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野寨中学校本研修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55225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寨中学校本研修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野寨中学校本研修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野寨中学校本研修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野寨中学校本研修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野寨中学校本研修问题诊断与解决策略调研报告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 邱伟一、野寨中学校本研修主要问题1、教师对校本研修认识参差不齐,有部分老师对校本研修认识不足。野寨中学对校本教研非常重视,学校大力推进校本教研,引导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师德师风素养。但是教师的认识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只要把书较好就行。尤其在当下高考成绩作为主流评价的背景下,不少老师都是想办法提高高考成绩,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上。加上教师工作量较大,一个教师任多个学科的教学工作比比皆是( 最多的上了毕业班四个学科 ),这些教师中还有很多是班主任。他们既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上早晚自习,又要管理班

2、务,还要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考核,完成各种计划、记录、报表等,每天基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去进行校本研修。因此,教研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2、研修内容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实践操作和课堂教学,对理念更新和教育探讨比较少。校本研修存在着相当的功利化倾向,内容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目标主要指向应试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科成绩的改善。不少学校,依然沿用管卡压的方式,把学生管住,使学生服从,彻底地循规蹈矩,整齐划一,一门心思就是学习,就是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很多政教主任、班主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追求。比如

3、说,由于安全因素的压力,我们的孩子被关在校园里不能出门也就罢了,竟然出现了一些学校做出了在校内“不许跑动”的规定。3、研究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一般都是校内讨论和外出听课。对校本研修,我们习惯上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这三要素来加以描述,实际这也是学校教研通常的三种路径和方法。但是我们学校目前主要上课、听课、评课。没有凸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二、野寨中学校本研修解决策略1、校本研修内容不仅要关注观念更新,还要关注实践操作。校本研修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考虑教师的需求,不仅要注重观念更新,还要关注学生教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素养等实际问题。瞄准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可能

4、是现阶段的校本研修的重中之重。2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工作、学生发展中问题的解决,如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整个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确保公平、道德;如何采取科学和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愿意接受诸如人文、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化。教学问题。学校教研主要解决的是教学问题。笔者的观察、调研和分析,当前最为严重要的问题是课堂问题,课堂问题的关键是教学模式和手段问题。课堂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效率问题,而是涉及到课堂的文化问题:课堂的道德伦理,比如公平,平等,因材施教,差别化教学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学科的价值取向,比

5、如基本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系处理等;模式、策略、方法、手段的学习运用:各类风行的模式是否适合本校,统一规定的教学方案是否适合所有的班级,多媒体课件是否在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堂的所有环节都是必需等。教师问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中国教师这许多年来,紧随着课改,应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是理论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并未因此而有提升,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为下降的不在少数。这除了课程实施能力方面的问题之外,师德问题、人文素养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敬业、奉献、责任担当在不少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的农村越来越成为问题。有人把今天

6、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与民国时期、解放前甚至文革前后的教师相比,总觉得教师的令人尊敬的程度似乎大不如从前,这除了社会的因素,也有教师队伍自身的因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也持续走低。不少老师应试教学的技术水准和综合的教育教学素质之间不成比例。比如指导和引领学习的能力,独立设计教学和设计作业的能力,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欠缺。有学者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假如哪一天彻底取缔了“教辅用书”这一世界最烂的图书市场,还有多少老师会教书?教师的文化素质也即知识宽度的问题。有人描述现实中不少教师是三本书打天下。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用书;一本教学辅助用书,实际是教辅资料或称练习册。除此而外的一些内

7、容,不少老师无心也无暇顾及。很多人在课堂教学中隔科如隔山,偏居本学科一隅,难以融会贯通,常常闹出笑话。老师们欠缺的主要不是学科的深度,而是应该具备而一时还不具有的知识和文化的宽度,因而也无法逐渐构筑教学乃至教育的高度。这虽然有学校管理和应试教学等外部因素的强力制约,3教师自身的思维定势、学养追求和人生设计也是不同容忽视的因素。2、校本研修方式要多样,侧重自主研修。在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实行中,我们通常比较多地强调了“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的作用和价值。课改之后,我们看到,大量的教育专家和教科研人员纷纷“纡尊降贵”进入校园,带给广大教师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与此同时,多种以团队、小组、共同体形式而开

8、展的“集体备课制度”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一统的教案、学案、教学案、讲学稿等,更是带给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以大量的实惠和便捷。也因此带来不少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这自然是了不起的进步。但当进入教学改革的微观领域,很多注重宏观和中观的所谓理论一时还难以解决许多教育教学的深层次、细节性和个别化的问题。而且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总是面对着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教育教学需求,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无不带上浓厚的个体和个性化的色彩。这时候,仅仅依靠“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 ,要想实现教师发展和教学进步显然是有严重不足的。实践反思,是教师个体自主研修的主要方式,我以为也是最主要

9、的教师发展路径。一方面,哲学的内外因关系的理论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而教师发展的理论则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自身日积月累的结果,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也就是说,充分激发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实践”的思考、分析与已有“专业”知识的温习、借鉴和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同伴”的合作攻关,逐渐达成问题的解决;这可能是最为有效的研修过程。给教师减压、松绑,清理繁琐而无效的管理框框、程式,让教师静下心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己独立学习、思考,可能要比过多的初衷良好的群体性、运动状的“活

10、动”包括有些低效的培训活动的价值高得多。教师的学习、提升和发展,本质上与学生的学习进步是一回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老师” 。如何才能成为好的教师,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教师只有不停充电,才能不断完善,不能只做一名教书匠,要会“ 教” 更要会 “研”,校本教研是一种文化,它的价值不是直接给教师多少结果,而是引发教师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索、合作、交流、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学会研究、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树立终4身学习的观念。以学校为依托实现教研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校校合作或教研片为“主阵地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