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工民建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参考格式初稿目 录文字部分1、概述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目的任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1.3 主要完成工作量 1.4 相关说明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4 水文地质条件 2.5 不良地质作用2.6 地震效应 3、岩土工程条件分析评价3.1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3.2 岩土工程特性评价 3.3 地基均匀性评价3.4 地基方案 4、基坑工程5、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6、结论与建议 图表部分(只例出了主要的, 编排格式应根据实际灵活 处理)附表:主要有:钻孔一览表、原位及室内试验成果表附图:勘察钻孔平
2、面布置图、剖面图、柱状图及其他所附图件,如:1、(工程名称)勘察钻孔平面布置图(1:500 或 1000 等)2、工程地质剖面图(1-1)3、钻孔柱状图(ZK1)附件: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工程设计平面图、 (有测时)波速测试报告、现场见证报告等1、勘察任务委托书2、报告正文部分格式如下:(指建设单位)(指工程名称)建设场地(或地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概述1.1 拟建工程概况 本节应写明受谁的委托,勘察 对象、 场地位置及其行政区划、相邻关系、勘察阶段、工程设计条件(整平地基标高底面形状、 长 宽、层数、有无地下建筑、结构类型、基础形式、沉降差异敏感程度),如:(指业主或建设单位)拟建的(指工
3、程名称)位于(指地理位置),属(指行政管辖单位)所辖。 (指周边相邻关系及交通情况) 。该工程由设计(不知到设计单位时,此处可略去) 。受 (业 主或建设单位)委托,(勘察单位名称)对该工程( 写明场地或地基)进行了详细勘察。 (如果本次勘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处应写明具体对象内容) 。拟建工程设计特征见插表 1:工程设计特征简表 插表 1工程名称 整平地面标高 层数 高度(m) 首层平面尺寸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基础埋深 对沉降敏感性 地下室 备 注1.2 目的任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细(未有其他勘察阶段资料时宜说明)。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地或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为设计
4、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及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释义,下同:由持力 层条件决定的,如天然地基、人工处理复合地基、桩基,或按埋深分浅基础、深基 础等)、 基础形式(与上部结构及荷载特点相配套的,如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箱筏基 础、 桩箱基础、桩筏基 础 、桩基础等)、地基处理(无适宜天然持力层时,从经济角度考 虑合算方案,含整体和局部 处理两种情况,不论何种处理方式,不仅提出处理方案,还必须按 处理规范要求进行处理评价)、 基坑支护(一般指有地下室的工程)、工程降水(地下水对基础 施工有影响时都要提出控水方案和必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和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危岩、
5、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塌陷、地面裂缝与沉降等,挖填形成的工程边坡也不应忽视)的防治等提出建议(见 4.1.11)。 根据勘察任务委托书(详见附件) ,具体工作主要有:(按任务书) 。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列出主要现行规范及代号) 。1.3 主要完成工作量 根据拟建建筑物层数、功能特征与场地情况,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9年版的规定:(说明勘察等级)本工程勘察重要性等级为级(按 GB50021 规范 3.1.1 条条文说明,对“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 ”,30 层以上可定为一级,730 可定为二级,6 及 6 层以下可定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级,地基复杂程
6、度等级 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级。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本次勘察以钻探为主、辅以原位试验及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勘探孔的布置(如果是委托单位或委托单位按设计单位布置要求的,只要说明即可)主要沿建筑轮廓边线和角点,点间距按二级地基要求控制在?m,勘探孔深按(具体指天然地基或桩基)要求,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和待拆建筑)条件共布施?个孔,其中控制性孔施工?个,原位测试及土样采取?个孔,取土孔?个。按受勘察任务后,我(单位)于(年月日)进场,至(年月日)结束施工,主要完成工作量见插表 2: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插表 2项 目 名 称 数 量 单位 提 交 的 成 果注:表格栏数根据地实际增减。1.4 相关说明
