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58764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哲学导论归纳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哲学导论第一章何谓哲学:对哲学的理解应该从哲学一词的起源说起。哲学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滥觞。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一词被定义为“爱智慧” 。其实东方古代思想从东西方哲学所囊括的含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并不是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从西方演变而来的。中国的大禹就曾说过:“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后人对此解释道:“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 ”可见,东方的先人也将哲学作为一种智慧的表现,哲学在先人眼里是一门使人聪敏的学问。现在的哲学已经具有明确的定义了,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亦或是自然知识、社会知

2、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但我认为这样的定义未免有些枯燥,哲学的思想在我看来是充满无穷的奥义的,但并不意味着哲学就是远离世人、深不可测的。不同的人看哲学会有不同的理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可见爱因斯坦从科学的角度看哲学认为哲学和科学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文学家说起哲学则认为哲学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精神的栖息地。其实,哲学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就是一种寻觅精神家园的活动。当然哲学还有一种极

3、为宝贵的品质,那就是自我批判。综上所述,哲学可以被定义为以批判思考探究和反省有关生活、知识以及价值等根本问题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是自己更具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哲学的特点(品质)1.哲学是非功利的。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哲学不能烘面包,但哲学能使面包的滋味更香甜。 ”的确,哲学作为一种高贵的精神活动,他不能带给你诸多的实际利益,但他能教会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生活的更好。2.哲学具有反思、批评的高贵品质。现在的人们总是不假思索地接受社会所给予的各种条律并认为这是约定俗成、理所当然的,而不去思考这些条律何以存在。而哲学就恰恰教会人们对其通常未加省察和批

4、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分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省察,质疑它们的合理性根据和存在的权利。它往往会使人们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它会使人们对诸多问题加以寻根究底的思考。哲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对传统思维的挑战。哲学的基本领域历史上东西方哲学家都对哲学的基本领域做过明确的分类,尽管差异很大,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的。目前,一般将哲学分为本体论(有时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词) 、认识论或知识论、价值论。第二章哲学的起源1.哲学起源于惊异。的确,哲学的孕育和产生并非出于某种实用的目的,而是起源于人们对世间各种事务、现象的好奇、思索。由于这种种的惊异,人们便开始探索,力图解开自然、社会、思维的奥秘。早期希腊哲

5、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说明。 ”当然,惊异并不等于哲学,惊异只是哲学的引线罢了。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普遍性问题的思考。 苏菲的世界一书在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极具普遍性的问题,即你是谁,世界是从哪来的。类似的普遍性问题其实在人类产生思想以后就已经提出了,它看上去很简单,但回答起来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该从何说起。这时便需要用一种理性的思维来加以解决,哲学也就应运而生了。3.哲学起源于对历史的考察。追溯到古代文明,我们可以发现,最早产生

6、哲学思想的三个国家就是古希腊、印度和中国了。并且这三个国度的哲学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从公元前 800 年到公元前 200 年)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就将该时期称之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轴心时代” 。可以说,轴心时代所产生的精神文明奠定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础。轴心时代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的传统;在印度出现了最早的哲学文献奥义书和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佛教典籍;在这一时期,希腊哲学诞生了,涌现了一大批哲学家,出现了非常繁荣的景象。这些不同的哲学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第三章(本体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概念本体论其实是形

7、而上学的一个分支,而形而上学是研究事物本质和基本原理的学问,但从历史上看来,大多将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词。 不列颠百科全书曾经给本体论下过明确的定义关于存在本身,即一切实在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或研究。不难看出,本体论其实就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它所研究的范畴就是存在本身。1.本体论雏形:早期自然哲学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学说可以说是本体论的雏 形或前本体论,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如泰勒斯提出水本原说,阿那克西曼德提出无定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本原说等。早期 自然哲学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世界统一性即存在的本质的观点,所以说本体论问题是存在问题。2.古代本体论学说的开端A 爱利亚学派 巴门

