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67348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大气圈:指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它是一种混合物,由干结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其组成和密度的优越性使它更适合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 水圈: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主体是世界大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71%。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3. 生物圈:地球是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或生命存在的地表部分叫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

2、达 20km。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4. 大陆岛本来是陆地的一部分,由于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之与大陆分离,形成了岛屿,其基础仍固定在大陆架或大陆坡上。5. 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可以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1. 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 65%。按矿物组成的差别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金属硫化物,氧化

3、物和部分挥发物。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2. 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过程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沉积岩主要类型有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3. 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

4、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4. 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发生变化后,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就把其中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的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态岩石中进行的,因而本质上有别于岩浆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或: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5. 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沉积岩

5、的成岩过程:原有沉积物不断被后续沉积物覆盖而与上层水体隔离,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硫化物,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由酸性氧化环境变为碱性还原环境,沉积物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经压缩,胶结作用固结成为岩石。6. 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不仅决定了巨大地表轮廓和水圈的分布,还影响着生物圈的分布,并改变大气环流,以至影响着整个地球表层环境。构造运动具有

6、普遍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一般特点。包括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和垂直运动(块体的升降运动) 。7.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构造运动的形迹。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分别形成压性,张性,扭性构造。层状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后构造运动表现明显,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四种类型。8. 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9. 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其产

7、状以走向,倾向和倾角确定。10. 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其中单个弯曲叫褶曲,能够直观地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11. 断裂构造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就是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石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为断层。12.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

8、红色砂砾岩”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 ,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霞”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由于 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学者以广东省北部丹霞山为基地率先对红层地貌开展科学研究,因而红层地貌也就被命名为“丹霞地貌” 。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而以我国分布最广。丹霞地层是我国华南地区上白垩统丹霞组标准剖面,丹霞地貌则是中外公认的同类地貌类型的典型代表。在目前我国已发现的 400 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其中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典

9、型、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是世界上发育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同时也是开展地质旅游的胜地之一。丹霞山作为丹霞地层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现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内其他有名的丹霞地貌还有江西的龙虎山,安徽的齐云山、福建的武夷山等等。13. 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性质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14. 断

10、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断层由断层面(岩层或岩体发生断裂时的破裂面)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断层盘(断层面两侧的岩块) ,断距(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等要素组成。15. 大陆漂移说 :1915 年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陆地轮廓具有相似性,某些动物种属相同,非洲与南美发现同一种古生物化石,非洲南部与南美出现同样的二叠系地层,南美洲与南极等现代气候差异极大的地区均发现石炭二叠纪冰川遗迹等理由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统一大陆即联合古陆,侏罗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

11、移,逐渐形成现今的海陆的分布格局。并提出了地球自转离心力与日月引潮力对古陆分离的可能影响及花岗岩在玄武岩壳上的漂移假设。16. 海底扩张说:从 20 世纪 30 年代末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对海底的考察,发现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几乎根本不存在时代早于侏罗纪的地层,海底沉积物很薄,火山也较少,这表明海底年龄仅有数亿年,据此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其要点有:书 46 页17. 板块构造说: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申。其立论依据

12、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由被诸如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即板块构成的。该学说认为对流带动板块由大洋中脊或海岭向两侧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大陆边缘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流的循环。18. 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 ,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板块浮在软流层上,其内部稳定,边缘是比较活跃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 (板块是指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 19. 槽台说:其基本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

13、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震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次要的或派生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20. 地槽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分布,升降速度快,幅度大,接受巨厚的沉积并有复杂的岩相变化,褶皱强烈,岩浆活动频繁。21. 地台是地槽经过强烈隆升运动后,活动性减弱,长期剥蚀夷平后逐渐转化而来。是地壳较稳定的区域,升降速度和幅度较小,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也较弱。22. 地台和地槽之间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区,常分出另一种构造单元,称为山前凹陷或边缘拗陷带。23. 火山喷发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

14、。火山喷出物很复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火山喷发形式有两类:裂隙式喷发;中心式(或管状)喷发。火山喷发则形成火山,无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块边界上。24.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的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至 700km 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世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常一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1. 冰晶效应:当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在温度相同条件下,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水滴将不断蒸发变小,二是冰晶则不断凝

