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571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2018 年茂名市高三级第一次综合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 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 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 学一起“相辅相成” 、 “一阴一阳” ,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

2、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 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 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 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 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 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 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 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

3、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 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 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 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 求情理。 ”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 ,是自发的 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 2 - 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 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

4、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 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 更多变身为“生活禅” ,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 “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 朝、隋唐、五代十 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 “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 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 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

5、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 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 呈低俗化的倾向。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 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 、 “弱智化” 。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 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 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 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 ,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

6、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明朝之前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只是主流思想的补充,都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 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艺 术清洁精神。 C. 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佛教传人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 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 。 D. 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 或有着一批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孔孟的儒学为主,以老庄的道学为辅,又佐以诸子百家,使

7、到当时的社会主流思 想得到了整体呈现。- 3 - B. 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 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C. 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的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谨严。 D. 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 感染力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 中的王维山居秋暝 。 B. 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巾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和实践的理性精神。 C.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

8、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 追求情理。 D. 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 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扩大范围,原文是经过中庸之道的过 滤,其中极端成分得到淡化,而非所有成分都得到淡化。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

9、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罗素的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证 明“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 归宿”以及证明“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一方面高旷幽远,一方面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 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章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 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以偏概全,偷换主语。 儒学与道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原文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 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 。 “一直”表述 有误,原文的

10、陈述主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而非“中国文化” 。C项,原文的意思应是 “孔子庄子在艺术上追求精美,生活上追求情理” 。D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4 - 花呈现低俗化” ,理解错误,相反,是 “时有抬头的高贵精神”的体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 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 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 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

11、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 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 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 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 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 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

12、量冲 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 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 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孩子没有退缩, 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 5 -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 听得见孩子

13、的心咚咚地跳动。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 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 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 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 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14、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 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 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起笔峥嵘,镜头径直展示了那“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 ,直接点明了小 说的内容,说明孩子是来看护窝棚的,他的任务是防止野猪偷食包谷棒子。 B.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 , “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 ,运用了细节描写,既表现 了孩子惶恐害怕的心理,也表现了他为了与父亲的一言之诺

15、,而敢与野猪相对峙的精神。 C.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 ,因为他的“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 ,但是孩 子没有这么做,因为这是一种胆怯,一种懦弱,一种退缩。 D. 小说最后追述道“那孩子就是我” “那年我七岁” ,给人带来真实感,并给人以余音袅袅、 韵味悠长之感。 5. 这篇小说多次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孩子”的形象,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 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6 - 6.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A 5.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孩子形象,通过窝棚四周阴森恐怖的环境描写, 烘托出孩子的勇敢。 (或:借月光的描

16、写来烘托孩子的坚定、勇敢。 )借助“野猪”这一物 象来衬托孩子形象,通过描写野猪的野蛮凶悍,从侧面表现孩子的勇敢。借助“孩子的父 母”来表现“孩子”形象,通过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扬,从侧面表现出孩子的勇敢。 6. 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 。从情节上看,小说主要讲述了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独自打跑 野猪的故事。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孩子独自战胜野猪为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了孩子面对 野猪时不易降服、不肯认输的硬骨头精神。从人物上看,孩子是小说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 物,小说写孩子的父母始终不帮助孩子打跑野猪,只在孩子背后支持鼓励,是为了衬托孩子, 突出孩子的勇敢顽强。从主旨上看,孩子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力量打跑野

17、猪,揭示了小 说的主旨:歌颂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时勇敢顽强、不轻易服输 的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的父母” 。小说的题目是身后的眼睛 ,在文中指的就是孩子的父 母的眼睛。从情节上看,在孩子与野猪的搏斗过程中,父母虽担心孩子,但没有直接开枪去 帮助孩子打跑野猪,而是在背后用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的行为。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孩 子的父母在背后用眼睛支持鼓励孩子为暗线贯 穿全文,孩子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英勇无畏, 都是因为有背后牵系的那“身后的眼睛” 。从人物上看,小说虽以较多的笔墨写孩子,但 孩子之所以敢于独自打跑野猪,就在于身后总有父母支持与鼓励,写孩子就是为了衬托出孩 子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及正确的教育方

18、式。从主旨上看,孩子的父母在背后支持鼓励孩子, 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战胜困难的勇气。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 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文章的开头的作用,B项 考核艺术手法,C项考核人物形象,D项考核文章的结尾,其中A项, “直接点明了小说的内 容”错,应该是暗示小说的内容, 暗示孩子是来看护窝棚的。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重点考核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题干 中给出要求,从两个方面“侧面描写” ,文中通过窝棚四周阴森恐怖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孩 子的

19、勇敢;通过描写野猪的野蛮凶悍,从侧面表现孩子的勇敢;通过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扬, 从侧面表现出孩子的勇敢;由此可见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借助野猪、孩子的父母等其它 形象”侧面烘托“孩子”的形象。- 7 - 点睛: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 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 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小说有时也用这 些手法,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探究的对象是文章的主人公,小说 的解读注意五位

