新的监督机构,必须把这四个部门的职能和手段统一起来,赋予新的监督机构以纪检监察权、侦查权、审计权、拘留权和刑事起诉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合力,发挥综合监督效能。总之,我们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健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的基本形成,同时继续按照已经初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路子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解除腐败的困扰,把消极的腐败现象遏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