15、华增大,这种过程称为冰晶效应。2. 对流雨: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多于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现象,故又称为热雷雨。全球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西南季风区也以热雷雨为主,但通常只见于夏季。3. 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途中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而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山的迎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因水汽早已凝结降落,且下沉增温,将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4. 锋面(气旋)雨: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云雨。由于气团的水平范围很广,上升速度缓慢,所以锋面雨具有雨区广、持

16、续时间长的特点。温带地区锋面雨占有主要地位。5. 台风雨: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 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的一种空气旋涡。结构:由四周向中心依次为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台风眼区。中心附近空气上升,眼区空气下沉。形成的动力原因主要受气压题独立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也受惯性离心力作用。台风中有大量暖湿空气上升,可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狂风、巨浪,破坏力极大,有时造成灾害。仅出现在夏、秋季节。6. 大气环流: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水平尺度可涉及某个大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有一至数日、月、年、半年、一年直至多年的

17、平均大气环流。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风带中的大型扰动、季风环流。大气环流构成全球大气运行的基本形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大范围形势的主导因素与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背景条件。7. 行星风系: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型式称为行星风系。依据全球气压系统分布情况和风压关系,可以判断盛行风的情况。全球地面行星风系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8. 信风带:由于南北纬 3035附近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存在的气压梯度,从副热带高压辐散的一部分气流便流向赤道,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压带作

18、用规律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贸易风) 。9. 西风带:南北纬 3560之间,因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之间存在气压梯度,从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气流,一部分流向高纬度,因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变成偏西方向即西风。西风带内,速度极快的气旋性风暴很是常见。10. 极地东风带:自极地高压向外辐散的气流,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变成偏东风,故称极地东风带。纬度 60附近,是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互交接地带。两种气流性质差异很大,暖气流沿冷气流爬升,冷暖气流之间形成所谓极锋面,致使天气多变。11. 三圈环流: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赤道和两极受热不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地

19、,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道,补偿赤道上空流出的空气。这样,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但地球不停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三圈环流。12. 信风环流圈:又称 Hadley 环流圈,是一个直接的热力环流,约占 30 个纬度。暖空气在热带辐合带上升,到高空向高纬输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流向东偏转,出现高空西风。空气在副热带纬度下沉分为两支,一支流向赤道,在低纬地区形成闭合环流,即信风环流圈。13. 中纬环流圈:又称 Ferrel 环流圈。中纬度约 3565地带,从高空到地面都盛行偏西风,但地面附近具有指向低纬的风速分

20、量,上层具有指向高纬的风速分量,分别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相结合,因而构成一个环流圈。14. 极地环流圈: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极地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偏西风。当它到达极地低压带时,与极地高压吹来的偏东风在纬度 6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沿极锋向极地方向上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变成偏西气流,最后在极地冷却下沉,补偿极地地面流失的空气质量。于是,在纬度 60 附近和极地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环流圈。15. 季风(Monsoon):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

21、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一般说来,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非季风形成的唯一原因,其它因素如海陆分布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大小,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南北半球相互作用和大地形,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作用对亚洲季风的形成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6. 局地环流:行星风系与季风都是大范围气压场控制下的大气环流。由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为局地环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地方性风。17. 海陆风:在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2、,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风向转换以一天为周期。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上层则有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18.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 ;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 ,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白天,山坡空气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降温迅速,而谷地中同高度空气冷却较慢,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

23、山坡吹向山谷,成为山风。19. 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 ,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 ,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焚风效应对植被类型与生态特征、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都有一定影响。焚风在我国西南山地特别显著。20. 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气团内部物理属性相近,其天气现象也大体一致,因此气团具有明显的天气意义

24、。环流条件改变,气团将在大气环流牵引下离开源地。一旦移动到新的环境,就会改变原有属性,获得新属性,这种过程,称为气团变性。气团按热力性质分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暖气团是根据气团温度与所经下垫面的温度对比来定义的。一般而言,由低纬流向较高纬度的是暖气团;反之为冷气团。按气团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分类则可分为冰洋大陆气团(Ac) 、冰洋海洋气团(Am) 、极地大陆气团(Pc) 、极地海洋气团(Pm) 、热带大陆气团(Tc) 、21. 锋: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锋是占据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两个气团的界面称为锋面,锋与地面的交线叫锋线。锋面两侧的空气温度、湿度、