8、尼德的本体论: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世界是单一不变的。巴门尼德作为爱利亚学派的实际创始者和主要代表者第一个提出了存在的范畴,他将世界的本原表述成为不生 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的“是者” 。他同时也区分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意见之路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而真理之路则是用理智来认识“是者”即世界的单一不变的本原。B.爱利亚学派 芝诺悖论:芝诺作为辩证法的创始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了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维护了其老师巴门尼德的学说。这四个论证分别是二分法、阿基里和乌龟赛跑、飞矢不动和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的悖论。芝诺运用辩证的思考否认了世界本原即存在本质的运动可能性。3.古代本

9、体论学说的完成形态A.柏拉图的理念论:爱利亚学派即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将客观世界二重化,本体世界是理智的对象,现象世界是感觉的对象。柏拉图在论述本体世界时和巴门尼德的思想大致是相同的,本体世界(又叫理念世界)即存在。但柏拉图并没有简单地认为现象世界就是非存在。柏拉图在对现象世界的论述中吸取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不断流变的思想,他主张感觉世界既存在又不存在,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两者之间。他又认为人们对于感觉世界的认识是“意见” ,虽然不是知识,但又不等于完全无知,同样介于两者之间。不难看出,柏拉图的理念论其实是对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观点的调和,本体世界和感觉世界分属两个领域。另外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

10、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研究方法,即从许多具体的事物中寻找出普遍的东西,并对这种普遍的东西下一个定义。柏拉图巧妙地将这一研究方法同关于存在本质的本体论相联系,提出了具体事物的共相是绝对存在者,是具体事务的本质和根据这一观点,他将这种共相称之为“理念” ,并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一套庞大的哲学体系。总的来说,柏拉图理念论的中心思想是我们感觉经验的对象并不是真正真实的,但也不是非存在,真正真实的是我们通过理性方能得到的“理念” 。柏拉图在区分两个领域、两种认识时,也运用了“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理念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当然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 “洞穴”的比喻也是极为

11、经典的。最后,柏拉图的理念论可以归结为三点。一,理念是与个别相对立的一般,是与特殊相对立的一般,它反映了具体事务的本质,但又于具体事务相分离。二,理念由理性而认识,现象则通过感官来察觉,就是说,理念不能被直接感知,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思考和推理。三,世界的本原(存在的本质)就是理念,它是各种事物、现象以及自身存在的依据,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物。B 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的学说:亚里士多德首先是对其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他赞同柏拉图可感事物服从于无形本质的思想,但他极力反对柏拉图及先人的“分离学说” 。他认为哲学的真正任务在于解释世界,旨在寻找可感事物的原因。而柏拉图的理念已经完全分离出具体事

12、物,已无法再回到具体事物中再对它作出解释。他认为,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不应该研究被分离的理念,而是应该回到存在本身去研究存在的本质。为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因说,分别是形式因(它是什么) 、质料因(它由什么组成) 、动力因(什么创造了它) 、目的因(它为了什么) 。可以看出四因说是紧紧围绕存在本身展开的,它将第一哲学的对象归结为存在本身,可以说是哲学思维的一大突破。因为在这之前的哲学缺乏统一的研究对象。4.小结:本体论说到底就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它是一种对世界的阐释。综上所述,古代本体论大致可分为三大方向,一种是前苏格拉底派的技巧,即挑出一种或几种基本元素,说明这个世界能够怎样用这些元素加以说

13、明,但这种方法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被告知是徒劳无功的。第二种是柏拉图的方法,假想并设计出一个隐匿在现象世界背后的世界,用它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第三种则是亚里士多德的方法,接受常识意义上的世界,但其中还有许多我们尚未理解的事物。虽然后代的哲学思想错综复杂,但实际上均为后两种思想的变种,似乎他们的说法都已经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预见到了。第四章(认识与真理)认识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建构论(皮 亚杰)认为认识是主体在思维中把握客体或主体在思维中建立与客 体结构相类似的思维结构的过程。在我看来,建构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反映论,因为主体若想在思维中把握客体,首先他先得对客体有一个大