7、 本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一般是交代坐标及高程引测始点位置、标高(无坐标时则要自己在平面图上假定一坐标系统,以正北方向 为 Y 轴,但不宜以钻孔为原点,更不能以 钻孔为高程引测点);如若钻孔位置是设计委托方圈定的也可说明,此时在完成工作量部分的布孔叙述就要注意不同了。有的场地 仅有基岩或碎石土,未取原状土样也可在此交代;有些与勘察有关的但又不便列入报告某一章节而又必须说明的也可在此节交代。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形地貌 本节主要说明拟建场地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貌特征。先是一个 较大的区域范围,后着重于勘察地段(工程拟建地段),讲 清微地貌特征,如地 势起伏变 化、切割情况(此与水系或构
8、造坡坎有关)、倾斜方向及(一般以 钻孔计)高程情况等。如:本工程拟建场地地处澧水上游河谷,微地貌类型属左岸(北岸)一级阶地。拟建地段阶面平缓,微向河床方向倾斜,超伏变化小。现为农田和菜地。以钻孔高程计,m,相对高差m 。或本工程拟建场地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或沟谷地段) ,微地貌类型属山麓坡脚(或山坡或山顶) 。地势上北高南低(或) ,。2.2 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产出的地层有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和纪基岩,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例)2.2.1 粉质粘土(为地层序号,下同) (Q 4al):褐黄色,可塑状,局部硬塑状(此处状态描述一定要结合室内试验成果) ,不均匀含少量褐色褐黒色
9、铁锰质团块,底部含少量砾石,砾径一般 ,呈零星分散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结构致密。与下伏地层呈相变整合(或渐变或不整合)接触。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每层应根据规范要求叙述相关特征、分布情况、按触关系、厚度或控制厚度。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本节主要是根据采样(先土后岩石)室内试验、原位 试验(标贯 、触探等)情况 进行分析统计,以表格形式为 主、结合必要的文字说明与评价,内容包括数据数、区间值、平均 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标 准值(代表值 )。2.3.1 土工试验叙述采样(含岩石样)情况(外送者则应说明测试单位),并进行相应评价,成果 统计以表格形式,例表如下:物理力
10、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插表项 目 样本数 区 间 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天然含水量 W(%)天然密度 P(g/cm3)比重 Gs孔隙比 e液限 WL(%)塑限 WP(%)塑性指数 IP液性指数 IL压缩系数 a1-2(Mpa-1)压缩模量 Es(Mpa) 凝聚力 C(kpa)内摩擦角 ()注:1)表中标准值一栏内压缩性指村为平均值;(处表示应为 GB50007 规范 422 条规定)2)(必要的其他说明)。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统计表 插表n frmax frmim frm n-1 frk (Mpa)注:必要时表下应相关作说明。2.3.2 原位测试分不同原位测试方法叙述测试情况(指
11、试验对象、 试验方法、数量及应说明的影响试验的情况),根据统计结 果进行必要 评价(从标准差或变异性指 标评价其离散程度,从区 间值与平均值关系评价其均匀程度,触探成果 评价时要考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统计成果例表。例表如下: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插表地层 数据数 击 数 区 间 平均击数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击数 备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成果统计表 插表钻孔编号 试段深度 (m) 实测范围 (击) 修正后范围 (击) 平均值(击)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击)场 地 厚度加权平均值= 击 变形模量 E0= . Mpa(指土名称)密实程度评价表(按 N63.5 击数 ) 插表孔号 孔深
12、及密实度 孔号 孔深及密实度注:进行了其他原位试验或抽、注水 试验时,也 应将试验成果以表格形式一一列出。2.4 水文地质条件 本节主要:阐明地表水系(体)情况;阐明地下水类型、含(隔)水层 、补给排泄条件、水位情况(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宜应分层列表,见下例表),对上层滞水要交代是否成层与有无统一水面 问题,并分评价地下水对工程施工和建筑正常使用时的柯能影响,根据要求提供抗浮设计 水位;地下水位综合成果表 插表初见水位区间(m) 静止水位区间(m)名 称埋 深 标 高 埋 深 标 高上层滞水孔隙(裂隙)水根据水(土)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水(土)腐 蚀性评价应列表 进行,同 时应在表前叙述场地环境
