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事变,张、杨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原因:,日军占领华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根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主张抗日;,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剿共”(直因)。,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年蒋介石被关之地,蒋介石被扣押后该如何处置?,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国民党,中共,国际势力,一、国际势力的态度 首先是苏联,他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来回沟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次,在于瑞纳
2、的帮助,他为蒋介石带去宋美龄的信,给以蒋精神动力。再加上英美等国受法西斯的侵略也希望中国能和平解决问题并快点参战。,二、中国共产党主张,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考虑到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群雄割据的局面,日本便有机可乘;如果放了蒋介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接受抗日主张。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三、国民党的努力,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 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
3、内战、联共抗 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中共及各方实力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巨大努力,结果怎样?,思考,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思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中国国民党方面的评价 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政策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挟持蒋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项主张。 西安事变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导致政府的抗日
4、准备被迫中断,全面抗日提前爆发; 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获得喘息机会,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众说纷纭:谁是赢家?,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评价 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全民的抗日战争,并坚持八年直至胜利。 周恩来对张学良的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张学良自我评价 在事变之后几十年间,张学良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在晚年,离开国民党控制范围旅居美国的张学良曾对其31年到36年(并不包括36年底的西安事变,而是几年间的不抵抗)几年间的作为表示了相
5、当的悔意。作为一个基督徒,张学良曾效法司徒保罗说:“我是罪人中的罪魁。”,近代一些历史学家根据最新的史料,以及战后日本公开出来的秘密档案研判,蒋中正对日态度并非姑息求和,实在是中日国力悬殊的缘故,而抗战之前的“事变”,又都是一批目光如豆的少壮军人搞起来的。他们既无鲸吞中国的大志,和他们再打几年太极拳,不见得是件坏事。 史学家唐德刚即认为,抗战固然非打不可,可是它在1937年七月七号开打,却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后果。“试想抗战如推迟一二年,世界局势又是什么个样子?1939年欧战爆发以后,日本人是要和一个穷光蛋蒋介石继续纠缠呢?还是南征南洋、北伐苏俄,坐收实利呢?”,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东北三省沦陷,局部抗战开始,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