14、概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对客体某种程度上的反应。但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也许我还未真正认知到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认识论顾名思义,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它研究的是认识的起源、实质、发展及真理性标准问题。认识论也叫知识论,从知识的层面来讲即关于知识起源、本质、构造、界限、确实性、或然性以及知识与信仰的区别的理论。西方近代哲学注重对主体的研究,而现实世界又是人心渴求的对象,真理意味着人心和世界的一致,那么以真理问题为核心的认识论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追求一致性或同一性意味着有待同一的双方先已对峙,这就是作为认识的主体与作为现实世界的客体的分立。认识论必须以主体与客体的对峙为前提,其目标是研究如何达到真

15、理,即达到主客体之间的统一。由于基本点的不同,认识论划分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法国笛卡尔、荷兰斯宾诺莎、德国莱布尼兹)唯理论从理论科学出发,认为感觉经验是个别的、相对的和偶然的,是不可靠的,因为不足以充当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的坚实基础,所以这些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实际上来源于人的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演变而来。笛卡尔的方法是怀疑,因为怀疑必须要有一个主体,当想到我在怀疑时,我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了,由此推导出“我思故我在”的经典原理。这一原理蕴含着意识的自我可靠性。同时,笛卡尔把自我称为能思维的东西,并断言思维是能思维的实体,那么自我就是认识的主体,是纯粹的认识能力。唯理论者贬低感官作为知识唯一来源

16、的地位,并强调所有有效知识都必须基于理性的操作。经验论(英国洛克、贝克莱、休谟)经验论者从实验科学出发,主张一切知识包括有效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并且以经验为基础试图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概括出自然法则来,这可以看做是对唯理论者关于理性作为有效知识的唯一来源的观念的挑战。洛克作为经验论基本原则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者极力主张人类的主要知识来源于对外部事物的感觉经验,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由感觉经验所产生的观念所构成的。与天赋观念相对立,他提出“心灵如白板” 。当然理性已然存在,只不过它所起的作用不过是将感官提供给心灵的材料重新组合并加以分类最终获取有效知识罢了。休谟问题休谟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观念之间关

17、系的知识,另一类则是关于外在事实之间关系的知识。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与外在事物没有关系,只要符合自己的法则而不矛盾就一定是普遍必然的、有效的。而关于事实的知识必然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所以这类知识只能是或然的。由此可见,经验论者企图通过对经验的概括获得有关自然法则的知识的希望破灭了。但这并不代表着唯理论者的胜利,上述说道,唯理论者试图通过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出人类所有的必然有效的知识,但休谟同样证明了理性所固有的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与外在事物不存在任何关系,故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只包含有关于自身的必然性知识。唯理论与经验论激烈的争论在休谟这里陷入了困境,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这也使得崇尚理性

18、、提倡科学的近代科学的启蒙主义显得黯然失色。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众所周知,唯理论者认为人类的心灵即理性是知识的基础,而经验论者认为人类的感官是知识的基础。康德认为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太过极端了,唯理论太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经验论则太过于夸大感官的重要性,于是乎康德便运用一种调和的方式来解决两者之间的争论。康德认为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有其正确性和错误之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知识和信仰)其实是我们同时通过感官和理性获得的。康德一方面批评了唯理论者忽视经验的作用,进而忽略了客体在认识中的作用的错误观念,但保留了其关于主观能动性的思想,肯定了先天概念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品格。另一方面,康德批判了经验论