25、气压、风、云等气象要素有明显差异,锋面坡度越大天气变化越剧烈。锋面坡度倾向冷气团一侧,倾角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小。天气图上,锋附近等温线特别密集,这是确定锋线的重要标志。根据锋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可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类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准静止锋是指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锢囚锋是指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类型,又可将锋分为冰洋锋、极锋、赤道锋三种类型。我国东部地区以极锋活动平均到达位置,作为划分季风影响范围的界限。22. 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

26、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气流运动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旋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根据气旋产生的地理位置,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种类型。温带气旋主要出现在东亚、北美、地中海等地区;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23. 反气旋: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气流运动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旋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根据温压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和暖性反气旋(暖高压) ;根据生成地区,可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等。24. 厄尔尼诺(EL Nino)与拉尼娜(La Nina

27、):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及其伴随的气候异常是当前举世瞩目的一个问题。所谓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在有的年份,由于大气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高,上涌还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 H2S 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 0.5,持续时间达 6 个月以上,称为厄尔尼诺。它的主要特征是,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 12 年。无确定出现周期,一般为 27 年。因出

28、现在圣诞节前后,故“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 。拉尼娜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拉尼娜,西班牙语意为“圣女” 。25. 沃克环流: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水文的分布为东部冷西部暖,因此,赤道太平洋上空形成一个纬圈热力环流。位于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侧的南美西海岸(90W 附近) ,强烈的下沉气流受冷海水影响降温后,随偏东信风西流,到达太平洋赤道附近(120E)受热上升,转向成为高空西风,以补充东部冷海区的下沉气流。于是在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图上,就出现一种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闭合环流。1. 水循环(Hydrologic c

29、ycles):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蒸发无疑是其初始的、最重要的环节。海陆表面的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条件下水汽凝结发生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水分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外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二是渗入地下形成土壤水和潜水,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后者即是水分的海陆循环,三是内流区径流不能注入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蒸发进入大气圈。各种形式的水循环以不同周期自然更新。水循环使各种

30、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从而永续利用。因此,无论对自然界还是对人类社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2.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引力引起海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叫涨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叫落潮。涨潮时海水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高潮与低潮的高差,即是潮差。潮差是以朔望月为周期变化的。潮差最大时,叫大潮,潮差最小时叫小潮。潮汐从低纬向高纬减小,两极地区不再有大潮和小潮的区别。根据潮汐的周期变化,可分为半日潮、混合潮和全日潮三种类型。3.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31、。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波浪按成因可分为风浪、海啸、潮波、气压波、船行波等;还可按波长和水深的相对关系分为深水波(短波)和浅水波(长波) ;按作用力情况可分为强制波和自由波。4. 洋流:大范围的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海流) 。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按照成因,可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流和潮流三类。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分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比流经海区温度低,有减温减湿作用。5. 陆地水: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一。陆地水的存在形式,运动和变化,

32、作为活跃的外动力条件之一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改造,以及对气候、植被等其它自然要素的作用,尤其是作为不可缺少的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充分显示了它们在地球自然景观形成、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陆地水主要以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存在。6. 河流与水系:降水或由地下水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其成因主要是地面水在本身重力作用下,不断侵蚀地面的结果。河流沿途接受不同级别的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力场的反映。水系形式通常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

33、树枝状水系一般发育在抗侵蚀能力比较一致的沉积岩或变质岩区;格状水系经常出现在岩层软硬相间、地下水源比较丰富的平行褶皱构造区;长方形水系则往往和巨大的断裂构造相联系。水系形式也可以按干支流相互配置的关系或它们构成的几何形态来划分。如:扇状水系、羽状水系、梳状水系和平行水系等等。此外还可根据水系流向的相互关系划分为向心水系、辐散水系等。7. 流域:每一条河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就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流域一般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等地理单元,涵盖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是流域不同地理单元与生态系统之间联

