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改进案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79083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改进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改进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改进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实验改进案例高中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的发展、物理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都有很大帮助。下面小编给高中学生带来物理实验教学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实验教学案例一、案例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本案例的研究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体现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其中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贯彻学以致用、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物理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初步掌握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一实验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案例过程的

2、总结及认识1.建议增加演示实验,优化实验过程 要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光靠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应充分挖掘身边现有器材甚至是很不起眼的器材,结合特定的物理情境,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有一些内容或实验只作为 “做一做” 或课外实验来处理,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仪器和方法的改进来优化为演示实验。 比如在“超重和失重” 一节中,课后的“ 做一做”就可以改进为演示实验。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

3、放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对于演示超重失重现象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在易拉罐底部开一个出水孔,在罐中水位较低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不从小孔流出。若使罐子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水就会从孔中喷出,由此可以说明超重现象。用透明的塑料可乐瓶,里面装入大半瓶水,盖上瓶塞,由于重力的作用,空气在水面的上方,水面是平的。将塑料瓶向上抛出,可以看到,瓶中的空气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大小不同的空气泡,呈球形。在悬挂的木板上放一块砖,在砖和木板之间放一条纸带。静止时抽动纸带,由于有比较大的压力而使纸带断裂。如果剪断吊砖的悬挂线,而使砖块和木板自由下落,则抓住纸带的手可以不费力地把纸带

4、完好地抽出。 教材的有些章节对于公式或定律的导出几乎是灌输式的,在这种地方,我们完全有必要加入一些形象而又简单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定律或公式得出的原因或用以说明验证。2.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去做、去观察、去想、去感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能充分展现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将部分规律课由老师演示探究过程改为学生分组探究体验 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规律有很多,比如“牛顿第二定律”、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自由落体运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

5、“单摆的等时性”、 “胡克定律” 、 “电阻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楞次定律”等等。对于这些规律课,由于以前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及“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观念的影响,物理教师大多的处理方法是采用“老师讲解或演示探究过程或方法,学生听、记”的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改革:请三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探究某个规律的全过程,并将实验所得数据全都记录在黑板上。目的是想体现学生主体探究地位。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的模式还是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效率太低。对于演示的同学来讲,真正是得到了主人翁式的探索体验,但是对占更多数

6、的讲台底下的同学,效率则是很低的。从整体来讲,这种模式收到的效果仍然不理想。为此我们尝试采取了学生分组探究的模式进行尝试,做到没有观众,人人动手参与。实践证明,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是成功的,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和老师达到了“双赢”。将部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 。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从而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加强实验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按照思维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7、增加的就是学生的创造体验。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不能达到的。 高中物理实验器材1.外包装是便携式手提塑料盒,携带方便2.直流电压表 1 只,精度级,质量标准 GB/T7676-19983.直流电流表 1 只,精度是级,质量标准 GB/T7676-19984.直流电动机模型 1 只,该电动机上面的电刷和换向器可拆下来,上面的永久磁铁也可以取下来做磁学实验,而且非常灵敏, 只需的电压就能转起来。5.单刀单掷开关 2 只6.单刀双掷开关 1 只7.小灯座 3 只8.电池盒 2 只9.导线 10 根10.彩页说明书 一本11.梅花螺丝刀 1 只12.小扳手 1 只13.定值电阻 5 欧 1 只14

8、.定值电阻 10 欧 1 只15.定值电阻 15 欧 1 只16.发光红色二极管 1 只17.发光绿色二极管 1 只18.继电器 1 只19.滑动变阻器 1 只20.小磁针 1 只 高中物理实验解题技巧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 ;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 ,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