19、轻视人的先天概念对经验材料的能动综合作用的思想,但保留了知识必须依赖于经验的观点。康德将有关世界的观念分为两类,即现象世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本体世界的信仰,信仰是完全需要通过理性来进行把握的。但自然科学知识就不同了,对局限于现象界的知识的获取和判断主要依靠知性并且应具有两方面的性质,一是先天性,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概念是作为为经验知识的获取而提供前提的知识要素而存在的;二是综合性,感官经验的综合判断能够不断地扩充人类的知识。这便是康德所说的关于知识的先天综合判断。那么知识的获取就必须满足相应的满足两个条件了,一是具有先天观念系统,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经验的质料,即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这与我们现今

20、所说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颇为相似。真理观认识论的核心是真理,人们关于认识的争论其目的都在于寻找获得真理的方法。中世纪以来人们关于真理的观念也分为两派,一是符合论,二是融贯论,在今天看来我们似乎更倾向于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前者。因为符合论认为事实为真,主张真理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亦称“事实的真理” 。而融贯论则认为推理为真,主张真理在于主观内部的逻辑一致性、无矛盾性、无可怀疑性和严密性,亦称“推理的真理” 。在某种角度看来,符合论和融贯论之间的争论其实是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真理观念上的延伸。第五章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哲学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没有哲学”之前对哲学的含义的论述

21、中我们就已提到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存在有哲学这一概念,但从东西方学者对哲学的阐释来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其实就是所谓的哲学思想。但这还要具体考虑到哲学含义的侧重点,若将哲学定义为“追求智慧的学问” ,即以西方哲学范畴为标准,那么中国的“哲学”思想就极为匮乏了。但若将哲学定义为“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即以东方主流哲学范畴为标准,那么中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就存在着难以计数的哲学思想。所以中国是否存在哲学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问题,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加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宝贵的哲学思想都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什么呢?传即传送后人,通即继承前人,所谓传统文化

22、就是继承前人之思想以传至后人。佛教有衣钵相传的“法统” ,儒家有圣贤相传的“道统” ,可见,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以及其他思想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还是存有诸多共性的。如果一定要给中国传统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的话,那么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以伦理为主要类型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主要包含儒释道。作为主流思想和贯穿古今的道统的儒家思想有其异于佛老思想的道即核心精神以仁为本的道德精神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中国古代哲学的大部分精华也都来自该核心精神。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方面,哲学在古代中国被视作教育的启蒙思想,依靠哲学来发蒙人,可见哲学具有极

23、大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哲学在古代中国的地位相当于宗教在西方的地位。可以说,中国古人将哲学作为他们的宗教。中国人不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哲学之上,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他们对超乎现实的追求即提高了自身的心灵境界,也在哲学里欣赏、体验并表达了超道德价值,因此他们无需再去创立一种宗教去重复上述做法。中国哲学的特质(中西方哲学的差别)1 中西哲学的进路与出发点不同:首先,西方古代哲学着力于宇宙根源的讨论即本体论的讨论。到后来,苏格拉底及后来的哲学家开始注重对人事的考察,但他们以对待自然的方式来对待人事,其特点主要是逻辑分析的态度和纯粹理性的思辨,将美与善作为客观的求真对象,与真正的道德无关。

24、而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了,其出发点主要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即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关注生命与道德的相关性,主张性命天道相贯通。2 中国哲学的特质重道德性:中国哲人大多不注重逻辑分析和理性思考,也不擅长为社会事物和现象下定义。西方哲学追求智慧,渴求知识,而中国哲学则注重实践,实践的方式初期主要是表现在政治上对于善的理想。而若想达到政治理想的实践,就必须从自我德性的培养做起,从德性的实践做起,即所谓的“正德”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哲学的特质在于重道德性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就因主张“古之学为己”而被称为为己之学或身心性命之学,可见儒家也倡导自我道德的修养。当然,自我德性的修养并不

