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80868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0 页教 学 设 计课 题: 5.1 物体的质量(沪粤版)课 题: 5.1 物体的质量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关于“质量” ,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常见物体质量的能力。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第 2 页 共 10 页的质量,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即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二、教学目标1、知

2、识与技能(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2) 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3)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 (4) 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初步概念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 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本节的教学

3、重点。四、学情分析“质量”一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第 3 页 共 10 页不同,学生可能易混淆。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探究,但在操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有的同学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拨动游码和取放砝码;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等等。这需要加强规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五、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来亲身体验;借助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以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六、教具准备教师用:米尺、木板、铁

4、钉、冰块、铁锤、水桶、烧杯、物品包装袋、演示天平等。学生用:天平和砝码、一元硬币、乒乓球、笔、量筒、酒精等。七、课型:新授课八、课时:1 课时九、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流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第 4 页 共 10 页引入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出示: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这两个物体有什么相同之处吗?椅子、桌子都叫做(稍停)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稍停)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多有少吗?阅读观察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学生答:物体学生答:物质明确学习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引导学生明确两个概念:物

5、体和物质。由此过度到下一个教学环节。物体的质量物体实物展示:一颗铁钉、一块冰、一把米尺、一把铁锤、一桶水、一块木板等。你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学生对分类有困难,教师启发引导。在分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每一类中的两个物体相比,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相同?总结: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多少之分。板书: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演示:冰块在室温下熔化成水;用铁锤把铁钉敲弯。问题:(1)烧杯中的冰块熔化成水后,所含水的质量有没有变化?(2)铁钉被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认真观察在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分类。

6、如: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通过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讨论,可以得出:三组物体中都是大的物体含的物质多,小的物体含的物质少。观察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得出:因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从经验出发。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学生的原认知的基础上,自我构建形成质量的概念,从中领悟建立概念的方法。提供感性认识第 5 页 共 10 页的质量太空去,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板书: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位置等的变化而变化。少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它的质量也就不变。 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即质量不变也就是其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的单

7、位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和时间单位的引入,板书: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常用单位有吨(t) 、克(g) 、毫克(mg)换算关系:1t1000Kg 1Kg1000 g 1g1000 mg展示:老师和学生收集的一些带有质量标示值的物品包装袋。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课文 P112信息浏览:质量阶梯。回顾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质量单位换算关系。国际千克原器。观察讨论并完成填空:课文 P112图 5-5.说一说其质量的大致数值。阅读通过类比使学生明白,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质量单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对单位的认识。扩展学生的视野。第 6 页 共 10 页学习使用天平测

8、量物体的质量知道你们的体重是用什么测出来的吗?你们还了解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呢?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实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1. 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每小组分发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教师利用演示天平展示。如果说不出,教师启发其他同学补充。2. 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自学中要关注使用天平过程中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明确使用天平的正确方法。教师演示正确操作。教师演示一些错误操作: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加减砝码用手拿;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以口诀方式总结使用天平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天平放置要水平,游码归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交流回答

9、:如体重计、磅秤等。交流回答:如杆秤、电子秤、台秤(可能有同学会说出天平) 。仔细观察,对照教材P113图 5-6,小组交流,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学生抢答,指认各部件,尝试说出其作用。对照实物和说明书(摘要)自学,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交流讨论。并尝试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观察、领会。纠错,并指出正确操作方法。联系实际 提供实物让学生亲自体验,积极参与。从正反两个方面学习使用天平的方法,有效地避免和纠正学生在使用天平时的一些错误做法。第 7 页 共 10 页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取放砝码用镊子,左物右码两盘中。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指零示平衡。读取砝码和游码,两值相加便完成。3.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

10、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观察本组的天平,弄清天平的测量范围和标尺上的分度值为多少。活动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要求:用天平测量下列物体的质量:(1) 一枚 1 元硬币的质量(2) 一个乒乓球的质量(3) 一支铅笔或中性笔的质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活动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要求:用天平测出 50mL 的水和酒精的质量:(1) 体积为 50mL 的水的质量(2) 体积为 50mL 的酒精的质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实验完毕,交流结果。整理好器材。识记观察完成活动 1完成活动 2交流整理归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为后面熟练准确地进行测量做好准备。实验探究,小组间

11、分工合作。既测出体积,又测出质量,为以后学习密度做好铺垫。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第 8 页 共 10 页课堂反馈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60。(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00。(3)一瓶标有 500mL 的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0.5。2. 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3.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指出其中的两处处错误:(1) 。(2)

12、。4. 某次用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时,砝码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Kg.如果将这个物块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练一练练一练练一练练一练感受身边的物理。检测与反馈检测与反馈检测与反馈检测与反馈第 9 页 共 10 页巩固小结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交流。谈学习感受、认识。质疑、释疑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课文 P115 第 15 题。2.课外作业:完成课文 P115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知识。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 书 设 计一、

13、物体的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因形状、位置等的变化而变化。二、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常用单位有吨(t) 、克(g) 、毫克(mg)换算关系:1t1000Kg 1Kg1000 g 1g1000 mg。三、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1.天平的结构 2.使用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4.使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十、教学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所获、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反馈的信息等,写好教学反思,以便今后更好地教学。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文献:沪粤版物理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