13、类型、地层强弱渗透性能、地层与地下水位关系,以及粉土的湿度和粘性土的状态分类;再叙述综合评价结果。水的腐蚀性评价表 插表腐蚀性 腐蚀介质 标准值 实测值 腐蚀等级 综合评价 备 注SO4-2 6.5 ?腐蚀PH值B 5 ?腐蚀A 1.0 ?腐蚀?腐蚀长期浸水 6.5 ?腐蚀对砼结构的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PH值 B 5 ?腐蚀?腐蚀A 400 ?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CL-1 B 250 ?腐蚀 ?腐蚀表注:介质单位 mg/kg;;表中按环境类型限值标准已乘以 1.5的系数。2.5 不良地质作用 一是地面情况,二是地下揭露情况,讲清楚有、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塌陷、地面裂缝与沉降、
14、不稳定工程 边坡等情况,若有 时应按规范要求 查明评价其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建议和设计参数。文字应力求精练简洁(当然也是整个报告的要求),没有 时 可:“根据地面调查和钻探揭露,本场地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场地稳定性好(或较好)。 ”2.6 地震效应 本节注意叙述三个方面:一是场地地质构造(主要指有无断层及断层的活动特性);二是牵涉 GB18306 和 GB50011 两 规范,前者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后者讲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 组;三是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详见 GB50011 表 4.1.6 划分,场地土类型不再是考虑因素了
15、!特征周期 值要特别注意问题是:特征周期值取值取决于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两个因素(详见 GB50011 表 5.1.4-2),在未进行钻孔波速测试情况下,一般 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钻 孔按规范结合地区经验(对不同土层取合理的波速值,应对照 GB50011 表 4.1.3,注意不应忽视挖填地基变化后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计算,计算时一般应以地面整平 标高起算(整平标高不明 时,从 现地面算起。起算位置均不应忘记文字交代),当覆盖层 厚度(含强风化基岩)不大于 20 米时算至强风化基岩底,大于 20 米时只算至 20 米。同时 划分有利、不利或危 险地段(不属于上述三地段外的 则划为一般地段)。例:场地
16、岩土剪切波速估值表 插表?岩、土名称 层位编号 土的类型 剪切波速Vse (m/s) 杂填土或种植土 软弱土 140粉质粘土 中硬土 270粉土或粉砂 中软土 180圆砾或卵石 中硬土 380强风化? 中硬土 460说明:例表内剪切波速值仅供参考,每个 场地应按 GB50011 表 4.1.3 且结合实际确定。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成果表 插表?孔号 岩土层 厚度(m) 剪切波速(m/s) 传递时间(s)ZK?覆盖层厚度=m se= m/sZK?覆盖层厚度=m se= m/sZK?覆盖层厚度=m se= m/sZK?覆盖层厚度=m se= m/sZK?覆盖层厚度=m se= m/s 平均等效剪切
17、波速 . 场地类别:注:表内地层序号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少了 则加,多了 则 减。若场地按规定(中小学教育建筑、 10 层以上或高度 30m 以上的建筑)已进行了波速测试,则先说明情况和作出评价,再填下表:波速测试成果一览表 插表?钻孔号 覆盖层厚度(m) 等效剪切波速(m/s) 场地类别 备 注综 合 为平均等效剪切波速注意:不抗震设防地区评价方法不同,只要 说明“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本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度,属于不抗震设防地区,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设防。 ”即可!抗震设防烈度 7 度或 6 度时地震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均应进行
18、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判别为液化时, 应进一步判别液化等级,并根据液化等级按 GB50011 表 436提出抗液化措施。3、岩土工程条件分析评价3.1 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本节应以地质环境(此处主要指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缝、化学污染、水位上升等)破坏程度、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程度(详见本文“结论与建议”后面的“相关名词解释”)、地层稳定条件(主要有没有 临空面、土洞、溶洞及 难于处理的软弱下卧层等)及地震效应为主进行总结综合判断,作出正确结论 。3.2 岩土工程特性评价 自上而下分层(与地层岩性顺序一致)分析评述:以该层岩土工程特性为重点,着重从地层稳定分布情