25、只是纯粹地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在修养的过程之中必然关系到要发展他人的人格,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社会、国家负起责任。所以中国哲学所注重的道德性还带有一份深重的责任感。中国哲学重道德性的根源在于忧患意识,即忧患“德之未修” 、“学之未讲” 。他们忧的是人格的颓废,而非杞人忧天。他们有的是道德的沦丧,而非患得患失。这种忧患意识必然会促使人们去追求德性的培养。 “君子有终身之忧”也就成为了古代中国哲人亦或是有识之士的共同人格特征。中国哲学中所蕴含的忧患意识促使强烈的使命意识的产生,因为人处在社会之中,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中国哲人不仅要关注自我德性的培养,更要对国家的命运存亡怀有深厚的关注之情,

26、即心忧天下的责任意识。当然中国哲学的忧患意识中还透着一股浓厚的悲悯情怀,而悲悯情怀本身就已经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这相当于佛教的大悲心和基督教的爱,这是理想主义者才拥有的情怀。由忧患引发的悲悯情怀,亦引发出敬、敬德、明德与天命等观念。孔子说:“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忧患的意识初步表现即为“临事而惧”的负责认真的态度。从负责认真引发出来的是“敬”的观念。在中国思想中, “天命” 、 “天道”就是通过忧患意识所产生的“敬”而步步下贯。3 中国哲学围绕道而展开:道在中国哲学中包含着两种含义,即天道和人道。天道(宇宙普遍的真理)具有无限性,而人道(人世间的道理)具有有限性。中国哲学中道的的整体含义就是

27、如何在人道的有限性中实现天道的无限性,已达到天道和人道的合一。这一方面就要求人们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则要求人们自我超越。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一是天人关系。它不同于西方哲学,以本体界即存在为研究对象,而是注重讨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中国哲人认为形而上学就是天人之学。其二是人我关系,这便区别于上述的形而上学,属于伦理学的范畴。中国哲学之所以将人我关系列为其基本问题,是因为对天人关系的研究脱离不了对人道的研究,而所谓的人道其实就是调节人我关系的道德原则。因此只有通过对人我关系的探究,才能了解人道是如何体现天道,而天道又是如何展现为人道的。其三是身心关系,无论是对天道还是人道的研究

28、,其实都是具有主体人格的人的内在要求。所以中国哲学强调对道德行为主体人的自由意志的研究,所以中国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心灵哲学”和“为己之学” 。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首先,是天人论,即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中国哲人将其称为道德的形而上学,它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它研究的主要是人伦道德的依据。儒家的心性之学、道家的道论、佛学的佛性论均属于此范畴。其次是品格论,这涉及到上述的身心关系。它是关于作为主体的人的人格的养成的学说,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中国哲学正是通过研究身心问题来解决天人关系问题和人间伦理问题的。品格论教会人如何做人而非做事。如儒家提倡君子品格,其理想人格是圣贤,

29、道家的理想人格是真人、至人,佛家的理想人格是佛陀和菩萨。然后是功夫论,它主要强调实践的必要性,主张知识与实践的合一。对于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知道” ,而是“行道” 。功夫论教导人们培养人格的方式与方法并倡导人们亲力亲为。最后是境界论,中国哲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人超越当下的生存状态,而达到某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即领悟天道。如儒家强调仁与诚的境界,道家强调无为与逍遥的最高境界,佛教强调清净与涅槃的最高境界。中国哲学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刚柔相济 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 (老子)2.究天人之际 追寻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3.厚德载物 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4.和而不同 博采众家之

30、长和文化会通精神5.经世致用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第六章 人性与人生(东西方)中国古代人性论1 性善论(孟子)2 性恶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主张人性分为性和伪两部分(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其中性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则是善的礼乐教化,因此荀子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经就荀子的性恶论说到,荀子的性恶论表面上好像低估了人,但实际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如礼乐关系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又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3 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 康有为) 强调人之善恶取决于后天之学4 性有善有恶论(世硕 杨雄) 强调后天教育5 人性向善论(傅佩荣) 首先提出人性本善具有两大盲点,一是缺乏经验上的佐证,只是主观上的论述。二是善和恶是价值上的观念,而任何价值之呈现都是以自由选择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无法保证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故傅佩荣提出人性向善而非本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