20、一体的原则,即“主题” “环境” “情节” “人物” “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 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 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答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 从情节、主旨、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此题如认为主人公是“孩子” ,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从情节上看,小说以孩子独自战胜野猪为线索,讲述了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独自打跑野猪的 故事;从人物上看,孩子是小说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小说写孩子的父母始终不帮助孩子 打跑野猪,只在孩子背后支持鼓励,是为了衬托孩子,突出孩子的勇敢顽强;从主旨上看, 孩子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力

21、量打跑野猪,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歌颂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时勇 敢顽强、不轻易服输的精神。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 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 如组织(人) 、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 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 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

22、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 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 材料二 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 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 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 开拓视野。华为、中电科、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 8 - 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词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 的成效。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23、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 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 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 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 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 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 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程晓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

24、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节选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 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来看, “保障体系”得 分最高,整体情况普遍良好;“智慧基础设施” “智慧治理”两类指标的得分率都在40%上, 表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而“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 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 众生活的真需求和期待,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而通过对201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 平均分数,并

25、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 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节选 材料四 图表 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9 - 数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7.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最早由美国的IBM公司提出,目的是实现城 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提供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发展。 B.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 创新、模式

26、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C.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 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D. 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8. 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核心系统组成,它们 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B.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 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7、 C. 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企业前来参展,可以推 想,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仍将大有可为。 D. 依据第大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 绩较为相近,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E. 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实现领跑和超越也必将- 10 - 指日可待。 9. 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显示, “智慧民生”类指标得分偏低,请 结合材料,谈谈加强智慧民生建设的建议。 【答案】7. B 8. BC 9. 调动大众积极参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了解大

28、众的真需求和期 待,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克服技术难关,使为群众提 供的服务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 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此题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B项, “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不准确,原文“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 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 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此题五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A项, “它

29、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不恰当,城市各系统是以协作的方式互相衔接的; D项, “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不当,原文“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 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E项, “必将指 日可待”不当,原文是“可能” 。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 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答 题的要求区位在材料二和材料三,答题时可根据文中的相关语句“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 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真需求

30、和期待,为群众提 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 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 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概括“调动大众积极参与” “了解大众的真需求和 期待” “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克服技术难关”等要点。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 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 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 要避免。- 11 - 二

31、、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 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归,请市火药,执不予。土鲁番贡玉,请勿纳。 辽东议开科试士,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父丧归。服阕,即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 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居 数日,言:“臣就列经旬,仅下瑞王婚礼一疏。他若储宫出讲

32、、诸王豫教、简大僚、举遗失、 撤税使、补言官诸事,廷臣舌敝以请者,举皆杳然,岂陛下简置臣等意。 ”帝优诏答之,卒 不行。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一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 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 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第一,鸣阳亦中式,都下大哗。道南等亟检举,诏令覆试。同和竞 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主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 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文炳遂极诋,御史张至发助之

33、。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 臣,职也,未有肆口谩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 ”帝雅重道南,谪文炳外任,夺嵩等 俸。御史韩浚、朱堦救文炳,复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 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 (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 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B.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 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C. 先是

34、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 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D.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 12 - 刘文炳攻尤力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 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专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 授、进、历、擢、署、拜在文中都是和官职有关的词语,其中进、擢指提升官职,署是 代理官职。 D. 礼部,中国古代官署,长官为礼部尚书

35、,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 往来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南在东宫给太子讲学时,太子有时不专心,他就设法让太子集中精神听讲。 B. 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坚持不卖火药给朝鲜人贡的使者,也建议不收纳吐鲁番进贡的 宝玉。 C. 道南敢于直谏,但他在朝廷任职,却只被皇上召见一次,一生都没有得到重用。 D. 道南因为揭发汤宾尹科场事,受到了御史李嵩、周师旦等人的攻击,但依旧得到皇帝的 鼓励和挽留。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优诏答之,卒不行。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 (2)台谏劾阁臣,职也,未有肆口谩骂者

36、。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皇帝下嘉奖诏书答复他,结果不实行。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 见群臣。 (2)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 重的侮辱,请立刻罢黜。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先是”表 时间的状语,后面停顿;“汤宾尹科场事”事件,后面断开;注意“事实”不是一个词语; “其党”陈述事件变化,前面断开;“御史”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 点睛

37、: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13 -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 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 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 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38、B项, “东宫”的含义: (1)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 (2)太后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后。汉朝太后居长乐宫,长 乐宫在未央宫东,故又称东宫。 (3)妾媵所居之宫,代指嫔妃。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 “只 被皇上召见一次”并不能推断出“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强拉因果。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 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卒:最终;不行:不实行;迨:等到;召 见群臣慈宁宫:省略句

39、、状语后置句;台谏劾阁臣,职也:判断句;肆:任意;辱:使动用 法,使遭受侮辱。 参考译文: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上进士。受任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 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 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里事务。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 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道南建议 不收纳。辽东讨论开始科举考试读书人, 他就认为险要边疆应当注重武备,就阻止了,不实行。父亲死亡,他回去守丧。守丧期满, 就在家里被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