19、况、厚度变化 、顶底板的起伏变化(层底面坡度大于 10%的要交代清楚)、均匀性、强度与承载能力,是否可选 做拟建建筑基础持层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可选做基础持力层的地层,在结论之前 应描述 该层顶面埋深和埋深 标高(此是评判选做基础持力层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例:3.2.1 填土:全场分布,厚度小且变化大,结构松散,属欠固结土,压缩性高,且不均匀,不经处理不能选做地基基础持力层。3.2.2 粉质粘土:全场分布,层位稳定连续,厚度较大且变化小,层底面坡度小于 10%;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接近界线值时宜视情况加偏低、偏高)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标准值,承载能力特征值代表值kpa;顶面埋深-,埋深
20、标高-,可选做拟建建筑基础持力层,但对局部埋深较大地段,宜采用变阶基础或换土补强处理。 3.3 地基均匀性评价对低多层建筑,本节要与不要,视情况决定。但对于高层建筑,本节不可缺少,重点是没有下例情况时应判定为均匀地基,有下例情况之一时应 判定为不均匀地基:1)、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工程地质单元或不同地貌单元且工程特性差异显著者;2)、虽属同一工程地质单元或同一地貌单元,但为中高 压缩 性地基,且持力 层底面或相 邻基底标高的坡度大于 10%,或为中高压缩性地基,且持力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 值大于 0.05b(b 为基础宽度);3)同一高层建筑虽处同一工程地 质单元或同一地貌 单元,
21、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钻孔地基变形计 算深度范 围内, (压缩模量)当量模量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比大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表 8.2.4 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 K。(后一款比较难,本人认为可用计算各层压缩 系数与厚度的乘 积之和相比 较,按局部 倾斜或沉降差允许值符合程度而判定)。3.4 地基方案 根据场地岩土地质条件,结合 拟建建筑层数高度(涉及荷载 大小)、 结构类型(涉及荷载传至基底的分布特征)、荷载特点(集中性与均匀性),本着先浅(天然地基方案)后深(箱筏深基础或桩基础)原则,在前述土岩工程特性 评价哪些地层可 为拟建建筑基础持力层基础上,分析以此层
22、为对应基础持力层时有何利弊,叙述不同地基方案的 优缺点, 设计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何设计建议。最后推荐合理(首选)的地基方案、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此节应以表格形式列出设计岩土参数;若有桩基,宜先按 GB50007 规范提供特征值,再按 JGJ94-2008 规范提供标准值。4、基坑工程注意:有地下室的建筑勘察报 告,在此应单例“基坑工程”一章节,其中先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场地地质条件、工程本身特征(主要是基坑 规模、深度)及基坑壁破坏后果影响的严重程度确定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可以分单侧确定),再分析可能的破坏模式,对设计、开挖、支护(有条件放坡开挖时,应提供放坡坡率)、监测等提出建议 及相关参数(
23、主要是侧壁地层的支护参数);提供抗浮设计水位建议值;有地下水时应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及控水方案,以及提出施工注意事项(合并在基础施工注意事项章节中),具体见 GB50021 及 JGJ72 相关章节;无地下室工程,本节略掉。5、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主要是从环境影响(地下管网、相 邻建构筑物、周 边环境)、施工安全(防止产生不必要的事故,如:因持力层关系,基坑槽开挖深度较大, 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周 边条件提出开挖工况要求、放坡率或支护措施建议;对 相邻建筑基础有影响或本工程基础施工存在安全陷患时应采取的措施;基桩施工的护壁、排水、防流沙、通风及是否应跳挖等)和建筑安全(持力层限定条件、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
24、的安全措施等)着想,针对可能的 问题及影响提出建议;整平场地形成的人工边坡应有处理措施建议及相关参数。6、结论与建议 主要做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便于使用(对于所附图件,更应注意“便于使用”,能按单体尽量按单体较好)。说 明:1、报告的封面及扉页宜按各自习惯,本参考格式未包含该内容。2、因本人水平有限,丢东拉西在所难免,切望提出宝贵修改意大见。相关名词解释(摘自 GB50021 规范条文说明):1、地 质环 境 ,是指人 为 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地裂 缝 、化学污 染及水位上升等。2、地 质环 境受到 强 烈破坏 ,是指 对 工程的安全已构成直接威 胁 ,如浅 层 采空、地面沉降盆地的 边缘 地 带 、横跨地裂 缝 、因蓄水而沼 泽 化等。地 质环 境受到一般破坏 ,是指已有或将有上述( 见 1、)现 象,但不 强 烈, 对 工程安全的影响不 严 重。3、不良地 质 作用 强 烈 发 育 ,是指泥石流沟谷、崩塌、滑坡、岩溶、土洞、塌陷、岸 边 冲刷、地下水 强 烈侵 蚀 等。不良地 质 作用一般 发 育 ,是指 虽 有上述不良地 质 作用,但并不十分 强 烈, 对 工程安全的影响不 严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