34、系的最重要纽带。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流域形状、流域高度、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8. 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宽广的水域。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一部分地壳断陷,下沉可以形成构造湖;死火山口或熔岩高原的喷口可以形成火山湖;冰蚀洼地中,冰碛丘陵间或终碛后方可形成冰川湖;山崩、熔岩流或冰川阻塞河谷可以形成堰塞湖;风蚀盆地积水可以形成风蚀湖;岩溶作用可以形成岩溶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可以形成潟湖;河流曲流裁曲直后可以形成牛轭湖;多年冻土区地下冰融化后,地表下陷积水形成热融湖;人工筑坝建造水库,形成人工湖

35、,等等。湖泊分类多种,按湖水来源分为海迹湖和陆面湖;按湖水与径流的关系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依据湖水的矿化程度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按湖水温度状况分为热带湖、温带湖、极地湖等;以湖水存在的时间久暂分为间歇湖和常年湖。9. 沼泽:通常把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形成沼泽的要素有过湿的地表,要有喜湿植物和泥炭层。沼泽形成过程有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两种。陆地沼泽化的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沼泽一般排水不畅,加以植物丛生,故沼泽水的运动十分缓慢。其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融雪水和地下水。沼泽的蒸发比较强烈,径流极小。10. 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的空隙(孔隙、裂隙和溶隙)中

36、的水统称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和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按物理上的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以下五种: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重力水。根据成因来划分,通常把地下水分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自流水)三大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湿度、颜色、透明度、比重、导电性、放射性、嗅感和味感。11. 上层滞水:在统一的地下水面以上,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下渗的重力水停留在沉积层或岩石裂缝中,形成范围不大的蓄水体,称为上层滞水。广义来说,饱气带中的地下水都称为上层滞水。一般来说,上层滞水分布范围小,水量也不大,常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补给来源依赖大气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干季时往往因蒸发

37、而干涸,雨季时水量较丰富,仅能供应居民生活用水,最易受到污染。上层滞水对工程建筑不利,为消除其危害,需进行排水处理。12. 潜水: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地下水叫做潜水。又称为“自由水” ,通常埋藏在松散的沉积层中。由于潜水充满了岩石所有孔隙,所以具有统一的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面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但水量一般比较丰富,干季也不会干涸。受地质,地貌的影响,潜水面一般是有坡度的(绝大部分情况下与地面坡度一致) ,在重力作用下潜水顺着倾斜的方向由高处流向低水位地区,形成潜水流。有时潜水面水平,潜水不流动,这就是潜水湖。潜水流出地表时就形成泉。潜水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

38、性特征。潜水面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但水量变化一般比较丰富,干季时亦不会干涸,是农业生产或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特别是在地面河湖较少的地区,尤为重要。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补给数量多少,与降水强度和历时、地面坡度、岩石透水性、地面覆盖状况等条件相关。13.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称承压水,又叫“自流水” 。在透水层和不透水层相间成层的地区,如果地层倾斜,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流承受着很大的静水压力,这种地下水称为承压水。凿井如遇到承压水层,往往可以得到大量的地下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涌出地面,故又称为自流水,这种井则称为自流井。只有适宜的地质构造,如:盆地、向斜、凹陷、单斜等。14.

39、泉: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揭露于地表时,地下水出露成泉;或者说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山区及丘陵区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泉,平原地区很少见。如泉城济南因位于山区(北)和平原(南)分界线上。15.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经过堆积和变质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能自行流动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会短时间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故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把冰川分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16. 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17.

40、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成冰作用分冷型和暖型。在冷型变质过程中,粒雪只能依靠其巨大厚度造成的压力加密而形成重结晶冰。这种冰密度小。气泡多且气泡内的压力大。冷型成冰过程历时很长。暖型成冰作用有融水参与,并因融水数量不同而分别形成渗浸重结晶,渗浸冰和渗浸冻结冰。重结晶、渗浸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18. 雪线: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高度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冰川分布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

41、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19. 地貌:又叫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貌的形成前提是重力作用,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岩石。地貌动力有内外动力之分,内动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外动力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其成因主要有构造运动,气候因素,岩性及人类活动。最高级的地貌类型是大陆和海洋盆地,最基本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山地和平原。20. 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