40、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 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当面感谢皇帝然后到任。当 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就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 ,见不到皇帝,不敢入阁值班。 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命先就职,吴道南上疏谢恩。过了几天,进言:“臣到职已经十多 天了,只下来瑞王婚礼的一封奏疏。其他如太子出宫讲读、各王事先教导、选 任大官员、 举荐遗漏的人才,撤销税使、补充谏官这些事,朝廷上的臣子来请求的口舌都说得疲劳了, 却全部杳然没有结果。这难道是陛下选用臣等的意思。 ”皇帝下嘉奖诏书答复他,结果不实 行。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吴道南才得到机会当面感谢,

41、从此就- 14 - 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上。 吴道南辅助大政不盲从,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在一起主持会试。吴 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目不知书,却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 号舍相连。他的首场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 同和考了第一,赵鸣阳也考上了,京城里因此大闹起来。吴道南等多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 试。沈同和一整天才写一个字。交到司法部门治罪,流放到极边远有瘴气的地区,赵鸣阳也 被除名。 在这之前,汤宝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因此他们一伙嫉视吴道南。御史李嵩、 周师旦就联合上奏章弹劾他,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出

42、力。吴道南上疏辩白请求退休,很 冒犯了刘文炳。刘文炳就极力诋毁,御史张至发帮助他。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 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任意张口辱骂的。已经使国家遭受极其严重的侮辱,请立刻罢 黜。 ”皇帝很倚重吴道南,将文炳谪贬至京城外任职,剥夺了严嵩等人的俸禄。御史韩浚、 朱堦也救援刘文炳,又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 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正逢上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赏赐路程费,派遣行人护送回去。 天启初年,因为皇帝广施惠,他在家中被晋升为太子太保。闲居二年后死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

43、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此诗作于作者任职山东德州时。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与作者少年交游,时任广 东四会县令。蕲:通“祈” ,祈求。三折肱:左传语, “三折肱,知为良医”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足 A. 首句写作者与友人一北一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B. 第二句采用借代的手法,写我托大雁给友人捎一封书信,却因路途遥远而被雁儿拒绝。 C. 颈联表达对友人既有赞扬,也有抱不平。友人虽在偏远任职,却颇能持家,而且还是一 位良医,这样的贤才为什

44、么得不到重用?- 15 - D. 第七句写作者的想象,十年前在京城里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 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 E. 最后一句写友人所居之地环境的恶劣,经常听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 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15. 宋代张耒评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真奇语。 ”试分析其奇妙之处。 【答案】14. BC 15. (1)列锦(答到“名词排列”即可),巧妙用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 间的情景,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2)寓情于景,选用“桃李春风” “江湖夜雨”等 平常之景,寄寓作者的浓浓深情。 (3)对比, “

45、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明媚欢快与“江湖夜雨 十年灯”的凄凉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CDE项考核诗句含义,B项考核手法,其中B 项,第二句的手法不是借代,而是拟人;C项, “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的 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 跌断胳膊,就可以断

46、定他 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在这里,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 病” ,而是说他善“治国” 。 15. 试题分析: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 诗句,注意从手法和内容的角度分析,诗句用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是“列锦”手 法;用“桃李春风” “江湖夜雨”等平常之景,寄寓作者的浓浓深情,属于寓情于景;用 “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明媚欢快与“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凄凉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 的思念之情对比。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 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

47、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手法、意境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汀 天际流”相似的两句是:_,_。- 16 -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吟唱诗经章节的句子是: _,_,_。 【答案】 (1). 山回路转不见君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3). 举酒属客 (4). 诵明月之诗 (5). 歌窈窕之章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能通过前端抓拍机上传的抓拍人脸图片对在逃人员进行实时比对报警, 并及时通知现场安保人

48、员,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冷空气真是加班加点地制造寒冷,周一开始,大风再次归来,降温明显,让出门的市民浑 身不寒而栗,充分感受到严冬的残酷无情。 也许我们曾经自艾自怨过自己的身世,也曾经因为某些方面的失败而怨天尤人,但请别忘 了: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公平的,我们应该感谢生活。 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合了山水、楼台、亭阁等建筑和花草树木这些必不可少的自然美景元素, 水木清华,格调雅致,无疑就是一个充满美学气息的艺术品。 尽管各国的植树节没有统一规定的日期,但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 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在“魅力中国城”竞演活动中频频被提及

49、的茂名浪漫海岸是一个以“爱”与“浪漫”为主 题的度假区,不少新人在这里的蓝天白云与海岸的见证下义结金兰,许下爱情的诺言。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 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 迹、身影,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自艾自怨: 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不能带宾语。水木清华,亦作“水石清 华”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形容园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丽。这里使用正确。身体力行: 亲自参与实践;使用正确。义结金兰: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 17 - 代称。这里用错对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