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 路径规划与避障 ! 熊蓉! 控制系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 参考书目 “#$%#4)$*!“#4#.61! !?A1! B0*-*!%:!/!C!D在哪里CE! B0*-*!%:!/!+#)&+!C!D到哪里CE! F#,!#!/!+*.!.0*-*!C!D怎么去CE 自主移动的三个关键问题 ! 自定位 目标规划 导航规划 环 境 地 图 地图表示 未知环境地图构建 自主移动必须具备的四要素 环境模型G地图(预先已知或者自主构建) 感知和分析环境 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 规划并执行移动 自主移动的一般软件体系结构 测量数据 局部观测G地图 位置! 全局地图 参考点运动轨迹 驱动指令 感 知
2、控 制任务指令 知识、数据库 导航规划 导航规划:在给定环境的全局或局部知识以及一个 或者一系列目标位置的条件下,使机器人能够根据 知识和传感器感知信息高效可靠地到达目标位置 导航方式: 路径导航 自主导航 路径导航 7 自主导航的主要问题 路径规划:根据所给定的地图和目标位置,规划一条使 机器人到达目标位置的路径(只考虑工作空间的几何约 束,不考虑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约束) 避障:根据所得到的实时传感器测量信息,调整路径/轨 迹以避免发生碰撞 轨迹生成: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约束,寻找适当 的控制命令,将可行路径转化为可行轨迹。 路径规划和避障规划 路径规划 根据所给定的地图和目标 位置,
3、规划一条使机器人 到达目标位置的路径 避障规划 根据所得到的实时传感器 测量信息,调整轨迹以避 免发生碰撞 面向长期目标 的战略方法 解决当前问题的 战术方法 互 补 对 立路径规划和轨迹规划 路径不包含时间轴,轨迹包含时间轴 路径规划只考虑工作空间的几何约束,不考虑 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约束。 轨迹规划则需要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 约束,寻找适当的控制命令,将可行路径转化 为可行轨迹,使机器人鲁棒地跟随期望路径。 路径规划 姿态空间DH#&I+3-%8#&!6J%7*E 将工作空间降为二维物理空间! 两个重要假设:! 机器人是一个点,障碍物按机器人半径进行膨胀! 机器人是完整的,忽略非完整
4、约束对姿态的限制!姿态空间 一个机器人所有可能的姿态集合! 障碍物空间:不可行的姿态集合! 在该空间中,机器人会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自由空间:可行的姿态集合! 在该空间中,机器人将无碰地安全移动 路径规划:在自由姿态空间中为机器人寻找 一条路径,使其从初始姿态发展到目标姿态 路径规划方法 路径规划方法应确保完备性,即当存在一条从初 始姿态到目标姿态的路径时,系统总能够到达目 标姿态! 达到近似完备性的方法:将姿态空间离散化,构 成分辨率完备的路径规划算法 不同的空间 离散策略 1. 行车图法:在自由空间中构建连通网络 2. 单元分解法:区分空闲单元和被占单元 3. 势场法:对空间施加虚拟力 行
5、车图路径规划 基本思想:基于障碍物几何形状分解姿态空间,将自由空 间的连通性用一维曲线的网格表示,在加入起始点和目标 点后,在该一维无向连通图中寻找一条无碰路径! 构建行车图的典型方法: 可视图(Visibility graph) Voronoi diagram 可视图法 可视图由所有连接可见顶点对的边组成! 可见指顶点之间无障碍物 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也作为顶点 可视图法 优点:! 非常简单,特别是当环境表示用多边形描述物体时! 基于可视图的路径规划可得到在路径长度上最优的解! 缺点:! 所得路径过于靠近障碍物,不够安全。! 常用的解决方法:以远远大于机器人半径的尺寸扩大 障碍物,或者在路径规
6、划后修改所得路径,使其与障 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K#-#)!)%+-%: 基本思想:取障碍物之间的中间点,以最大化机 器人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K#-#)!)%+-%: 构建方法:! 对于自由空间中的每一点,计算它到最近障碍物的距离;! 类似于画直方图,在垂直于二维空间平面的轴上用高度表 示该点到障碍物的距离;! 当某个点到两个或多个障碍! 物距离相等时,其距离点处! 出现尖峰,K#-#)!)%+-%:! 就由连接这些尖峰点的边组! 成。 K#-#)!)%+-%: 优点:安全性高! 缺点:计算复杂、路径长度较可视图法长、不适 用于短距离定位传感器 单元分解路径规划 基本思想!
7、 首先,将姿态空间中的自由空间地分为若干的小区域, 每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单元,以单元为顶点、以单元之 间的相邻关系为边构成一张连通图; 其次,在连通图中寻找包含初始姿态和目标姿态的单 元,搜索连接初始单元和目标单元的路径; 最后,根据所得路径的单元序列生成单元内部的路径 主要方法 精确单元分解 近似单元分解 精确单元分解 单元边界严格基于环境几何形状分解,所得单元 完全空闲!精确单元分解 优点: 机器人不需要考虑它在每个空闲单元中的具体位置, 只需要考虑如何从一个单元移动到相邻的空闲单元 单元数与环境大小无关 缺点: 计算效率极大地依赖于环境中物体的复杂度 近似单元分解 栅格表示法,将环境分解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栅格! 并不是每个单元都是完全被占或者完全空闲的,因此分 解后的单元集合是对实际地图的一种近似!近似单元分解 优点! 非常简单,与环境的疏密和物体形状的复杂度无关! 缺点:! 对存储空间有要求 可变大小的近似单元分解 四叉树表示法:递归地把环境分为4个大小相等的子区域。 直到每个区域中所包含的基本元素全为0或全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