42、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21. 风化壳: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22.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残留矿物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而未经化学风

43、化的物质,次生矿物以粘土矿物,铁铝含水氧化物常见,可溶性物质包括矿物分解时释放的溶解物质与形成难溶次生矿物时多余的溶解物质。风化产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23. 崩落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叫崩落或崩塌。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山坡坡度陡,相对高差大,具有外倾结构面,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地表水冲刷坡丽等导致岩体,土体失稳的情况,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崩落形成两种地貌:崩塌岩壁和坡麓的岩堆(倒石堆) 。24. 滑落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滑坡只有

44、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其发生的内在因素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有效临空面等,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认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破坏坡地稳定性等。滑坡地貌包括滑坡体和滑动面。25. 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1530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土层温度升降尤其是冻融交替,干湿变化均可引起蠕动,造成坡面土层或碎屑岩发生弯曲及斜坡上物体变形。26. 流水作用:流水作用主要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而这些作用均受流速,流量,含沙量等因素制约。侵蚀主要有坡面,沟谷,河谷侵蚀。坡面侵蚀

45、源于坡面流水,因而侵蚀呈片状且比较均匀。沟谷流水与河流的侵蚀呈线状,并有下切,侧蚀,溯源侵蚀三种形式。流水对泥沙的搬运有两种方式,一是推移即使沙砾沿沟底或河床滑动,滚动或跃动,二是悬移即细粒物质呈悬浮状态运动。堆积作用是流水搬运能力因含沙量过多而显得不足时,部分泥沙将发生堆积作用。流速与流量减少,河床比降由陡变缓都可导致堆积作用发生。27. 泥石流:山区突然爆发的历时短暂由大量的土、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组成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 ;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泥石流是种地质灾害。

46、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泥石流沟谷、泥石流扇。28. 牛轭湖: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灯泡型曲流河道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狭窄,最后在洪水期被洪水冲掘,河道取直,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的河道,比降增大,流速加快,侵蚀加强,而原弯曲河段流速变小,发生淤积,平水期河流走新的直道,残留下形如牛角的弓形河道转化为湖泊,称牛轭湖。29.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与地下喀斯特地貌。30. 冰川作用:冰川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称为

47、冰川作用。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包括冰川的侵蚀作用(刨蚀、拔蚀、磨蚀) 、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31. 冰川地貌:是指第四纪古冰川及现代冰川作用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形态和堆积地貌形态的总称。包括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大类型。32. 冰蚀地貌:由冰川侵蚀作用(刨蚀、拔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典型的冰蚀地貌有冰斗、槽谷(U型谷) 、峡湾、刀脊、角峰、羊背石、卷毛石、冰川磨光面、悬谷、冰川三角面等。33. bing 碛地貌: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总称冰碛。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34. 冰水堆积地貌:冰川运动时夹带的物质,由于冰川的消融或搬运能力减弱而产生

48、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因分布位置、物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不同可分为冰水扇和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冰砾阜与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等几类。35. 冰缘地貌:由冻融作用产生的地貌,冰缘原指冰川边缘地区,现已泛指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大体与多年冻土分布范围相当,部分季节冻土区亦发育着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冰缘现象,因此又称冻土地貌。36. 冻融作用:由于气温周期性的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水和地下冰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土层反复冻融, 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导致岩(土)体破坏、扰动和位移,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这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

49、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冻土地貌。冻融作用包括冻胀、冻裂、冰劈、扰动、滑塌等许多复杂过程,于是形成各种相应的冻土地貌。有石海、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37. 风成作用与风成地貌:风成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风积作用。风成地貌指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堆积所形成的侵蚀形态和堆积形态,称为风成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热带温带荒漠区。38. 风蚀作用与风蚀地貌:风蚀作用包括吹蚀和磨蚀两方面: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和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风挟带沙粒运移,对地表岩石进行挫磨,乃至钻进岩石裂隙或凹坑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在干旱荒漠地区,风通过对地面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而形成的风蚀地貌由于岩性、岩层产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种种不同的形态。主要有:39. 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雅丹“维语”意为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风蚀垄、槽相间的形态组合。它以罗布泊西北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40. 风积作用与风积地貌: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以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